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弹库帛书中的《五行令》残片:月名图
子弹库帛书1942年出土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是目前出土的唯一战国帛书,也是首个典籍意义上的古书,对中国古文字、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史、思想史研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子弹库帛书分三卷,此次回归的第二卷《五行令》和第三卷《攻守占》的内容,分别是四时十二月的宜忌、攻城守城的宜忌。其中,《攻守占》是战国时期融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与军事兵法的古代文献,为研究古代哲学与兵法思想的重要原始资料。
子弹库帛书1946年非法流失美国。第一时间关注到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发布了关于返还非道德方式获取文物的政策性文件后,国家文物局对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保存的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启动追索工作。基于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形成的扎实完整的证据链,以及“以文物回归纠正历史错误”“推动双方在专业领域的长期合作”这一共识,经过多轮磋商,美方同意将文物退出馆藏并返还中国。
▲《攻守占》残片中的文字
“美国史密森尼学会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向中方返还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彰显其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恪守博物馆伦理的努力,是中国主导制定的《青岛建议书》以对话与合作推动历史上流失文物保护与返还理念的成功实践。”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饶权在视频致辞中说,帛书回归后,将在文物原生环境中,得到更全面、更系统的保护和研究,让文物的价值得到更准确、完整的理解和阐释,期待通过此次返还带动更多流失文物回归,并以文物合作为纽带,共同守护全球文明发展成果,推动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更加深厚持久的人文力量。
“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因民族弱乱而远离故土,正随着民族复兴而踏上归途。”中国驻美国大使谢锋表示,子弹库帛书的回归,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件文化盛事,也是中美文化遗产保护合作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增进中美人文交流和两国人民友谊注入了正能量,也对国际合作追索返还文物、守护人类文明成果具有示范意义。
“此次返还是一项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反映了亚洲艺术博物馆对良好管理的关注,以及这些文物应与其文化和考古背景进行对话的理念。”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蔡斯·罗宾逊在交接仪式上说,返还协议为亚洲艺术博物馆开辟了新的、重要的研究途径。
子弹库帛书《五行令》《攻守占》回归祖国,成为主动追索历史上流失重点文物并取得成功的典型案例,也是秉持《青岛建议书》对话与合作的核心精神、以溯源及流转历史研究成果为支撑、实现流失海外中国文物追索成功的生动实践。国家文物局表示,将继续推动子弹库帛书《四时令》早日回归。
据国家文物局介绍,《五行令》《攻守占》将于2025年7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万里同归——新时代文物追索返还成果展”上首次面向公众展出。
▲《攻守占》残片中的红字由朱砂书写而成
图片来源:国家文物局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记者:方华 编辑:云阳 邮箱:fnweb@126.com
更新时间:2025-05-1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