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刘琮面对曹操南下,连一仗都没打,荆州就拱手送人;
刘备、刘琦眼睁睁看着局势崩盘,却没趁乱翻盘。
这一连串操作到底图什么?他们是认命,还是另有算计?
襄阳城还没看到曹操大军的影子,刘琮已经准备请降文书,一州牧,不战而降,不像投降,像是献礼。
那年曹操挟着天子南征,一路打到新野,身后是北方数十万兵马,前锋是曹仁、夏侯惇。
大军压境,声势汹汹,刘琮却根本没意思抵抗。
为什么?因为他不敢,也不敢赌。
荆州的命门,在“名”。
刘琮的“荆州牧”是刘表私相授受,不是朝廷任命,曹操打着奉天子以讨不臣的旗号,一开口就把刘琮按在了“叛贼”这边。
傅巽的一句话扎心:“以人臣而拒人主,逆也。”这不是劝降,是把话挑明了:你要是打,就成了逆臣。
刘琮坐镇襄阳,一边写表章求曹操恩准,一边听蔡瑁、蒯越在堂上推波助澜。
蒯越摆明立场:“逆不可为。”蔡瑁更直接:“保住家族富贵要紧,别陪荆州陪葬。”
别说曹操没到,哪怕真来了,襄阳也守不住。
别看荆州有兵十余万,那是纸上数字,刘表死前,荆州内耗严重,兵心散了,将领没心气打仗,百姓不信刘琮能抗住北军。
刘琮身边一堆人喊投降,没人提抵抗。
哪怕刘备也只是隔岸观火,不是他不想管,是他自己都泥菩萨过江。
刘备当时在新野,被夹在刘琮和曹操之间,刘表死后,蔡氏集团把刘琦逼走,刘备瞬间成了边缘人。
刘琮不信他,蔡瑁排挤他,军权不在他手里,荆州他插不上手。
傅巽私下分析得透彻:“你靠刘备,不如靠曹操”。
刘琮信了,他知道刘备若真打赢了曹操,自己早晚也得让位;刘备要是输了,曹操就直接进城——到时候投降都来不及。
局面明明白白摆在那,刘琮不投降,反倒成了异类,他不是没骨气,是太清醒。
裴松之《魏武故事》说刘琮“心高志洁”,这人不是蠢,而是权衡得明白:打,没胜算;降,还能保命,甚至捞个官。
后来曹操果真封他为青州刺史、列侯,给足面子,局势定了,老蔡家的人也都得了好处。
荆州,交得很顺,城门开得也干脆,刘琮的选择,不是耻辱,是时代逼出来的生路。
刘琮投降,刘备没动,刘琦也按兵不动。
看上去像是他们软,其实是动不了,压根没条件反打。
刘琦这边更惨,刘表晚年废长立幼,蔡瑁、张允这帮人帮着捧刘琮,把刘琦架空。
他连襄阳都进不了,守着江夏,手上没兵,身边没将,连吃喝都靠刘备接济。
蔡氏早有杀心,刘琦连命都差点保不住。
当时刘琦托病出城,等于半逃离状态,想反击?他身边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靠谁?靠那点江夏的郡兵?
更别提蔡瑁早已抱上曹操大腿,荆州本土豪族没人站在刘琦这边。
刘琦是嫡长,却活成了弃子,在这场权力转移中,他连边都没站上。
刘备呢?看似机会到了,实则进退两难。
刘表死时,刘备还在新野驻军,他自己也没想到刘琮投降得那么快,连个信都没打,就直接投了,刘备一愣,等于直接被架在了前线。
荆州兵马瞬间变天,刘备成了孤军。
他不是不想争荆州,而是知道硬来就得死,他没法证明自己是正统继承者,也没豪族撑腰。
一旦对荆州动手,就是“篡位”,蔡瑁、蒯越会带头反他。
更何况荆州兵权已经被曹操接管,他哪来的本钱打?
