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买英伟达产品是大学毕业那年(2019年)那时候英伟达就是像我这种“臭打游戏”的人的最爱,买的那张2060s让我爽玩了好几年游戏,直到现在我都没把它换掉,日常打2k、守望先锋还得靠它,不知不觉,它已经陪我打了六年游戏。
然而在2019年过后,疫情来了,工厂停工,工业品产量下滑,显卡价格也微微上涨,而让英伟达发大财的第一个风口也悄然而至——挖矿。
挖矿其实就是使用显卡进行复杂数学计算,以参与某种加密货币网络的“记账”过程,换取加密货币作为奖励。英伟达的GPU拥有大量并行处理核心(CUDA核心),非常适合进行重复、大规模的数学计算。
所以那几年结合显卡产能下降,挖矿热潮就出现了显卡供不应求的情况,我2060s买了2年多时间甚至可以加价卖出。而二手平台也充斥着大量的矿卡。
那时候老黄就已经春风得意了,而后来的一场科技革命更是把英伟达推上顶峰,让其一度成为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
肯定很多朋友有疑问,为什么Ai就成就了英伟达,而不是AMD或者其他厂商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英伟达的CUDA生态系统了。CUDA(Compute Unified Device Architecture) 是英伟达开发的GPU并行计算平台和编程模型。大部分AI框架(如 PyTorch、TensorFlow)都原生支持 CUDA,可以直接调用英伟达显卡进行加速。其他比如AMD等品牌的显卡虽然也有类似工具(如 ROCm),但生态没那么成熟、兼容性也不稳定。
并且后续英伟达又推出一系列高端显卡和加速卡(如 A100、H100)配备了Tensor Cores(可以理解为CUDA升级版),其可以在混合精度下进行极快的矩阵运算,加速训练和推理。一上市就被疯抢。
自2022年起,美国商务部开始实施AI芯片出口管制,禁止向中国出口如A100、H100和AMD MI250等高性能AI芯片。一度连消费级的4090都“被禁”,这当然是为了遏制中国在人工智能与超级计算领域的发展。
然而作为企业,中国这么大一个市场不能说丢就丢吧,于是为了绕过限制,英伟达推出了性能稍低的A800和H800芯片,专供中国市场。
然而,2023年10月,美国进一步收紧政策,将这些“降级版”芯片也纳入限制范围,要求出口前必须获得许可。虽然市面上依然存在“曲线救国”的销售路径,但2025年,局势又变了。
自2025年1月20日再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特朗普政府采取了更为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特别是针对中国的高科技领域。新一轮的出口限制措施包括禁止向中国出口英伟达为中国市场定制的H20 GPU。
在美国政府宣布新的出口限制措施后两天,黄仁勋于4月17日抵达北京,与中国高级官员和企业领导人会面。当然新闻媒体上基本都是那些套话。
什么强调中国市场对英伟达全球业务的重要性啊!
表达了希望继续合作的意愿!之类的。
但我认为,这是一次危机公关的典型操作。一边,英伟达宣布将在美国投资建设AI基础设施,响应美政府政策;另一边,老黄亲自访华,会见多个中国AI公司。
说白了,他是真急了。
如今的中国不再像当年那样在AI芯片上毫无还手之力。最近爆出华为的AI芯片昇腾910C将于下月量产,部分型号已开始出货。这款芯片通过“双910B合体”设计,性能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美国禁令后H20的有力国产替代。
老黄的访华,既是对中方的合作姿态示好,也是对美方出口管制政策的无声抗议。
”你再不解除或者放宽管制,英伟达以后真的卖不出去了
说来也有趣,2018年中美开打贸易战时,美国商务部以中兴“违反协议、提供虚假陈述”为由,禁止美国公司向中兴出口零部件和技术,为期7年。
中兴得知消息后迅速更换董事会高层,并向美国商务部递交整改方案。发出公开信,承诺“深刻反思”、“认真整改”、“承担责任”。
中兴通讯创始人侯为贵与中兴两位高管连夜去到美国谈判。
当然那时候真的是迫不得已,毕竟全球化时代大家都息息相关,中兴高达30%以上的关键元器件(如高通芯片、安卓系统授权)依赖美国供应。
随后2018年7月,美国商务部宣布解除禁令,但附加非常严苛的条件:支付10亿美元罚款、更换整个董事会和高管层、向美国政府预存4亿美元的保证金、安排美方指定合规官常驻监督中兴运作。
而今天,同样是禁令,同样是强压,但这次坐不住的,变成了美国企业家。
就连马斯克也忍不住炮轰特朗普贸易高级顾问纳瓦罗。
还是那句话句话:
“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
黄仁勋这次访华,表面看是一次例行的商业行程,但作为科技圈极具辨识度的“标志性人物”,他那件黑色皮衣几乎成了他个人品牌的一部分,象征着硅谷式的自信、叛逆与先锋姿态。然而这次,他罕见地脱下了那件皮衣,换上了正装西服,在北京出席会议、与企业会谈,传递出的信息就不再仅仅是个人风格的转变,而是一次姿态上的重大转变。
他清楚,现在的英伟达不再只是面对市场竞争,而是站在中美科技脱钩风暴的中心。
中国,从最初对高端芯片严重依赖,到今天开始大力投入自研GPU、大模型、AI芯片替代方案,这场“科技脱钩”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其实是一种逆境催化的“倒逼成长”。我们已经走过了那个因为一纸禁令就要熄火的时代。如今,哪怕面对最严峻的外部打压,我们也有底气不慌、不乱、不退。
从当年的中兴到今天的英伟达,从关税战到芯片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突围,中国的科技产业正逐渐走出自己的“灰犀牛”时刻。市场会调整,企业会转型,人才会沉淀,技术会演进。哪怕是绕过封锁的“第二方案”,也终将成为自主可控的“第一路径”。
真正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求不来的、更换不了的。
英伟达会继续想尽办法留在中国市场,中国也会在困境中走出自己的GPU道路。
我们作为见证者,更应明白:
科技永远不是中立的,它总是服务于国家意志与全球博弈。
但科技也永远不会偏袒谁。
它偏爱那些不懈追赶、不惧挑战的攀登者。
以斗争求自主,以奋斗谋未来。
科技博弈从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游戏,而是关于谁能在风暴中站稳脚跟、走得更远。中国在芯片与AI赛道上的“破局之路”才刚刚开始,而真正的未来,将属于那些在风浪中持续积蓄力量的人。
更新时间:2025-04-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