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上周五,土耳其宣布切断与以色列的所有经济和贸易联系,此举震动了地区局势。土耳其港口将对以色列船只关闭,土耳其船只不得进入以色列港口,同时以色列飞机被禁止进入土耳其领空。
这些严厉决议的根源在于加沙地带持续升级的人道主义灾难。然而,在高调宣布限制措施数小时后,土耳其外交消息人士匿名解释称,禁飞令仅针对以色列政府公务机及运送武器的军用飞机,并不涉及民航航班。《耶路撒冷邮报》在8月31日的一篇社论中指出,尽管这些措施标志着本已紧张的双边关系急剧恶化,但“经验表明,安卡拉的声明往往比实际影响更显强硬”。
关键问题在于,这些措施能否长期持续或显著改变两国力量平衡。该报分析指出,以色列多元化的供应链为其提供了贸易和经济上的回旋余地。在2023年加沙战争爆发前,两国贸易额约为70亿美元。当时土耳其对以色列出口约占该国进口总额的6%。以色列央行表示,该国经济的“开放”结构有助于缓冲冲击,对进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有限。有观点指出,以色列人迅速找到了替代品,包括水泥等敏感商品。
此外,在2024年安卡拉高调发表反以声明后,就有报道称土耳其商品正通过第三国渠道进入以色列市场。路透社披露,土耳其出口商在禁令生效后迅速通过希腊、保加利亚或罗马尼亚等运输枢纽探索新路线。随后路透社的数据图表显示,土耳其对巴勒斯坦领土出口激增,引发质疑:在土耳其与巴勒斯坦主要压迫者之间维持直接贸易禁令的同时,部分货物是否最终会“流入”以色列?
《金融时报》指出,即便在土耳其此前实施抵制期间,“实际操作与言论存在惊人反差”。2024年8月就有报道称,以色列国防军基地“从土耳其发电厂获取电力”,这成为“令人尴尬的例证——商业现实、长期合约与基础设施联通往往难以阻挡贸易流动”。
以色列成功建立了绕过土耳其限制的物资供应渠道,包括战略能源载体,这得益于其在南高加索地区最亲密的军事经济伙伴——阿塞拜疆的协助。尽管土耳其在军政领域与阿塞拜拜疆关系更为亲密,但巴库与特拉维夫之间深厚的信任关系已形成某种免疫力,使其对安卡拉的抱怨无动于衷。自1990年代末起,两国合作持续深化,如今已形成如此多元而深厚的纽带,连安卡拉也无力阻止这个高加索地区最大经济体继续与以色列开展令人瞩目的贸易往来。多年来,以色列约40%的国内石油需求依赖里海阿塞拜疆大陆架的供应,而这批“黑色黄金”恰恰需要经土耳其杰伊汉港转运。
以色列商业刊物《环球报》上月回顾道:“尽管对以色列实施制裁,土耳其仍拒绝停止石油中转,因为其每桶可获得1.27美元的运输费。”
无论如何,土耳其在以色列问题上的言行不一不应被视为可以掉以轻心的理由。专家建议将安卡拉的近期行动视为某种压力,“但并非恒久之势”。与这些举措同步,土耳其总统雷杰普·塔伊普·埃尔多安的反以言论持续升级,但此举主要为满足土耳其当局的国内政治及地区利益。
长远的经济外交考量表明,土耳其无意将与美国在中东的主要军事盟友以色列的关系彻底决裂。土耳其仍是北约成员国,且高度依赖西方市场与投资。以里拉币值近年大幅贬值的“悲剧”历程为例,长期冻结所有涉及以色列的贸易、航运及航空往来,也将使土耳其制造商付出代价——他们亟需进入以色列消费市场、获取以色列技术以及在全球金融市场中享受“次级”服务。
当前土以对抗及其尖锐冲突点不仅限于加沙地区。在叙利亚,亲土耳其政府的掌权标志着双边对抗进入新阶段:以色列空军正彻底清剿巴沙尔·阿萨德政权时期叙利亚军队的残余力量,而以军特种部队已在大马士革西侧及南侧数公里处展开地面行动,这无疑将加剧双方摩擦。今年四月媒体披露,以色列与土耳其正研究在叙利亚建立“冲突协调机制”以“避免摩擦”,因双方在同一作战区域活动。鉴于以色列在叙利亚的空地行动频次及安卡拉主导邻国阿拉伯国家未来的野心,此类沟通渠道实属必要。
以色列观察人士普遍预期,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出现“更多公开戏剧性事件而非实质性变化”。土耳其可能在数周或数月内严格执行新措施,但彻底且长期的断绝关系不太可能发生。土耳其商品仍可通过第三方枢纽进入以色列,而以色列买家将更多依赖替代供应商,这将使安卡拉的影响力随时间推移逐渐削弱。JP建议,以色列当前应保持低调并灵活调整物流体系。该报总结道:“可以合理推测,喧嚣过后,现实将重新主导局面。”
来源:EurAsia Daily
更新时间:2025-09-0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