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被诛十族的人,七天七夜才诛完,都是“杠精”惹的祸

1402年7月25号那天,南京城外头的刑场,地上全是血。连着杀了七天七夜,方孝孺的十族亲属全给斩了。这事儿在中国历史上就发生过这么一回,杀十族,真的是明朝刚开始那会儿最狠的事儿了。

那么,到底是啥原因,让明成祖朱棣狠下心来大开杀戒呢?

【博学笃志,志在天下】

方孝孺,小名叫希直,1357年出生于浙江宁海。他们方家啊,一直是读书人的家庭,特别有学问。方孝孺从小就特别聪明,啥书都看,简直就是家里的宝贝。他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就是要用儒家的那些道理来教导大家,让世人都明白这些好思想。

他特别有文学天赋,而且对治理国家很感兴趣。他老琢磨怎么推行好的政策,让老百姓受教育。他深信,儒家思想主要是让人积极参与社会,不能不顾社会的责任。

长大成人后,方孝孺投了著名学者宋濂的门下做学生,很快就成了宋濂特别看好的弟子。在宋濂收的所有徒弟里头,方孝孺不光知识丰富,还因为为人正派出了名,当时的人们都管他叫“小韩愈”。

方孝孺那出众的才能很快就被朝廷给盯上了。到了1382年,有人就把他给推荐给了明太祖朱元璋。那时候的朱元璋,正忙着搞改革呢,一心想要把新建的明朝政权给稳住了。

第一次见到皇帝那会儿,方孝孺表现得很到位,说话也很有文化。他说了些关于多做好事、少动刑罚的新想法,说治理国家主要靠教老百姓学好,别老想着用狠招来管。

朱元璋特别看重方孝孺的学问和人品,直夸他是个能挑大梁的人才。不过,他当时并没急着让方孝孺当官,而是想着把方孝孺留给自己的子孙去用。朱元璋这番深谋远虑,也给方孝孺日后和建文帝朱允炆建立深厚情谊,悄悄铺好了路。

【忠心辅佐,朝廷智囊】

1398年,朱元璋去世,把皇位传给了孙子朱允炆,大家叫他建文帝。建文帝一当上皇帝,就急着找一批既忠心又有本事的大臣来帮他治国,让新政权站稳脚跟。他记得爷爷的遗愿,就把方孝孺叫到朝廷,给了他很重要的职位。

方孝孺担当起了翰林侍讲和翰林学士的职责,主要是编写朝廷的各种书籍资料。他还是建文帝身边的一个得力助手,经常为建文帝出谋划策。

方孝孺对建文帝那叫一个忠心,建文帝特别看重他。国家有啥大事小情,建文帝都会找方孝孺商量。方孝孺不光文采飞扬,还特别爱管国家大事,他出了不少高招,都很有远见。在推行“削藩”这事儿上,方孝孺可是建文帝的铁杆支持者。

不过,建文帝搞的那个“削藩”行动,让他叔叔朱棣心里头很是不爽。朱棣啊,他是明太祖的第四个儿子,手里握着大权,管着北方那个厉害的藩镇“燕王府”。

他觉得削减藩王的权力对自己构成了大威胁,心里头就琢磨着要造反。1399年的时候,朱棣找了个“清除皇帝身边的奸臣”的借口,挑起了靖难之战,带着兵马就反了。这场内战一打就是足足三年,最后朱棣赢得了胜利,叛乱这才结束。

在这乱世里头,方孝孺可真是拼了老命给朝廷想办法。他亲手写了好几篇攻打朱棣的告示,那文字写得有力,满满当当都是对朝廷的忠心,还有他心中的正义感。

尽管方孝孺和其他一些忠心耿耿的大臣都拼尽全力支持建文帝,但他的军队就是打不过敌人,老打败仗。方孝孺想过一招,想让朱棣的两个儿子朱高炽和朱高煦之间闹矛盾,这样一来朱棣的力量就能被削弱。可是,这个办法到最后也没起到啥作用。

