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始终以传承弘扬中医药文化为己任,积极搭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交流桥梁,至今已连续7年参与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成为进博会舞台上一张亮眼的“中医药名片”。医院不仅持续承担进博会医疗保障与志愿服务等工作,还特别进驻进博会新闻中心,向全球媒体科普中医药知识,让中医药文化触达更广泛人群。
今年的进博会之行,医院还多了个新身份。作为上海市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医医院,曙光医院首次参加由《中国中医药报》社主办的进博会中医药非遗展区,将海派中医的百年底蕴搬上国际展会舞台。
首日亮相的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石氏伤科。石氏伤科传承近一个半世纪,根基深厚、博采众长。石氏伤科奠基于石晓山,先生自幼熟习拳棒,及至晚年仍对接骨入骱纯熟而敏捷。设诊所外,参加学术组织“中华医学研究所”,为评议员之一。石晓山提出的“十三科一理贯之”学术思想,对伤科“兼邪”的施治,尤多心得。将流派发展、声誉卓然的是石筱山、石幼山这一代。1929年起,两人共设诊所,至1933年诊所由老城区的新新街迁至当时法租界连云路,声名日盛,及四十年代中期已为“沪上伤科名家”。石筱山先生纳徒多人,上世纪50年代成立上海中医学院,亦在附属医院开展诊疗教学,先后兼任教职,亦在学术团体担任职务。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沪上石氏伤科石印玉教授根据疾病谱变化和中医学特色与优势,确立了“中医药防治慢性筋骨病损”的主攻方向,围绕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腿痛、骨骼肌减少症等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研究创制了“密骨胶囊”“养血软坚胶囊”等中药内服和外用(膏药)制剂。

展台前,石氏伤科第五代嫡系传人、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主任医师石瑛、石氏伤科主治医师熊轶喆向观众详细讲解“密骨胶囊”“养血软坚胶囊”等石氏伤科自制制剂的组方思路,从经典中药配伍逻辑讲到现代临床应用价值,让每款药品的研发脉络清晰可感;随后又针对现场有颈肩腰腿痛困扰的观众,上手演示石氏伤科核心手法。“这套手法以‘拔伸捺正、拽搦端提、按揉摇抖’十二字诀为要旨,讲究‘稳而有劲、柔而灵活、细而正确’,还要兼顾筋骨同治与气血并调。” 石瑛一边行手法治疗一边讲解,整复的巧劲刚落,体验者便忍不住连连称赞。
这种“看得见技艺、感受得到疗效”的展示形式,打破了传统医学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感。观众不再是远远观望,而是能亲身参与、即时受益,也让有着近一个半世纪传承的石氏伤科,在与现代人健康需求的碰撞中,真正实现了活态传承,绽放出新的时代光华。
本次展会,石氏伤科还带来了首届国潮文创设计大赛“最佳作品奖”获奖作品“兰亭香笺”,引起观众驻足围观。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党委书记周强峰介绍,此次参展是医院海派中医非遗项目首次集体亮相进博会,其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石氏伤科”将在11月5日至10日期间持续驻场,同时还涵盖“海派膏方”“夏氏外科”“徐氏儿科”等多个极具地域特色的上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全面展现海派中医的多元传承与深厚底蕴。我们希望以进博会为窗口,让更多人看见海派中医非遗的当代活力,也为这些传统技艺搭建起跨领域、国际化的交流合作桥梁。未来,医院还将持续探索非遗活态传承的新路径,让中医药服务大众健康,助力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在传承中讲好新时代中国中医的故事。
(通讯员 高静)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