马来西亚“一国两制”:同属一国,为何西马人不能自由进出东马?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东南亚这个国家,国民去另一个地方还要办理特别的护照,类似于出国。与此同时,两个地区间的综合发展乃至行政管理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一个国家两套模式和制度在运行,这个国家就是马来西亚。

从地理位置上就能够看出来,马来西亚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中间被南海隔开,而且从历史上来看,这两个地区最早就分属于不同的国家。那为什么到了现代,两个不同的地区会合二为一呢?

还有一个现象更值得玩味,位于东部地区的这块土地明明和印度尼西亚共享一座岛屿,但为什么这个地区没有和印尼合为一个国家,反倒是和隔海相望的另一个地区合成了一个国家呢?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得从马来西亚的殖民时期说起。

荷兰与英国在东南亚的争夺

东南亚的马来半岛以及更南部的群岛地区,在殖民时期被两个列强瓜分了,分别是荷兰和英国。相比于英国,荷兰人来的更早,还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荷兰人就来到了这一地区,占领土地,之后逐渐展开殖民统治。

从17世纪开始,荷兰人逐步掌控了马来半岛以及隔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岛,这些地区也就是现在马来西亚的绝大多数部分。不过在当时,这里原本的统治者属于以伊斯兰教为主的文莱帝国。

荷兰人来了之后,本地的统治势力逐渐势微,这种局面持续了大约一个世纪。到了1785年,英国人又来了。从那之后,为了争抢殖民地,英国和荷兰展开了持续性的争斗。

英国人在当地的扩张之路是从马来半岛上的一些沿海城镇开始的,然后一步一步向内陆腹地推进。到了19世纪,英国已经事实上掌控了马来半岛,相比之下,荷兰人的势力却在一步一步下降。

最关键的是,在全球的其他地方,荷兰殖民者的力量也在下降,英国人则在快速上升。双方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东南亚,而是在全球各地展开。在这种大背景下,英国和荷兰还爆发了几次战争,只不过每次失败的都是荷兰。

那个时代相信弱肉强食,荷兰人打不过英国,只能承认对方在这一地区的殖民地位。到了19世纪20年代,双方正式签订条约,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

具体来看,在马来半岛上,英国人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而整个地区再后来也就是马来西亚这个国家的西马部分。对比之下,隔海相望的加里曼丹岛上的情况则相对复杂,这一地区也就是后来的东马部分,当然也包括了后来属于印尼土地的另一部分。

整个加里曼丹岛上人口构成极其复杂,这里既有传统的马来人,也有爪哇人和一般人,而且还有一部分华人后裔。彼此之间的文化观念不同,所用的语言也存在差异。

也正是在这种局面下,整座岛屿还在古代的时候就相对独立,岛上存在着分散的小政权,基本上就是一种割裂状态。不管是当地的统治者,还是随后到来的荷兰人和英国人,其统治力量都相对薄弱。

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情况才发生了显著变化。白人来到了加里曼丹岛上,贸易规模开始增加,尤其是在岛上的北部地区。为了保证贸易往来,白人租下的这一地区定期向文莱帝国支付租金,进而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

在此之后,这里还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王国,砂拉越王国,但本质上这属于傀儡,真正的统治者是英国人,整个地区靠近南海,英国人就是看中了海洋的优势。

与此同时,在这座岛屿的南部地区也活跃着荷兰人的身影,所以英国人才拼命在岛屿上发展自己的势力,以便和荷兰人进行抗争。换句话说,还在殖民时代,加里曼丹岛其实就被荷兰和英国瓜分了,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20世纪。

日本人的短暂统治

进入20世纪后,马来半岛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而加里曼丹岛北部地区被英国人掌控,南部地区依旧属于荷兰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试图挑战西方,为了控制东南亚的橡胶与石油,日军在这一地区发动了东方闪电战。

英国人由于无暇东顾,被日军打败,丢掉了大片土地。包括马来半岛在内的东南亚很多地方都处在了日本的直接统治之下,直到二战结束,这些地区才获得了自由。

然而,这时候的情况又变了。二战结束以后,民族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地纷纷兴起,原先的殖民主义时代一去不复返,曾经的殖民地都在寻求独立建国,东南亚地区也不例外,英国和荷兰没办法阻挡这股时代洪流。

从时间线上来看,最先获得独立的是马来半岛地区。1957年,一个名为马来亚联合邦正式宣布独立,而这一时期,加里曼丹岛的北部地区依旧还在英国人的统治之下,不过,这一地区独立建国的势头也开始酝酿。

