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刺杀希特勒的玛丽·何塞,美丽激进的五月王后,在位时间35天

#发优质内容享分成#


“您有一双非常漂亮的眼睛,就像是德国天空的颜色。” 坐在对面的小胡子元首用那双深蓝色的、略微突出的眼睛一瞬不瞬的盯着她,玛丽·何塞忽然觉得有些阴冷潮湿的东西沿着她的脚背爬了上来,令她忍不住想颤抖。

“我请求您,” 玛丽压低了声音,让自己的嗓音不要显得过于尖锐。“求您善待被软禁在拉肯皇家城堡的比利时国王和他饥饿的人民。”

玛丽·何塞与阿道夫·希特勒


“我会的。” 阿道夫·希特勒迅速回答,“我一直善待每一位朋友,如果他们是朋友的话。”

“请您为他们送去粮食……”玛丽·何塞继续道。

还不等她话说完,希特勒忽然站起身道:“时间不早了,陛下,请回吧!”

玛丽·何塞咬碎一口银牙:“您,请您……”


玛丽·何塞


希特勒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只是示意侍从们将面前的女人送出去。

不得已,玛丽·何塞往外走去。日头很暖,她却裹紧外套,嘴里低低咒骂了一声:“如果我有一把手枪,我可能会杀了他。”

许多年后,玛丽·何塞承认:“是的,如果我包里有一把手枪的话,我想我有足够的力气这么做。”

玛丽·何塞,意大利美丽的又炽烈的五月王后。



01 美丽聪慧

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没有存活的男嗣,只得由弟弟的儿子继承了王位,是为阿尔伯特一世

阿尔伯特与来自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加布里埃拉结婚,一连生下两个儿子后,迎来了一个漂亮的女孩儿,他们给她取名:玛丽·何塞·夏洛特·索菲·阿梅莉·亨利埃特·加布里埃尔

阿尔伯特一世

阿尔伯特是个很特别的贵族,他既不喜欢打猎,也不热爱骑马,对跳舞也没有什么热情。他一生都觉得自己知道的还不够多,不断地在科学和人文领域进行探索。

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出自著名的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这个家族的人热爱文学艺术,世世代代都有艺术家和疯子诞生。伊丽莎白的姑姑举世闻名——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

阿尔伯特与巴伐利亚的伊丽莎白

两人在伊丽莎白的姑姑阿朗松公爵夫人的葬礼上相遇,他们脾气相投,志趣相仿,家世地位相当,很快便结为夫妇。

夫妻两人将美貌和才情都遗传给了下一代。三个孩子都喜欢文学和艺术,与哥哥们相比,玛丽·何塞最喜欢的是音乐,曾在“小提琴之王”欧仁·伊萨伊的指导下学习小提琴。

幼年的玛丽·何塞

幼年的玛丽·何塞

年幼的女孩儿非常可爱,一张圆润饱满的苹果脸,头发蓬松卷翘,再配上又大又圆矢车菊蓝的眼眸,活脱脱一个可爱的洋娃娃。但她从小就不是可以被随便摆弄的主儿,玛丽·何塞身体健康,思路清晰,故而,当父母打算将他们兄妹送到英国的时候,小姑娘忍不住问道:“为什么?”

幼年的玛丽·何塞

阿尔伯特耐心回答女儿的问题:“马上就要打仗了,孩子,你们必须去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

“那您和母亲呢?” 小姑娘追问道。

“我们必须与国民在一起。”比利时国王回答。

幼年的玛丽·何塞

“我们也应该与国民在一起。”玛丽·何塞倔强地坚持。

伊丽莎白忍不住抱了抱女儿,“孩子,你现在最需要的是学习。等你读更多书,见过更多人,才会明白国民需要什么,你又能为他们带来什么。”

懵懵懂懂地玛丽·何塞与哥哥们被塞上火车,她进入布伦特伍德圣乌尔苏拉修道院寄宿学校学习,身边只带了一个侍卫。



02 意大利新娘

8岁的玛丽·何塞远离家人后,迅速褪去童稚,长成一个漂亮坚韧的少女。

襁褓中的玛丽·何塞

没过多久,父母又将她转入意大利佛罗伦萨圣母领报学院,原因很简单,小姑娘需要学习意大利语,为将来的联姻做准备。

“我们爱你,愿意给你一切。但是,身为公主,你注定要承担皇室联姻的责任。”

玛丽·何塞与父亲

玛丽·何塞与哥哥们

玛丽·何塞很小就明白她的责任与义务,当修道院院长问她:“孩子,你的人生理想是什么?”

