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论坛:无论中国承不承认,中国是否已输了关税战?真正赢家是谁

前言

5个月过去了,美国对华关税从10%暴涨到54%,中国反击关税打到125%。这场让经济学家都直呼"疯了"的贸易大战,已经波及全球69个国家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要打到底的时候,特朗普突然变脸了。连续三次主动延长关税暂停期,从"不惜一切代价"到"可以谈一谈",态度变化快得让人跟不上。

美国到底怎么了?这场关税战的真正赢家究竟是谁?

编辑:y

关税大战5个月:54%想压死中国,125%把美国打懵了

先说说最关键的一点。

今年2月1日,特朗普刚坐稳总统宝座没几天,就迫不及待地挥起了关税大棒

对加拿大和墨西哥,他拿非法移民说事,直接加征25%关税。对中国,则是拿芬太尼问题当借口,先加征10%试试水温。

这个10%在很多人看来不算什么。

但特朗普显然不满足于此,一个月后直接把关税提高到20%

到了4月2日那天,白宫玫瑰花园里坐满了人,记者们的快门声像过年放鞭炮一样响个不停。特朗普当着全世界的面,宣布了那个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的决定。

对等关税政策,听起来很公平,实际上就是要把中国往死里整。

美国对华关税一下子跳到34%,加上之前的20%,总共54%。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基本上等于给中美贸易判了死刑。一个原本100美元的中国商品,到了美国就要卖154美元。

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很精。他以为中国会像贸易战1.0时期那样,吓一吓就乖乖就范了。

结果中国的反应让他彻底傻眼。

中国不仅没有低头,反而直接把美国商品的关税也提到了34%

这还不算完,接着又宣布对美商品再加征84%关税。

两个数字一加,125%的反击关税就这么诞生了。连美国的经济学家都说,这是"史上最激进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对决"。

数字背后的较量更加惊心动魄。

中国对美国大豆采购从每周72800吨直接降到1800吨,暴跌96%

美国猪肉对华出口削减1.2万吨,当周总销量只剩下可怜的5800吨。芝加哥期货市场上,瘦肉猪价格应声下跌,跌到每磅不到1美元。

最让美国心疼的是,中国还对加拿大菜籽油征收75.8%的反倾销税,涉及32亿美元。

这一招"点穴式反击",精准打击了美国农业州的核心利益。

美国每年要还1.2万亿利息:关税成了救命稻草

很多人不理解,特朗普为什么要发动这场关税战。

表面上看,是为了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实际上,真正的原因藏得更深。

美国政府现在面临一个致命问题:每年要支付1.2万亿美元的国债利息。

这个数字有多可怕?相当于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单项开支。

比国防开支还要多,比教育、医疗、基建的钱加起来都多。

问题是,美国几乎没有国有企业,政府想"开源"只能靠收税。

但在美国收税可不是件容易事,必须经过国会立法,阻力大得很。

从历史上看,美国建国的初衷就是反对英国的不当税收,这让美国人对加税天然反感。

对内收税困难重重,那就只能对外想办法了。

关税这个词听起来多美妙啊,既能增加政府收入,又能保护本土产业,还能在选民面前展示强硬姿态。

更深层的逻辑还要追溯到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当时美国制造业占全球六成,是最大的出口国。从1946年到1952年,美国年均贸易顺差高达20亿美元。

但随着欧洲和日本战后经济复苏,美国制造业比例逐年下降。

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了1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

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尼克松政府耍了个大流氓招数。

单方面废弃金本位,让美元和石油等大宗商品挂钩,还逼着德国和日本签协议,让马克和日元升值。

这就建立了美元霸权,但也带来了"特里芬难题"。

简单说就是,美元要当世界货币,就必须持续对外输出。但输出得越多,美国的贸易逆差就越大。

克林顿时期成立的WTO,本来想解决这个矛盾。

美国享有一票否决权,还加了对自己有利的服务业和知识产权条款。

克林顿以为这能让美国既享受美元霸权红利,又能控制贸易逆差,创造一个永动机

但世界上哪有永动机这种东西?

中国加入WTO后,资本开始大量流向成本更低的中国。工业品从中国流向美国,资本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美国跨国公司赚得盆满钵满,但也绑架了美国政府。政府只能不断发债,来解决国内贫富分化问题。

现在美国政府每年光还利息就要1.2万亿,这就是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根本原因。

