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报道:抗战胜利80周年特展聚焦“爱国”

视频加载中...

抗联战士使用过的步枪、红军医院的镊子和手术刀、海伦斯诺曾经敲击文字的打字机、埃德加斯诺的采访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一场场特展正在各地帮助人们重温那段功垂霄壤的光辉历史。

不仅仅是现代人,古人也会被气候变化所困扰。秘鲁维查玛遗址出土的一件联体蟾蜍陶俑,就被认为是卡拉尔先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智慧象征。在印第安文化中,蟾蜍是一种和雨紧密关联的动物。这件文物,可能正是3800年前那场长达30年的干旱中,人们用来祈雨的“圣物”。

地震,是文化遗产面临灾难性损毁的主要风险之一。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70%的博物馆坐落在强震多发区内。如何在地震中守护好文物的安全、让这些历经沧桑的宝贝即便遭遇地震也能“稳稳”传承?《文物新生》,去探究科技为文物铸造“黄金甲”的奥秘。

石碑记载了先贤的思想,也孕育了书法传承的重要载体法帖,《集古录》去探访中国最早一部汇集各家书法墨迹的法帖——上海博物馆馆藏《淳化阁帖》(最善本)。它精选先秦至唐历代名家法书刊刻拓印,汇集成古代丛帖大观。

看看新闻记者: 毛睿 王峥 李柏林

编辑: 严相莉 游玮

责编: 严相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8

标签:历史   爱国   中国   周年   文物   法帖   蟾蜍   先贤   印第安   霄壤   海伦   卡拉   书法   博物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