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中老年人,3项检查很值得做,不要嫌麻烦,别因小失大

“刘阿姨,您今年体检了吗?”陈医生边翻着体检报告边关切地问。67岁的刘阿姨有些不好意思地摆摆手,“我这年纪了,天天看着还挺精神,就是嫌跑医院麻烦,能省则省。”

可三个月后的一场突如其来的头晕,让她后悔不迭,本以为小毛病,结果却被查出血压早已悄然飙高,差点错过了早期干预的黄金窗口。

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中老年朋友,常把定期检查当成“多此一举”或“心理负担”,总想着“身体没啥不舒服,查不查无所谓”。但医生会告诉你,很多真正威胁健康的慢性病,在初期往往“无声无息”,等出现症状往往已晚

尤其有3项基础检查,不仅发现疾病隐患,还能帮你守住“健康底线”。到底是哪三项,为什么如此关键?平时如何做才能省时省力?也许,大多数人都低估了它们的重要性,而不少人正是因为嫌麻烦,错失了早期发现和预防的良机。

既然健康攸关,别让“麻烦”阻碍了自己与家人的未来。我们今天就聊聊,这三项检查具体该怎么做、做了能带来哪些价值,和你道一声“别因小失大”,或许你会因为一次小小的检查,多了许多个安心的日夜。

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为啥都喜欢默默“潜伏”?

不少人以为,只有感觉不舒服时才需要检查。事实上,我国居民健康大数据已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超55%,糖尿病接近20%,血脂异常更是高达40%

然而,这些疾病初期往往没有明显不适。它们像是潜伏在水管里的细沙,日积月累,等到“管道堵塞”,已是大问题。

专家指出:早发现、早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并发症风险和后续治疗难度。协和医院一项针对1300名60-75岁老人群的随访研究发现,那些每年至少做一次基础三项检查的人群,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下降了约23.7%。什么是那三项检查?

重点来了,做一做,反而能省去更多麻烦

*第一项:血压检测*

高血压被称为“无声杀手”,70%初查高血压患者,都是体检时被意外发现世界卫生组织有权威数据:每升高10mmHg收缩压,心血管病风险增加11%

尤其老年人,建议每年至少检测一次,并留存历史数据,便于医生判断变化趋势。如果家族有高血压史,建议半年查一次,日常在家自测更保险。

*第二项:血糖监测*

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年龄增长,糖尿病发病率持续走高。中华医学会数据显示,50岁以上中老年人糖尿病知晓率不足一半,很多人直到并发症上门,才恍然大悟。

其实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检查简单易行,每年体检一并查出,远比“临渴掘井”强得多。数据显示,及早发现糖尿病,5年内眼、肾等并发症发生率能下降16-30%

*第三项:血脂四项检查*

血脂问题不像高血压那样容易被重视,可慢性血脂异常直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有研究显示,中老年人按要求查血脂,并及时干预的人群,发生心梗、脑卒中的概率下降18%-21%。血脂检查只需抽一次血,包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操作快,检测全。

坚持做这三项检查,到底对身体有哪些真实改变?

发现隐患,早点防

如上所说,这三项检查能够最大程度捕捉早期的“无症状”危险因素,防止小毛病变大灾祸。尤其是高危人群,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的,更不能掉以轻心。

慢病筛查,干预及时

医生指出,“三项检查”一次全过,心脑血管事件风险下降几乎达到25%,远高于不做任何身体筛查的人群。更关键的是,每查一次就多一次“打持久战”的筹码,预防慢性疾病恶化。

绿色通道,省时省事

不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中老年人设有“三项基础筛查绿色通道”,预约即可,一小时内完成。很多城市还能用医保结算,经济负担非常低。

要想效果好,还需注意这几个操作细节

主动预约,建立健康档案。建议每年至少固定时间做一次,检查后可让医生帮你建个健康档案,方便后续对比和管理。

空腹检测,按流程来。血糖、血脂检查均要求空腹8-10小时,这样数据最准确。体检前一晚饮食请清淡,并避免剧烈运动。

数据保存,及时复查。每次的检测报告建议用手机拍照留存,方便以后对比查阅。如结果异常,一定及时和医生沟通,不可自行断定。

血压随访,在家自测。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购买医用电子血压计,定期在家自测,动态掌握血压情况。医生也建议,有高血压史的老人每周测3次以上,早晚各一次效果更佳。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

参考资料: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慢性病管理现状与建议》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报告2021》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6

标签:养生   因小失大   中老年人   实话实说   麻烦   高血压   血脂   医生   健康   糖尿病   建议   血糖   数据   人群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