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客A321首度在华启动机身系统装配,中国航空制造跃升关键一步

文/低空经济探索者

在天津港保税区的现代化厂房内,一架A321飞机的前后机身段静静矗立,中欧工程师们正围绕这些航空巨构展开精密协作。7月15日,空中客车与中航西飞天津公司在此正式启动A321飞机机身系统装配项目,标志着这款全球主力窄体机型首次在中国本土进入机身系统装配阶段,中国航空高端制造能力实现关键突破。

首架A321机身段已于7月初跨海而来,停驻于西飞天津厂区。随着开工仪式的举行,中欧技术团队立即投入紧张工作,展开入厂检验等前期准备。在接下来的50个工作日里,双方将共同完成包括精密支架安装、电气系统集成、飞行控制调试等在内的全流程系统装配——这是飞机制造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环节之一,涉及数以万计零部件的精准安装。

四年积淀成就技术跃迁

此次突破性合作并非凭空而来。早在2021年6月,西飞天津就成功启动首架A320机身系统装配。截至今年6月底,该基地已向空客天津总装线稳定交付104架A320机身,建立起完整的工艺体系和成熟的质量管控流程。这些经验为攻克技术难度更高的A321项目铺平了道路。

“新项目推进了我们在单通道飞机上的深度合作,”空客中国首席执行官徐岗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这彰显了空客对本土化的坚定承诺。”A321作为A320系列中的“加长版”,不仅机身延长近7米,其系统复杂度更是显著提升。此次技术升级,使中国航空工业真正触及窄体客机制造的核心领域。

本土化战略的立体图景

天津生产基地的进化轨迹,勾勒出空客本土化战略的清晰路径:

2019年西飞天津公司成立

2021年启动首架A320机身系统装配

2024年珠海航展签约A321装配项目

2025年7月A321装配正式启动

如今,超过200家中国供应商已融入空客全球供应链网络。从最初简单的零部件供应,到如今承担核心机身系统装配,中国航空制造业实现了产业链位置的实质性跃升。天津基地的进化史,恰是中国航空制造能力进阶的缩影。

产能扩张匹配市场雄心

此次技术升级直接服务于空客在华产能扩张。数据显示,当前空客天津交付的A320系列飞机中,约40%为A321机型,该机型凭借出色的航程和经济性,成为中国航空市场的宠儿。

为匹配持续增长的需求,空客正在天津加速建设第二条A320系列总装线(FAL),预计2026年初投入运营。届时,天津将成为空客全球十大单通道飞机总装线中两条的所在地,进一步巩固其全球航空制造枢纽地位。

市场预测为这种扩张提供了强大支撑:未来20年,中国市场将需要超过9500架新客机和货机,占全球需求的20%以上。空客天津基地的产能升级,正是为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所做的战略布局。

当工程师们在天津厂房内为A321机身安装精密的飞行控制系统时,中国航空工业正悄然改写全球产业链版图。从部件供应商到系统集成者,这场持续四年的技术跃迁,不仅意味着更多飞机机身将烙上“中国装配”的印记,更标志着中国航空制造真正进入了大型客机核心制造领域。随着第二条总装线的建设推进,天津这座渤海湾畔的航空新城,正逐渐成为全球民航工业版图上不可忽视的坐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8

标签:科技   机身   中国航空   关键   系统   天津   总装   飞机   技术   全球   精密   中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