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小半年后,李嘉诚还是浪子回头,向内地发出了邀请。中方到底赢在哪里?
145天,整整小半年的拉锯战,这场涉及230亿美元的全球港口大买卖,终于在27号迎来了转折点。
97岁的香港首富李嘉诚原本盘算得挺好——把长和系旗下43个“黄金码头”打包卖给美国华尔街巨头贝莱德。但当交易清单曝光时,两处特殊港口名字的出现瞬间引发震动——巴拿马运河太平洋入口的巴尔博亚港和大西洋出口的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俩港口有多要紧?中国每五艘外贸货轮就有一艘得钻这个“海上胡同”,从这条缝里挤过去。要是让美国人捏住这咽喉,咱们的货船今后过路,怕是连多喘口气都得看人脸色!
但当交易消息传出后,中方的反应非常迅速,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反垄断审查立即启动,并据有关消息透露,中方的态度是:国企中远集团必须作为平等股东入局,与贝莱德、地中海航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且在涉及航权、费率等核心决策上握有实质话语权。这不是可谈可不谈的条件,而是不可动摇的底线。面对国家意志的坚决态度,长和系的高管们态度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开始的“寻求监管批准”转为“未获批准绝不交易”,再到现在主动向内地抛橄榄枝,发出入局邀请,资本巨轮在国家意志前主动调整了航向。
美方的应对策略尽显投机本色。贝莱德高层连夜炮制的“分拆方案”被火速送往北京:将巴拿马两港单独剥离交易,由意大利地中海航运出面接管。有外媒就直白地形容,这是“给敏感资产穿外套”的障眼法。中方火眼金睛,迅速撕破伪装——所谓剥离不过是股权腾挪术,实际控制链仍系于贝莱德。另外,审查报告还精准点出地中海航运在巴西桑托斯港的违规操作,直击其商业信誉命门。
事实上,这桩大交易的真正转折点,还是和中美关系回暖有关。中美经贸团队在上月伦敦会谈,就众多具有战略价值的产品往来达成共识。几乎同时,中国还调整了稀土出口配额,国际市场也应声波动,美国人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是直接拿不到中国稀土,这就导致美国电动车企业连夜致电白宫诉苦,让美国政府清晰地感受到了中国手上反制牌的威力。所以美国也不得不对华妥协,并在除了经贸之外的地方进行让步。
回望这145天的较量,脉络清晰可见:从长和宣布出售计划,到中国官方启动审查,再到谈判期限届满,直到现在李嘉诚转向内地资本。整个过程的核心逻辑始终明确——中国运用法律武器和战略定力,成功撬动看似不可更改的交易架构,既阻止了美国掌控战略港口的企图,又保障了中国全球物流通道的安全。
这场持续近半年的博弈,以230亿美元为舞台,以43座港口为棋局,最终落子定盘时,世界看清了一个硬道理:在核心利益版图上,中国没有一寸多余的土地可供交易。这条黄金水道上,中国的航运安全得到了坚实保障。这不仅是商业规则的胜利,更是大国崛起进程中必须守护的战略底线——在关乎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领域,中国的声音必须被听见,中国的利益必须被尊重。这场持续近半年的博弈,咱们最终以智慧与定力赢得漂亮一局。
更新时间:2025-07-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