女孩儿骄傲地挺起小胸脯:“做一个完美的美人!”

作为一个“完美”的美人,1916年,12岁的意大利王储翁贝托造访修道院时,10岁的小姑娘端庄大气地提起裙摆,向翁贝托行了一礼。

少女时期的玛丽·何塞

翁贝托送给玛丽·何塞一个银相框,里面有一张他的照片,女孩儿把这张照片摆放在书桌上。“那时候我很天真,我知道有一天我会嫁给他。于是在脑海中将他描绘成一个真正的白马王子。”许多年后,皱纹爬上面庞的玛丽·何塞这样谈到故事的开头。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女孩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故事会滑向那样的结局。

幼年的玛丽·何塞

作为一战后所剩不多王室中少数几个女孩儿之一,玛丽·何塞的婚事早就被各路报纸猜测了个遍。尽管比利时是个小国,但阿尔伯特国王出身于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王后伊丽莎白是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成员,单从血统论,玛丽·何塞尊贵至极。

幼年的意大利王储翁贝托

年龄相仿,信仰相同,英俊潇洒的意大利王储翁贝托与美丽大方的玛丽·何塞看上去非常般配。时间来到1930年,两人携手走进教堂的时候,观礼宾客纷纷为这对漂亮的新人鼓掌。

但可以肯定地是,他们并未一见钟情,漫长的岁月也未能滋养出爱的萌芽,即便结婚生子,这条浅薄的红线注定会随着世情变幻撕裂。

青年意大利王储翁贝托

童话婚姻以一个不祥之兆拉开帷幕。

订婚当天,翁贝托向无名烈士墓敬献花圈时,意大利学生费尔南多·德罗萨向他开了一枪,好在没有击中。

结婚典礼前,翁贝托不顾传统,坚持要见玛丽·何塞一面。理由有些荒谬,他想确保自己参与设计的婚纱完美无缺。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订婚

当他如愿看到身穿婚纱的新娘时,目光没有落在漂亮新娘的脸上。翁贝托盯着婚纱,怒不可遏地声称裁缝把婚纱的袖口缝反了,要求她们立刻修改。眼见即将耽误吉时,玛丽·何塞微笑着撕下袖子,戴上一双长长的白手套。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结婚当日

这还不是她婚礼最糟糕的部分。在签署结婚协议的时候,站在旁边的贝尼托·墨索里尼要求玛丽·何塞将名字改为听起来更意大利的名字“玛丽亚·朱塞帕”。玛丽·何塞盯着这位大名鼎鼎的独裁者看了一会儿,然后断然拒绝。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结婚当日

她坚定地签上了自己的本名:“我来自比利时,我是比利时公主,我不会向你低头。”



03 流言蜚语

许多许多年后,玛丽·何塞曾在一次采访中谈到她与翁贝托的婚姻:“我们从未幸福过。”

关于他们的婚姻,曾经流传出无数闲言碎语。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例如:结婚当夜,翁贝托是与同性军官一起度过,而整个蜜月,玛丽·何塞与丈夫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

又例如:翁贝托给年轻军官送镶钻鸢尾花胸针,他喜欢在军队中厮混,与妻子常年分居;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还例如:玛丽·何塞的几个孩子均是由针管注射受孕,即便翁贝托是孩子的父亲,但这对夫妻根本不行夫妻之实。

当然,玛丽·何塞也没有落下什么好名声。墨索里尼的儿子声称王储妃与自己的父亲有染,玛丽·何塞曾经试图勾引好色的独裁者……

贝尼托·墨索里尼

以上种种,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没人知晓。但一切线索都论证了一个事实:这对夫妻的感情着实不怎么样。

