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岁网红洋媳妇猝然离世,阿根廷父母19年首次来华竟是奔丧。
葬礼上冰棺前痛哭失声,异国父亲含泪唱响诀别曲。
葬礼结束丈夫杨淙一决定引爆全网争议……
4月25日的福建长汀,一场融合天主教仪式与中国孝道的葬礼让全网揪心。
38岁的杨奇娜身着洁白纱裙躺在冰棺中,阿根廷父母颤抖的手反复抚过棺盖。
这是他们19年来第一次触摸到在中国生活的女儿,却已是生死相隔。
葬礼现场没有披麻戴孝的喧嚣,唯有《送别女儿》的阿根廷民谣在十字架下回荡。
奇娜父亲沙哑的歌声里藏着对女儿的不舍。
当遗体推入火化,母亲悲痛的需要有人搀扶才能站立,在场亲友也无不掩面。
而最刺痛人心的细节,藏在杨淙跪地递出的机票里。
这对外国父母19年未踏足中国,只因2万多元的机票费用堪比他们半年积蓄。
视频镜头扫过他们磨破的旧皮鞋时,网友也发出"原来跨国亲情也会被机票杀死"的唏嘘。
此刻的杨淙被淹没在双重愧疚中:他记得妻子生前多次视频里重复的"等存够钱就接爸妈来"。
他更不敢看岳父岳母悲痛的眼睛。
2006年奇娜刚嫁到中国时,站在土楼前笑说要带父母看遍山河,而如今却天人永隔……
葬礼结束48小时后,杨淙在抖音发布视频:将带着岳父母重走夫妻补办婚礼的丁屋岭,去看北京长城与天安门升旗。
评论区瞬间撕裂成两个世界。
支持者翻出央视纪录片《奇娜的礼物》截图:2016年客家婚礼上,新娘对着镜头说"想让爸妈看看我的第二个祖国"。
也有人说杨淙应该去完成奇娜的遗愿。
在这些人看来,旅行视频是"替妻子尽孝的电子家书"。
但反对声浪同样汹涌。
有网友计算时间线:奇娜父母4月20日抵华,27日就要启程旅行,中间还隔着遗体告别、火化、下葬。
网友觉得之前不重视奇娜现在反而重视了。
更尖锐的质疑指向杨淙:"结婚19年都没接岳父母来,现在人死了反而有钱旅游?"
深扒这对夫妻的创业史,争议背后藏着更残酷的现实。
关闭的火锅店、疫情期间的摆摊记录、抖音橱窗里99元的客家酱料。
这些碎片拼出网红光环下的真实经济状况。
直到奇娜离世前,可能还在计算再卖几单就能给爸妈买机票了。
但如今奇娜已经逝去,她的遗愿终究要给她实现,不能留有遗憾。
这次旅游会削弱奇娜的悲痛还是会加深他们的痛苦,我们不得而知。
我们也看到了即使再相爱也化解不了跨国婚姻的困境……
在这场争议漩涡里,藏着所有跨国家庭共通的隐痛。
奇娜的抖音账号永远停在4月1日——画面里她和婆婆对口型唱山歌。
这个百万粉丝见证的温馨日常,此刻成了最残忍的对照。
回看这段持续19年的跨国恋,早埋着文化差异的引线。
阿根廷父母最初反对女儿远嫁,担心"中国婆婆难相处",却没想到视频里总被奇娜亲昵唤作"中国妈妈"的婆婆,会在葬礼上哭到无法站立。
而杨淙母亲为儿媳学做阿根廷烤肉烫伤的手背,成了弹幕里"原来婆媳情真的不分国界"的泪点。
在长汀文旅局提供的"最美家庭"申报材料里,我们找到了更深的时代印记:这个家庭连续7年担任中阿文化交流志愿者。
这些细节让龙岩市妇联负责人痛心疾首:"我们总宣传跨国婚姻的浪漫,却忽视了她们回不去的故乡"。
但现在再悲痛奇娜也回不来,只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奇娜的父母能好好看看他们女儿呆了19年的中国。
如今他在最新视频里哽咽:"我会把岳父母在中国说的每句话都录下来,等孩子们成年了带他们去阿根廷找外公外婆……"
当跨国婚姻遭遇生死离别,比机票更贵的是迟到的亲情,比遗愿更难的是活人的释怀。
这场旅行究竟是伤口撒盐还是治愈良药?
或许只有等汽车驶过奇娜生前最爱的汀江大桥时,风中飘散的茶香才能给出答案……
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信息源:
[1].官方媒体央视网《《外国人在中国》 20170318 奇娜的礼物(上)》2017.03.18
[2].个人账号 阿根廷奇娜
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