全世界69个国家都低头了,只有中国站着没跪

说起来让人心酸,在这场全球关税大战中,大部分国家都选择了妥协。

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可不是只针对中国一家。

欧盟的汽车和奶酪,加拿大的铝产品,日本的电子设备,瑞士的手表,一个都没能逃过美国的关税大棒。

8月7日,美国对69个贸易伙伴加征10%-41%关税正式生效。

连德国、法国、意大利这些传统盟友都在受影响名单里。

更离谱的是,8月18日,美国又对407种钢铁铝衍生产品加征50%关税

风力涡轮机、移动起重机、铁路车辆,只要用到钢铁和铝的,统统不放过。

欧洲企业被打得措手不及。

法国酿酒业预计损失10亿欧元,瑞士手表业被迫在全球提价。

德国汽车企业更惨,面临数十亿欧元的额外成本。

最终,这些成本有60%都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面对这种情况,大部分国家选择了忍气吞声。

毕竟美国市场太重要了,谁也不敢轻易得罪。

但中国不一样。

经历了贸易战1.0版本的教训,中国这次决定奉陪到底

中国的反击策略堪称教科书级别的精准。

对美国农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直接击中了特朗普的选民基础。

对煤炭、液化天然气、皮卡等商品加征10-15%不等的关税。

更绝的是,中国还将稀土实施出口管制

稀土这东西,中国控制着全球80%的产量。没有稀土,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就是无源之水。

福特、通用这些美国汽车巨头的CEO开始给特朗普打电话,苦苦哀求说:"再不暂停关税,工厂就要停产了。"

与此同时,中国加速推进多元化突围战略。

2025年1-7月,中国对东盟出口增长14.8%,对欧盟出口增长8.2%,对"一带一路"国家出口增长11.7%。

跨境电商成了出口新引擎,2024年进出口规模达到2.71万亿元,增长14%。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自主创新速度明显加快。

中国自研芯片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市场份额突破37%,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

新能源汽车更是中国的王牌,1-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119.9万辆,暴涨57.1%。

面对中国的强力反击,美国开始慌了。

美国国债市场亮起红灯,十年期美债收益率急速上升。

通胀压力持续高企,7月PPI环比上涨0.9%,创三年来最大单月涨幅。

知情人士透露,北京的反制措施所构成的威胁"令特朗普及其高级幕僚始料未及"。

这才有了后来特朗普的态度大转变。

特朗普的算盘打错了:中国这步棋改变了整个游戏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特朗普原本的算盘很简单:用关税大棒逼中国就范,然后趁机重建一套对美国更有利的贸易体系

可他万万没想到,中国这次不按套路出牌了。

5月5日,特朗普主动在公开场合表示,愿意"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

这句话一出,全世界都明白了:美国开始示弱了。

紧接着,美方发布行政令,宣布自5月14日起调整对华加征关税措施。

撤销根据4月8日和4月9日行政令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关税

同时修改4月2日行政令中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对等关税,其中24%暂停加征90天。

8月11日,特朗普又签署行政令,宣布将对中国的关税暂停措施再延长90天。

这已经是第三次延长了。

从强硬威胁到主动求和,特朗普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180度大转弯。

美国还解除了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临时禁令,正式恢复中国客户对其软件和技术的全面访问。

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恢复向中国出口喷气发动机

这一系列动作说明什么?说明美国发现,关税战打下去对自己更不利。

中美根据斯德哥尔摩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形成了"制度化对话+阶段性妥协+动态调整"的磋商机制

这个机制很有意思,它承认了一个现实:中美两国的分歧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

但双方都不希望陷入螺旋式对抗,所以要建立长期的管控机制。

从更大的视野来看,这场关税战实际上加速了全球化重构的进程。

中国在RCEP、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中的影响力明显提升。

2025年8月上合组织峰会签署新一轮多边贸易便利化协议,为中国拓展了新的国际经贸空间。

欧盟内部对强硬对华战略也开始出现分歧。

德国、意大利等国担心失去中国市场,法国经济部长在G7会议上表示应务实处理对华经贸关系。

连加拿大总理也在G20峰会上寻求与中方对话。

评判关税战输赢,远不是看表面的关税数字那么简单。

如果以贸易多元化程度、供应链韧性和技术进步速度来衡量,中国不仅没有输掉这场关税战,反而通过压力加速了产业升级。

美国想用关税迫使中国屈服,结果让美国消费者承担了成本,盟友关系也受到损害。

而中国与东盟、"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额在持续增长。

这场博弈远未结束,但相比被动应对的美国,中国展现了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战略主动性。

未来的贸易竞争将更多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而非关税高低。

从这个角度看,谁在撒谎,谁又是真正的赢家,答案其实很清楚了。

结语

说到底,这场关税战暴露的不是中美实力对比,而是两种发展模式的较量。一个靠借债维持霸权,一个靠实干积累实力。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每当旧秩序遇到新挑战,总会有各种摩擦。但真正的大国,从来不是靠关税和制裁建立起来的。

面对这样的变局,你觉得中国应该如何把握这个历史机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9

标签:财经   中国   关税   赢家   论坛   美国   美元   贸易   商品   美国政府   逆差   大棒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