刘备只能跑。
这一跑,不是退缩,是保命,他带着刘琦一路南逃,曹仁在后头追,张飞在当阳断后,差点死在乱军中。
刘备知道荆州打不得,就换打法。
他往孙权那边靠,联手抗曹,等时机,夺荆州不靠打,靠等——等曹操犯错,等孙权松手,等自己羽翼丰满。
这招看似慢,实际上避开了硬碰的死局。
赤壁之后,刘备反手接盘荆州,没动刀兵就进驻了南郡、零陵、武陵。
不是他没胆量,是当时没机会,刘琮投降的方式太干净,刘备插不进去。
刘琦没兵没势,只能挂名江夏太守,这局,从刘表死起,就不是他们能掌控的。
从外面看,荆州是块肥肉,南边临长江,北靠汉水,地富兵多,是天然缓冲带,但刘表一死,荆州没撑过半个月,整个崩了。
不是曹操太强,是荆州太虚,看着富,其实空。
第一条命门,是权力结构乱。
刘表二十年打下的江山,不是靠军功,是靠联姻和拉拢。
蒯越、蔡瑁、庞德公这群人一开始是帮手,后来成了掣肘,他死前最错的一步,是信了蔡氏,废了刘琦立了刘琮。
嫡长被废,豪族开始下注,谁看得准就站谁。
蔡瑁、张允抱刘琮,蒯越看风向,刘表刚死完,堂上堂下全在劝刘琮投降,没人想着守荆州,都想着保自家祖坟。
刘琦还在江夏被排挤,刘备还在新野发懵,襄阳已经变了天,这不是政变,是豪族换主。
第二条命门,是地理割裂。
荆州七郡拼出来的,各郡本来归不同势力。
南阳归汉朝,零陵武陵归益州,江夏靠近东吴,刘表只是把这些地收了回来,但从没真正整合过。
一死,形散。曹操南下,荆州各郡要么等投降,要么直接开城。
没人替刘琮卖命,因为从一开始,刘琮管不了这么大块地。
第三条命门,是文化不一。
荆州内部,北人多,南蛮杂,文武风格对不上。
刘表本人重文轻武,底下郡县也多文官出身,碰上曹操那种“以战开道”的打法,荆州这些人根本扛不住。
曹操一开口:“奉天子讨贼。” 荆州这帮人直接跪了。
荆州的忠诚,不是给刘琮的,是给汉朝的,曹操说自己奉汉,那就没理由抵抗。
所以荆州看似雄厚,其实是座空城,刘表养了二十年,死了就像摔了个空瓷碗,响一下就碎了。
曹操没费一兵一卒,拿下半壁江山。
这是他打得最轻松的一战,也是荆州最狼狈的一幕。
曹操打荆州,不光是靠兵,他是拿谋略在打城。
早在刘表病重前,曹操就开始做准备,他不光打新野,还安排人和荆州豪族接触。
蒯越、傅巽、蔡瑁这几个,都是提前联系好的,等刘表一咽气,这帮人立刻换向。
曹操要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荆州,刚好最适合这招。
刘琮也不是傻子,他清楚:打不赢,但他也知道,曹操要的是“顺服”,不一定要灭门。
结果证明他赌对了,降了之后,不但没被杀,还被封了青州刺史,列侯加身。
蒯越更是直接当上侍中,进京为官,蔡氏一族,也被“安置”得稳稳的。
曹操得了地,又笼络了人,这局,算是赢绝了。
刘备那边,虽然逃了下来,但这一局他是完败,抢到荆州,没救到刘琮,还差点被曹仁追死在当阳。
唯一赢的,是看得远的孙权。
他早就准备和刘备联手,把曹操堵在赤壁,但那是后话了,当荆州易主那一刻,局面已定,任何反击都是亡羊补牢。
刘琮的投降,看似窝囊,实则理性,刘备和刘琦的不动,看似怯懦,实则避祸。
荆州这盘棋,输得不冤。
参考资料:
《三国志·刘表传》《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武帝纪》,陈寿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3年版。
陆揆东,《三国史新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第152-178页。
更新时间:2025-04-2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