许多年后,玛丽·何塞尤记得翁贝托求婚之前跟她说得那句话:“我们处于这样的境地,就像生活在监狱里一样。我们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们不能像其他年轻人一样自由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玛丽·何塞,1928年

她抱着与丈夫日久生情去的,但翁贝托显然从始至终都没打算将心思放在妻子身上。

玛丽·何塞跟随翁贝托在都灵度过了婚姻的最初几年。

王储妃活泼开朗,随和聪明,她是经历自由主义熏陶的自信女人,闲暇的午后,有时候会点上一支烟,在温暖的阅读室看书。晚上兴致来了,与亲近之人玩会儿纸牌,眯着眼睛享受一杯红酒。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翁贝托则刚好相反。

翁贝托·尼古拉·托马斯·约翰·玛丽亚·德·萨沃伊,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和黑山公主埃琳娜的独子,王国未来的继承人。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身高刚刚超过一米五,既不英俊也不迷人,与他高大、英俊、肌肉发达的堂表兄弟们完全不同。为了更加“权威”,矮小的国王极力表现出权威、板正、严厉的一面,再加上萨伏依王朝传统的严苛教育,令他很难与孩子们建立良好关系。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埃马努埃莱三世对王位继承人翁贝托道:“你必须成为一个冷静、头脑清醒的人,必须学会控制情绪,这是国王的基本要求。” 翁贝托在孤独中长大,服从于父权,从小被要求喜怒不外露,令他看起来既冷漠又无情。

玛丽·何塞与唯一的儿子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

都灵宫廷环境冷漠,拘谨。贵妇们背地里嘲笑王储妃蓬松卷曲的头发,说她的头发像棕色的毛刷。玛丽·何塞从来都不是什么软弱性子,她拒绝与这些人社交,并公开表示:“在都灵,几乎没有,或者根本没有知识分子的关怀。都灵贵族只会在为王子举行的舞会上尽情狂欢……”

1930 年 9 月,玛丽亚·何塞从阿尔法·罗密欧汽车上走下来

翁贝托冷淡,玛丽·何塞傲气,两人都没有试图,或者表现出试图挽救婚姻的意思。



04 反抗!反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引发政治危机。意大利经历了一系列社会动荡,政府逐渐无力控制局势。1922年底,墨索里尼领导法西斯黑衫军发动“向罗马进军”运动,打算夺取政权。出乎意料的是,埃马努埃莱三世根本没抵抗,直接向黑衫军妥协,任命墨索里尼为首相。

墨索里尼与埃马努埃莱三世

1925 年 11 月,国王签署了所谓的法西斯法律,解散所有政党,为墨索里尼的独裁统治扫清障碍。自此,埃马努埃莱三世与墨索里尼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国王借法西斯之手维持君主制,墨索里尼则借助君主制巩固自己独裁统治。

对于这一点,玛丽·何塞表示深深地唾弃。

玛丽·何塞与孩子们

多年以来,美丽的王储妃远离讨厌的贵族们,与知识分子来往甚密,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反法西斯人士。玛丽·何塞公开表示对墨索里尼极端种族主义政策的不满,引得公公埃马努埃莱三世不喜。

玛丽·何塞

1939年,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1940年6月,意大利向法国和英国宣战。

玛丽·何塞对丈夫道:“你们纵容他走到这里,意大利永远无法赢得战争,拯救人民免于不必要苦难的唯一方法是消灭墨索里尼和法西斯主义!”

