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陕西考古最新发现

历时近六年的“榆林地区史前至商代石城遗址专项考古调查”项目近日顺利结束田野工作,共发现史前至商代石城聚落遗址573座,取得了中国北方早期石城考古的重大突破。这一发现确立了榆林作为中国史前石城分布核心区的地位,为研究早期文明起源与社会复杂化进程提供了关键实证。

榆1号城顶部石堆


调查结果显示,榆林石城遗址数量远超周边省区,呈现出五级聚落层级,反映了当时高度分化的社会组织。第一层级为面积400万平方米以上的神木石峁遗址(超大型都邑);第二层级(100万-150万平方米)如佳县乔家寨、府谷寨山等,共9座;第三层级(50万-100万平方米)约29座;第四、五层级(小于50万平方米)的小型石城达534座。

神木石堡墕城址顶部


据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副研究员马明志介绍,榆林石城始建并沿用自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历时约1800年,分为四个阶段。

仰韶晚期(约公元前2800-前2700年),石城开始出现,数量极少;

仰韶晚期陶器


龙山早期(约公元前2700-前2300年),石城数量达到顶峰,此时榆林与陕晋豫地区同时进入庙底沟二期文化阶段,但本地文化特征凸显,标志着河套地区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亚区;

龙山晚期(约公元前2300-前1800年),出现石峁都邑,文化上属石峁文化等,并整合了河套地区;

二里头晚期及商代,多数石城被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沿用,至西周中晚期普遍废弃。同时,石城空间分布存在显著变迁,从早期集中于榆林南部,转变为龙山晚期以东北部神木、府谷为核心,形成以石峁为顶点的格局。

关于起源,研究团队认为,河套地区史前石城是在燕辽地区红山文化(盛行积石设施)西进的背景下产生的。此后,在距今约4100-3800年间,以石峁文化为代表的黄土高原文化又反向东进,影响至燕辽地区,构成了长达数千年的文化互动大周期。

佳县17号城址墙体


本次调查系统地揭示了河套地区在仰韶晚期至龙山时期从文化边缘区跃升为新的文明中心和早期礼制社会高地的历程。这一成果是探索中原夏商文明起源的重要参考,也为石峁遗址申遗与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记者了解到,本次调查由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工作队主持,田野工作于2019年10月开始,2025年8月结束,后续报告编著工作预计于2026年底完成。


来源:西安发布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3

标签:历史   陕西   石城   榆林   文化   晚期   龙山   神木   地区   河套   遗址   层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