时间来到1963年,加里曼丹岛上的北部地区也获得了高度自治地位,而后正式更名为沙巴。另一方面,原本属于荷兰的殖民地此时也变成了另一个独立的国家印度尼西亚。

前面已经说过,加里曼丹岛是同一座岛屿,只是岛屿上的南北方分属于不同的国家管理。而此时,印度尼西亚已经成立,南部地区属于他们的领土,从印尼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然而然的也想控制北部地区。

换句话说,殖民者虽然要离开了,但是新成立的国家依然会围绕土地和资源进行斗争。

最终成为马来西亚的一部分

印度尼西亚原本想要控制整座加里曼丹岛,但是在北部地区,因为过去同属于英国的殖民地,再加上这一地区的马来人占据着大多数,所以北部地区更愿意和当时的马来亚联合邦联合。

这个情况其实不难理解。还在古代,马来人就频繁来往于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再加上英国人在这方面的支持,所以北部地区的两个州,也就是沙巴州和砂拉越州,最终和马来亚联合邦形成共识。

就这样,现在的马来西亚终于形成。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的马来亚联合邦还包括了新加坡。一直到1965年,因为多种因素,新加坡独立成为一个国家。

从整体上来看,殖民者离开以后,围绕加里曼丹岛北部的归属,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之间并没有爆发太多的争斗,问题总体解决是相对平静的,两个地区变成了同一个国家,但是彼此之间的发展肯定存在差异。

马来西亚的主体部分,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人口等方面,都主要集中在西马,也就是马来半岛上。而东马地区只有两个周,人口相对较少,在政治上和西马也存在一定的疏离,经济发展也相对迟缓。

以人口为例,截止到2024年,马来西亚的总人口超过了3400万,而东马地区的人口在670万到690万之间,和西马地区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整个东马地区只有沙巴州和砂拉越两个州。到了上世纪80年代,原本属于沙巴州的纳闽地区升格成为联邦直辖区,这里拥有独立的税务和关税系统,于是也成为了岸外金融中心。

东马地区的人口虽然少,发展虽然不如西马地区,但是这里自然资源相对丰富,这也使得马来西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液化气出口国。

从客观上来看,一个国家的发展,每个区域之间做不到绝对的均衡,更何况马来西亚还是联邦制,东马地区拥有相对的独立性。而马来西亚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又在西马地区,由此形成的虹吸效应自然对东马的发展较为不利。

未来会出现“东升西降”的格局吗?

西马虽然在政治格局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东马地区也不是没有自己的优势。从2023年开始,由于西马地区的政治格局分歧和分裂的局面加大,各方政治势力为了打压对手,都开始拼命拉拢东马地区的政治力量,这在客观上抬高了东马地区的政治地位。

而且这几年,东马地区也在通过各种方式争取在国内获得更加平等的联邦地位。比如在2022年,砂拉越州修改宪法,将本地最高行政首长的称呼从首席部长改称为总理。

除此之外,2022年底马来西亚全国大选后,由于西马地区的政党或者是联盟没有单独组织联邦政府的能力,于是东马地区的政党就渐渐拥有了更高的地位。由于东马地区的政党支持马来西亚国内的安华组织团结政府,于是马来西亚便有了第一位来自东马地区的副首相。

目前,东马地区各个政党最大的诉求,就是希望在国会下议院的议席配额从目前的25%上升到35%。如果议席配额真的实现上升,东马地区的政治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提升。

自从新加坡脱离马来亚联邦后,西马地区的政治力量在国会的席位一直维持在75%左左右,而东马地区的政治力量配比只有25%左右。现在东马地区的政治地位上升还有另外一种客观的因素,那就是马来西亚国内,希望抑制伊斯兰党等宗教极端保守势力在国内的扩张。

通过这种力量格局的重新配置,马来西亚或许是想避免“绿潮”在整个国家内出现。而目前的这种情况,对东马地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机会。

结语

但是这个过程肯定是循序渐进的,不会马上出现东马地区政治格局猛然上升的态势。至于说政治地位抬升之后,东马地区的发展会不会有显著改观,那就是未来的情况了。

就目前的局面来看,东马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实际上是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只要发挥得当,未来并不是没有机会。#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参考资料:

《东马争取更多自主权,马国政治或“东升西降”?》 联合早报 2023年12月24日

《一个西马人眼中的东马》 联合早报 2023年12月5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0

标签:历史   马来西亚   进出   自由   地区   加里   马来半岛   荷兰   马来亚   英国   英国人   荷兰人   政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