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四川雅安汉源县宜东镇中心小学足球队的故事在央视《足球之夜》进行了专题报道,从县冠军到省亚军!央视为何关注这支山区小学足球队?
在四川雅安汉源县的群山深处,有一所名叫宜东镇中心小学的山区学校,这里没有专业球场,也没有豪华设施,却诞生了一支让全省瞩目的足球队。因为校园足球开展成效显著,宜东镇中心小学在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7年到2023年连续取得6届汉源县小学生足球联赛冠军;2020年获得雅安市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男、女组冠军;2022年雅安市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男子甲组、乙组冠军;2023年雅安市小学生足球锦标赛男子冠军;在2024年3月参加的四川省第四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足球小学组总决赛,荣获第六名;在2025年的四川省第五届“贡嘎杯”青少年校园体育联赛足球项目男子小学组总决赛中获得亚军,同时也创造了雅安青少年足球历史最佳战绩。
宜东镇中心小学的足球梦始于十年前。一位德国老师的到来,让足球的种子在这所偏远学校生根发芽。宜东镇中心小学李校长回忆道:“当时家长都说,山区学校‘搞体育没出路’,但我们偏不信。”为了兑现“让孩子们通过足球走出大山”的承诺,学校自筹资金16万元改建球场,甚至用铁质围栏自制训练设施,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能随时练球。
训练条件艰苦,但孩子们的毅力更惊人。每天清晨6点,住校的队员们就开始雷打不动的晨练,夏天顶着烈日练射门,冬天迎着寒风练体能。“我们没有对手,就用双脚跑赢他们!”这是队员们常挂在嘴边的话。
校队主教练李果也并非科班出身,身为小学数学老师的他因热爱足球扛起了教练的重担。“一天两练,十年如一日。山里娃的体力是优势,但技术得靠苦练。”这是李教练独家的“训练秘籍”。在本届“贡嘎杯”总决赛前,李果对孩子们说:“我们是去打仗的,要把雅安的旗子插在那里。比赛总有输赢,但只要拼尽全力,你们就是英雄!”这番话让原本紧张的队员们热血沸腾。面对曾7-0击败过自己的成都迎宾路小学,宜东小学的孩子们也毫不怯场。主力后腰赵金平在决赛中打进一球,他后来回忆:“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像球星,整个球场都是我们的。”从县级联赛六连冠,到雅安市冠军,再到“贡嘎杯”全省亚军,他们用成绩证明“山区孩子一样能踢出精彩足球。”
宜东镇中心小学的逆袭,离不开四川省打造的青少年校园体育竞赛体系——“贡嘎杯”。这项赛事覆盖了全省21个市(州),设足、篮、排三大项目。一支球队要进入到最后的决赛,首先要通过镇、县、市的层层筛选,21个市(州)每个项目、每个组别只能有2支代表队参加。“贡嘎杯”省级比赛三大球预赛全省共有856支队伍参加,其中足球项目共设10个组别,参赛队伍共计303支。足球男子小学组预选赛有34支队伍进行角逐,从预赛到决赛历时8个月,最终采用主客场制决出冠军,堪称四川校园体育竞赛的“金字塔”。它的出现让宜东镇中心小学这样的山区球队得以走出大山,在聚光灯下展示风采,使更多的人关注到偏远地区的体育教育,带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传播。“贡嘎杯”不仅是竞技舞台,更是基层体育的“造血机”。
近年来,我国聚焦基层单位的体教融合,关注那些用热爱填补条件不足的“草根青训”。从四川的“贡嘎杯”到全国的“特色足球校”计划,中国足球的未来,或许就藏在这些山区少年的奔跑与汗水中。宜东镇中心小学的足球少年们,未来或许不会成为职业球星,但他们用双脚丈量的每一步,都在为中国青训写下最真实的注脚——没有天生的弱者,只有未被点燃的梦想。而四川,正在用“贡嘎杯”给山区的孩子们一块球场、一次机会、一个仰望星空的权利。
更新时间:2025-05-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