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余额已不足,哪些养生茶饮可以助你恢复状态?


中秋节过后,吃不完的月饼沦为“甜蜜的负担”。传统月饼多以高糖、高脂、高油为底,若能搭配一杯养生的清茶,能中和月饼的甜腻。转眼,国庆小长假即将结束,面对“节后综合征”的困扰,养生茶或许能有效缓解焦虑。


从中秋的月饼配茶到国庆节后调理,当“喝出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消费共识,以药食同源食材为核心的养生茶饮,正转变为常态化的生活方式。


何为药食同源茶饮?


药食同源茶饮是以符合药食同源特征的食药材为核心原料,通过煮制、萃取等工艺制成的植物饮料。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中式养生水行业发展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23年国内药食同源茶饮市场规模达到了4.5亿元,预计2028年将超过百亿元



当药食同源茶饮成为新晋流量密码,多个品牌纷纷瞄准这一热门赛道,推出药食同源茶饮。喜茶、古茗等新茶饮品牌尽管未直接以“养生”“药食同源”为宣传点,却通过添加山楂、薄荷、桑葚等药食同源原料,精准契合消费者对“天然”“功能性”的核心需求。同时,这类品牌在原料选择上往往倾向于依赖药食同源目录中的基础品类食材,从而保障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与食用安全性。



与新茶饮推出具备健康属性的产品不同,传统中医药品牌、饮品品牌,已然开始明确发力药食同源这一赛道。同仁堂、云南白药等依托中医药背景,引入黄芪等药用属性更突出的食材,部分品牌甚至推出“熬夜茶”“安神助眠茶”等产品,直接关联特定人群需求,实现成分与功效的强绑定。康师傅等品牌则结合饮品赛道,推出低糖、即饮的便捷产品,推动药食同源产品市场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此前,“说茶”已对市面上的养生水进行盘点,可供参考。



当然,药食同源茶饮的搭配组合不止于此。


截至2025年5月份,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发布了4批次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名单,共计106种物质。按功效领域划分,养生滋补类占比约30%,包括枸杞、山药等常见滋补食材;调味/香料类多为厨房常用调料,如丁香、八角茴香等;清热/药食两用类则涵盖金银花、菊花、蒲公英等传统凉茶或食疗原料。


这些药食同源物质所显示的地域特色也较为鲜明:南方常用茯苓、莲子等祛湿食材,北方则以山楂、杏仁等消食或坚果类为主。



根据国家披露的药食同源物质,可以自行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枸杞、山楂、金银花等食材,并根据自身体质调配适量、科学的养生茶饮,服药人群需在调配前咨询医生,避免产生不适。


诚邀您在评论区分享独家养生茶饮配方,一起用一杯暖茶开启秋日养生新方式吧!




温馨提示:如果饮用后出现腹泻、胃痛等不适症状,要立即停止饮用;若患有感冒、炎症等疾病,更不能用茶饮替代药物治疗。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调配饮用。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美食   余额   假期   状态   品牌   月饼   山楂   赛道   产品   原料   枸杞   物质   传统   云南白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