1402年,朱棣带着大军打到了南京城门口,建文帝的皇位坐不住了。方孝孺这人特别忠心,可形势对他太不利了。最后,南京城还是被攻破了。大家都说,建文帝在南京城被攻破后就没了踪影,有人说他烧死了自己,这事儿到现在还是个没解开的谜。

【诱降不成,愤而灭族】

南京被攻下后,朱棣自己当了皇帝,大家叫他明成祖。为了坐稳皇位,他想找些朝廷里说话有分量的大臣,让他们帮忙写一份登基的公告,好让自己的统治更合法。方孝孺是当时最有名望的大臣,所以朱棣特别想拉拢他。

朱棣多次让手下人去请方孝孺,跟他说只要方孝孺肯帮忙写登基的告示,就给他大官做,还有丰厚的待遇,甚至还能在朝廷里继续当大官。

方孝孺觉得朱棣是通过不正当手段上位的“坏蛋”,他打死都不肯低头。不管朱棣怎么吓唬他,或者给他好处,方孝孺都铁了心,说啥也不肯屈服,宁肯丢掉性命也不妥协。

朱棣当皇帝的那天,方孝孺被硬拉到登基仪式上。朱棣想吓唬他,可方孝孺不买账,直接写了“燕贼抢皇位”四个大字。朱棣一看,火冒三丈,被方孝孺给惹毛了。

朱棣气坏了,说要杀掉方孝孺全家族的人。方孝孺面无表情地说:“你就算杀我十族的人又怎样?”朱棣一听这话,火更大了,直接下令把方孝孺的十族都给杀了。

“诛九族”这个说法,就是说一个人要是犯了重罪,不光他自己得受罚,连他爸爸这边往上数四代的亲戚,妈妈这边往上数三代的亲戚,还有老婆这边往上数两代的亲戚,都得跟着倒霉。但朱棣这家伙,一生气起来可不得了,他不仅杀了方孝孺的那些直系亲属,连方孝孺的朋友、学生,还有其他跟方孝孺沾点边的人,都给扯进来了。

连续七天七宿,大概800到1000人无辜受牵连,被无情杀害。这场前所未有的“灭十族”大屠杀,让整个明朝都为之震惊,也在历史上刻下了极其悲惨的一幕。

【历史的两难】

方孝孺真是个铁骨铮铮的忠臣,他那份倔强和不低头,完全就是忠臣该有的样子。朱棣让他写登基诏书,他宁可豁出性命也不干,这份忠诚,真是没话说,太坚决了。

但是,他的一意孤行引来了许多指责。有人说,方孝孺的忠心确实难得,可他为了坚守自己的立场,连亲人和学生的命都不顾,实在太过倔强,这简直就是一种盲目的忠诚。他为了原则,牺牲了太多无辜,这样的做法究竟划不划算,后代一直都在争论。

朱棣对手下方孝孺以及他整个家族十族的残忍杀害,暴露了他为了牢牢抓住权力,啥手段都使得出来的狠心。尽管朱棣被后世不少人尊称为“永乐大帝”,风光无限,但他对方孝孺下的那些狠手,还有对整个家族的灭绝,给他的皇帝生涯添上了一笔血淋淋的黑历史。

方孝孺的忠心跟骨气,即便他连同家族一起遭遇不幸,也没被人们忘掉。到了明成祖之后,朱棣的儿子朱高炽,也就是明仁宗上位了。他对方孝孺的事情进行了平反,还放过了方孝孺的后代,让方家重新站了起来。

在这个残忍的历史时刻,我们目睹了方孝孺誓死不屈的精神,同时也感受到了权力斗争里人性的痛苦抉择。那连续七天七夜的残杀,不单是争权夺利的斗争,更是忠诚与倔强之间的激烈对抗。

2020年9月15号中午12点43分,那时候是2020年的9月15日,时间指向了中午的12点43分。虽然具体的事情已经记不太清,但这个时间点却深深地刻在了记忆里。那天发生的事情或许不那么重要,但这个时刻,却像是个特殊的标记,留在了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复杂的情节,就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时间点,却让人难以忘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5

标签:历史   朝廷   忠心   南京   皇位   皇帝   明朝   方家   大臣   家族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