玛丽·何塞

翁贝托什么都没说,他觉得妻子是对的,但他没有反抗父亲的勇气,于是什么都没做,只是默认妻子的所有行为。

噩耗接连传来,玛丽·何塞的兄长,现任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将孩子们送出国后,向德国人投降,被囚禁在拉肯城堡。然后就发生了故事开头的那一幕,玛丽·何塞与阿道夫·希特勒见面,恳求独裁者释放 140,000 名比利时战俘,并授权红十字会向民众提供援助。

1935 年,墨索里尼和玛丽亚·何塞在骑马表演中

她的请求被希特勒断然拒绝。

一次挫折没有影响玛丽·何塞的决心,她开始利用王室背景与亲戚关系,试图将意大利从法西斯战犯船上拉下来。她先联络教皇保罗六世,尝试与美国达成和平协议,后又与反对派将领及自由派政治家“暗通款曲”,试图推动王室与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行动。

玛丽·何塞,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拍摄

玛丽·何塞不知道自己的努力在其中起到多少作用,1943 年7月25日,当她提前两小时得知墨索里尼被捕的消息时,忍不住抚掌大笑。但很快,她的笑容僵硬在脸上。新上任的政府首脑皮埃特罗·巴多格里奥宣布:“战争将继续,我们与德国盟友并肩作战。”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和孩子

巨大的失望袭击了她,玛丽·何塞跌坐在椅子上,用手捂住脸,许久之后,喉咙里发出像是哭泣又像是嘲弄的声音。

几天后,玛丽·何塞接到两年多没有直接和她说话的公公传唤。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

矮小的老国王坐在沙发上,用冰冷的语调命令道:“立即断绝与法西斯反对派的一切联系和一切政治活动,带着你的四个孩子到圣安娜迪瓦尔迪耶里的萨沃伊夏宫,除非我亲自召唤,你不能回到罗马。”

玛丽·何塞几乎无法控制住表情。她以为自己是意大利王室的一员,很显然,她在自作多情。漠然行了一礼后,王储妃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

玛丽·何塞

“我和萨沃伊家族没什么关系。它不是一个家族,它只是一台弗雷吉戴尔冰箱。”



05 五月王后

二战即将结束,防止法西斯分子狗急跳墙,埃马努埃莱三世将玛丽·何塞和孩子们送到瑞士蒙特勒避难。

玛丽·何塞

瑞士是永久中立国,他们担心流亡至此的贵族们搞出事情,故而派人监视玛丽·何塞的行踪。收不到外界消息,茫然不知事情走向,玛丽·何塞一时间像个无头苍蝇。即便如此,当意大利游击队联系到她的时候,王储妃并不吝惜金钱。武器、金钱和食物,只要她有,便毫不犹豫捐赠出去。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1945 年 2 月,德国法西斯即将走向灭亡,玛丽·何塞决心返回意大利。冬雪未消,玛丽·何塞穿着滑雪板,在两名向导和少数几个侍卫的护送下穿越阿尔卑斯山边境,意大利游击队热烈欢迎,并且护送她到拉科尼吉。

当玛丽·何塞与翁贝托再次相逢,他们已经有大约2年没有见过面了。依然相顾无言,依然话不投机。

玛丽·何塞

1946 年 5 月,埃马努埃莱三世在那不勒斯宣布退位,王储翁贝托继承王位,玛丽·何塞就这样猝不及防地成为意大利王后。

她没有表现出任何快乐激动的样子,平静地接受周围人的祝福。但是私下里却与密友道:“我对君主制将在随后不久举行的全民公投中失败已经可以坦然接受了。”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是的,意大利即将进行全民公投,由人民决定继续君主制还是成立共和国。

翁贝托来到妻子的寝宫,尴尬的坐了一会儿,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什么都没说。玛丽·何塞对朋友道:“他大概希望我能为他拉票吧!可是,我不愿这么做。”

1946 年 6 月的报纸头条刊登了全民公投的结果:意大利现在是一个共和国

1946年6 月 5 日,全民公投诞生结果前夕,翁贝托再次来访。男人看上去有些沉郁,又似乎有些如释重负的样子:“意大利将会是一个共和国。”翁贝托对玛丽·何塞道。“飞机已经安排好,今晚,你和孩子们一起前往那不勒斯,第二天去葡萄牙。”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玛丽·何塞眉头轻蹇,她深知这次离开或许就是一辈子。于是询问:“我能在那不勒斯多停留一天吗?我想最后看一眼那个城市。"

