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大会藏干货:上海金融科技地位咋样?新加坡、香港参展给答案
最近上海的外滩大会可太热闹了!
展区里都是攒动的人群,有本地市民、远道而来的参观者,还有不少博主拿着设备拍个不停。
大家为啥这么积极?
说到底是大会的 “干货” 足,可热闹背后,大家心里可能也藏着疑问。
都说中国AI应用强,可美国大模型更厉害,这 “强” 是不是有点虚?
新加坡、香港来参展,真能说明上海的金融科技地位够硬吗?
现在提到顶尖AI大模型,大家首先想到的还是美国那些产品。
但咱得搞明白,“大模型领先” 和 “应用落地好” 是两码事。
就像外滩大会上展示的,健康展位里AI能帮着看体检报告、提健康建议,金融领域能给上亿股民分析行情、帮银行审核贷款材料。
这些不是要跟美国比谁的模型更先进,而是比谁能把技术真正用到老百姓的日子里、用到行业的实际需求里。
你想啊,咱们有上亿股民,很多人炒股还靠 “听消息办事”,而AI 能把复杂的金融数据捋清楚、把行情讲明白,帮大家少走弯路,这就是实用!
银行审核贷款,以前人工看材料要花好几天,AI 能快速出风险评估,还不偏不倚,这就是效率。
而且更关键的是,AI 现在只做 “辅助”,不替人做决定。
不会说该买哪只股票,也不会直接批贷款,最终拍板的还是人,既用了技术的好,又没让技术抢了人的活儿。
这不就是咱们应用强的地方吗?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有人会问新加坡、香港来参展,会不会只是走个过场?真能证明上海的金融科技有优势?
这话一问出嘴,可就小看这事儿了。
新加坡金融科技节是全球都有名的活动,香港金融科技周虽然只在本地办,但参与人数一直是全球顶尖的。
这俩 “大佬” 愿意来上海的外滩大会,本身就说明人家认可这个平台。再往深了说,上海的优势可不是光靠 “拉客人”,而是有实打实的底子。
你看,上海有上海证券交易所,聚集了一大堆金融科技公司,这次大会好多参展方都是扎根上海的。
黄浦区一年能拿5亿支持金融科技,其他区也跟着发力,黄浦西岸现在人气满、空间全租出去了,临港地区也在搞制造业和 AI 结合。
政府搭好了台子,企业才能好好唱戏。
还有,上海对年轻人特别包容,大会专门给创业青年留了区域,让他们谈业务、找伙伴、对接投资,这种氛围可不是随便哪个城市都有的。
这些加起来,才是上海能吸引新加坡、香港来合作的真正原因。
或许还有人会琢磨以前咱们学美国,现在说别人学咱们,比如X平台学中国搞综合服务,这转变真有这么厉害?
其实这事儿不是咱们自夸,是有实实在在例子的。
以前在科技金融领域,PayPal是第一个搞线上支付的,咱们确实得学人家。
可现在不一样了,咱们的平台早就把社交、支付、购物揉到一块儿了,老百姓用着方便,连马斯克都想把X平台改成这样!
这说明咱们的模式走通了,有值得别人学的地方。
这背后其实是咱们十几年的积累。
从一开始跟着别人的思路走,到慢慢摸出自己的路,再到把技术和金融结合得越来越顺,才有了现在的转变。
就像外滩大会上展示的,AI 能在这么多领域落地,金融科技能吸引国际伙伴,都是这十几年进步的结果。
不是说咱们一下子就超过谁了,而是咱们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还走得挺稳。
最后聊聊未来,有人可能会担心上海、香港、新加坡要形成‘三角’体系,想要跟纽约、伦敦抗衡,是不是有点太乐观?
其实这不是幻想,而是有基础的。
上海有庞大的市场和完善的产业生态,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连接内地和全球,新加坡在东南亚的金融科技领域很有影响力。
这三地各有优势,要是能好好合作,就能形成互补。
比如上海的 AI 应用经验能跟香港的国际资源结合,新加坡的区域影响力能帮大家拓展东南亚市场,这样一来,这个 “三角” 体系的力量自然就起来了。
当然,咱们也不能盲目乐观,不管是 AI 应用,还是金融科技合作,都还有不少坎要过。
比如 AI 的安全性、三地合作的协调问题等等。但至少从外滩大会能看出来,咱们已经走在正确的路上了。
不跟别人比谁的技术更 “炫”,而是比谁的应用更 “实”,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是扎扎实实地建生态、聚人才。
这样下去,咱们的金融科技只会越来越强,上海也会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更新时间:2025-09-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