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荔浦风清,亭台楼阁,荔枝成林,凭栏可见湖光与山色,历来是游西湖打卡点。
这是历史上的晴荔园所在地,曾经为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的活动点,见证了南洋惠侨、港澳同胞高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奔走惠州抗日救亡的历史。
惠州是广东省重点侨乡,客家人重要聚居地和集散地之一,惠属侨胞遍布世界五大洲70多个国家和地区。
抗战爆发后,海内外中华儿女以强烈的家国情怀,空前团结起来。1938年10月,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入侵华南,东江下游地区沦陷,战火纷飞,焦土千里,哀鸿遍野。
消息传到海外,南洋惠属侨胞纷纷行动起来,开展救国救乡活动。当年10月30日,南洋各地的惠属侨胞在马来亚吉隆坡惠州会馆召开南洋各埠惠州华侨代表大会,宣布成立“南洋英荷两属惠州同侨救乡委员会”(以下简称“南洋惠侨救乡会”),将10万惠属侨胞组织起来,形成抗日救国的集体力量。大会还决定,在香港设立南洋惠侨救乡会驻香港施赈办事处,并派爱国侨领黄适安等回东江了解战情。
当年12月,黄适安率领南洋惠侨救乡会代表抵达香港,与廖承志等商讨救乡计划。不久,在中共东南特委的主持下,决定以“动员东江群众协助军队及人民武装抗战,并救护伤兵,赈济难民及辅导民众组织各种救亡团体”为宗旨,成立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简称“东团”),并决定在香港设立办事处,负责与南洋救乡总会联系。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回国后受到惠阳各界热烈欢迎。
在惠阳区淡水街道的邓承修故居隅园,当年的院落景观已经更改,但门楼仍在,古朴庄重。惠州海外儿女曾进出此门,奔向东江抗日战线。
1939年1月,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正式在淡水隅园宣告成立,叶锋任团长。海内外爱国青年踊跃参加“东团”,人数迅速增加到500多人,有力推动和配合了东江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开展。他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赈济灾民、动员群众、支援前线、保家卫国……“东团”被家乡人民赞誉为“华侨回来救国的团体”。
惠阳县淡水街道的隅园。
1939年4月,“东团”团部从惠阳淡水迁来惠州城,惠州名绅张友仁热情接待并安排“东团”成员到金带街“梅花馆”家里住下。
“东团”大张旗鼓的宣传活动,引起了国民党东江当局的恐惧和不满。张友仁不惧恐吓,积极营救副团长刘宣等人脱险。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团长叶锋在惠州水东街向群众宣传抗日救亡。
国民党东江当局电请南洋惠属侨领黄伯才、叶淡波回到惠阳,妄图利用侨领的影响和压力,达到控制“东团”的目的。此时,中共惠阳县委决定将“团”改为“队”,并将缩减的人员编入抗日游击队。在惠阳活动的第一分团,改为“惠阳队”,人数也由原有的100多人减少到50人,从而挫败了国民党东江当局掌握控制“东团”活动的阴谋。
1940年6月,“东团”被迫停止活动。“东团”队员纷纷加入东江抗日游击队,继续为东江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敌后游击战争的开展贡献力量。
根据惠州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的《图说东江纵队史》记载,据不完全统计,整个抗战期间,有超过1500名华侨和港澳同胞加入东江抗日游击队。
如今,站在荔浦风清,风和日丽,一旁的广惠城际西湖东站,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当年支援家乡抵御外侮的南洋惠侨若能看到这一幕,定当无比欣慰。
想深入探寻这段热血历史吗?
现在就有机会啦!
↓↓↓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由广东省侨联联合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精心策划的
“万里同心——海外华侨
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
在惠州开启联展!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2024年8月14日-10月31日
展览地点:
惠州市博物馆(左侧长廊)
惠州侨文化展览馆
展览展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珍藏的大量珍贵图片、文献资料
还原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
还有与惠州密切相关的
东江华侨回乡服务团
彰显惠州籍海外华侨在抗战中的身影与贡献
拉近历史与家乡的距离
来源:惠州日报、惠州市博物馆、惠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
更新时间:2025-08-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