翁贝托摇了摇头,玛丽·何塞也没有坚持。

多年后,在接受女儿玛丽亚·加布里埃拉的采访时,她承认,在关于君主制还是共和制的全民公决中,她投了空白票。

玛丽·何塞

离开意大利后,这段伤痕累累的婚姻已经没有维持表面平和的必要了。1947年,玛丽·何塞做了一个阑尾炎手术,但输血的时候出现了些差错,导致她几乎完全失明。瑞士日内瓦有一位专家可以帮助她,于是她带着儿子小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搬到了瑞士的梅尔林格,几年后,三个女儿也来到了这里。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1949年

翁贝托和玛丽·何塞最后一次一起公开露面是在1962 年 5 月 14 日,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的婚礼上。



06 漫长岁月

因为两人都是天主教徒,翁贝托和玛丽·何塞的婚姻一直保持到他们生命终结。而在日常生活中,两人早已经形同陌路。

玛丽·何塞

玛丽·何塞重拾少年时对音乐的热爱,成立了玛丽·何塞王后作曲大奖基金会,该基金会至今仍在为优秀的音乐家颁发奖项。

她还分出一部分精力研究萨沃伊王朝历史,出版了多部著作,获得法兰西共和国荣誉军团勋章。

玛丽·何塞

20 世纪 50 年代,玛丽·何塞开始四处旅行,先去了埃及、印度, 1961年,她与年迈的母亲伊丽莎白一起来到中国,毛主席接见了她们。一年后,两人又前往莫斯科,与尼基塔·赫鲁晓夫一起喝咖啡。

在那个年代,玛丽·何塞的行为堪称出格,不少媒体大肆宣扬,但比利时王室和翁贝托自始至终保持沉默。

玛丽·何塞与翁贝托

接下来是波兰、古巴和美国,母亲去世后,玛丽·何塞一个人继续旅行,绘画和写作占据了她大部分时间,偶然与翁贝托联系,也是因为儿女的事争执。

1970年,玛丽·何塞遇到一场飞行事故,她在事故中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但从此之后,她无法继续长途旅行。1980年,幸运的女人又从一场车祸中死里逃生,自此行动不便。

玛丽·何塞

1983 年 3 月,翁贝托在日内瓦的一家医院中去世,孤身一人。他死后,在意大利声望远胜于他的玛丽·何塞立刻被邀请重返故国。

晚年的玛丽·何塞

玛丽·何塞活到了2001 年,因癌症去世,享年 94 岁。一辈子同床异梦的玛丽·何塞与翁贝托还是在奥特科姆修道院重逢。


玛丽·何塞是一个很特别的女性。

生于王室,长于王室,服从于王室的婚嫁规则,却从未做个循规蹈矩的贵族。

违背公婆意愿,公开反对法西斯政权;

资助地下出版物,传播反法西斯思想;

为抵抗组织捐钱捐物,传递战时情报……

然而她所作的一切被一句动机不明掩盖。



部分历史学家认为,玛丽·何塞的反法西斯事业是为了挽救王室,而不是因为她真正意识到法西斯的本质。

说实话,这种观点有些可笑。

《论语》有云:“论迹不论心,论心无圣人。”不看她做了什么,只顾得分析她做这件事儿到底出自什么想法;从不宣传她曾像男人一样战斗,一味分享她与墨索里尼不可言说的二三事,着实有些滑稽了。



玛丽何塞想当王后,试问,谁不想当王后呢?作为王室一员,维护君主制是她的职责。但她的一生,仅仅用拼命维护君主制就能盖棺定论吗?

私以为丢下职责后的那一段才是她最想要的生活。离开不爱的丈夫,旅行,写书,画画,自由自在。

她是炽烈的火,也是自在的风!



玛丽·何塞高龄之际,有人曾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您快乐过吗?”

她沉吟良久,很官方的回答:“Mais heureux?Est-ce qu'on est jamais heureux?”(“快乐?人真的会快乐吗?”)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希特勒   玛丽   王后   激进   美丽   时间   墨索里尼   意大利   阿尔伯特   王储   伊丽莎白   法西斯   比利时   王室   君主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