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成果发布暨供需对接活动”举办,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兼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宗尧在活动中介绍了贵州省发展人工智能行业大模型的优势。
“目前全省聚焦24个重点行业领域,去年以来打造了近百个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黄小西’AI智能体、39AI医生、‘贵人智办’等一批大模型项目上线运行。”朱宗尧表示。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兼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宗尧
对于行业大模型建设,朱宗尧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正确认识大模型能力。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当下,既不能低估大模型潜力,也不应高估其现有能力。
“深刻认识大模型的前提一定是行业或企业本身的数字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一个逐步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大模型是智能化阶段的典型特征。”朱宗尧说。
第二,做好大模型应用准备。其中包括人员与文化准备、技术准备、业务准备。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兼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朱宗尧
“将‘嵌入式’‘伴随式’作为行业大模型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找出流程中的堵点、卡点和痛点,运用AI解决这些问题,进而寻求最大收益。”朱宗尧表示。
第三,稳步推动大模型建设。通过打造知识库、打造垂直大模型、构建智能体、打造企业专用能力和工具来实现。“从‘小切口’入手,满足具体需求,解决具体的问题,越具体往往效果越好。”朱宗尧分享。
最后,朱宗尧认为,在开展大模型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建设统筹和安全规划。“未来企业内部会存在多个大模型、知识库、智能体以及分布式算力网络,一个统一的人工智能客户端对于企业的统筹管理与运用十分必要,同时要避免大模型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幻觉’及信息泄露等风险。”朱宗尧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露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