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的历史使命

文 / 子玉

大汉帝国是刘邦通过武力九死一生打下来的,刘邦之后帝国掌舵人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守住刘邦打下的江山,让刘氏子孙形成统治惯性,尤其是在汉初帝国存在一个强大的军功集团的情况下。而现实又是,惠帝刘盈不仅年龄小,且没有威望和军功,根本不具备驾驭帝国这艘巨轮的能力,所以,守江山的重任就只能由吕后扛起。

众所周知,刘邦生前最大的愿望就是想更立太子,废掉太子刘盈,改立赵王刘如意为太子,之所以如此做就是想围绕如意打造一套新贵势力以制衡功臣集团,其中,韩信和陈豨就是这个集团的核心力量。如果刘邦这个计划成功了,那么丰沛功臣在长安的权力就会被稀释,功臣和新贵相互制衡的局面就能保证刘氏皇权的安全。

只是,这个计划随着陈豨造反、韩信被杀最终彻底流产,刘邦只能维持刘盈的储君地位,在其不能驾驭帝国江山的情况下刘邦就将吕后作为自己的政治接班人,以完成帝国的权力过渡,为什么刘邦在驾崩前是对吕后做相关人事的交代,就是已经肯定了吕后继承自己权力的地位。

也就是说,吕后女主干政、临朝的权力其实都是刘邦给的,不存在故意架空惠帝的情况。相反,吕后执政恰恰是为了维护惠帝的皇权。

吕后呢,因为吕家是帝国的大股东,有一定的话语权,再加上其在常年协助刘邦工作的过程中也练出了作为掌舵者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吕后在丰沛功臣中有一定的威望,还有,诛杀韩信和彭越也让吕后达到了立威的目的,所以,她是能承担起守业的重任的。

但当时的局面毕竟是功臣一家独大,而汉初的皇权又相当有限,关东的刘氏诸王因为年龄太小,也暂时无法起到制衡功臣的作用,所以,吕后当时的压力也是相当之大。

这一点,通过吕后在刘邦驾崩之后的表现中就能看出来。刘邦驾崩之后,吕后四日不发丧,而是与心腹审食其秘密谋划诛杀诸将的事,理由是:“诸将与帝编户民,今北面为臣,此常怏怏,今乃事少主,非尽族是,天下不安。”

虽然这件事有点夸张,以吕后的心智不至于会作出如此离谱的决策,但这也能从侧面反映出吕后当时的压力之大,因为,刘邦皇权的合法性是军功和主持分配的德,在他驾崩之后,帝国军功最大的人是功臣,他们完全可以否定白马之盟的约定冲击刘氏的皇权,取而代之,而他们此时也是具备这个实力的。

对于此,从当时郦商通过审食其劝吕后的话中就能看出来:“陈平、灌婴将十万守荥阳,樊哙、周勃将二十万定燕、代,此闻帝崩,必连兵还乡以攻关中。大臣内叛,诸侯外反,亡可翘足而待也。”

虽然郦商所说的话和当时的现实情况稍微有点出入,但这也足以说明功臣的强大实力。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对吕后当时的紧张感同身受。虽然她通过种种努力保住了儿子刘盈的储君之位,但却必须得面对刘邦驾崩之后功臣对皇权所形成的巨大压力。这个世界上,一切所谓的成功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只是,由于关东刘氏诸王的存在以及吕后个人的威望,功臣还是承认了吕后执政的现实,因为,他们当初之所以力保刘盈的储君之位就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如今,大汉的政治格局正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所以功臣也想维持目前的局面。

吕后呢,当时还趁机鸩杀了赵王刘如意,清洗了威胁刘盈帝位的势力。同时,齐王刘肥也以割让齐国城阳郡的方式及时向吕后表态。帝国已经渡过了自建立以来最大的危机。

如此,我们就能理解惠帝时代吕后女主干政这件事,因为,吕后的权力是刘邦给的,且刘盈不具备压制功臣的能力,所以,汉帝国当时只能由吕后来当家。

功臣认可了吕后的执政地位 图源/剧照

如果局势能照此发展,等刘盈慢慢长大、练出能力然后接手皇权,等关东的刘氏诸王长大成人可以真正发挥制衡功臣的作用,那时,功臣年龄也就大了,其对皇权造成的压力也会减小。如此,帝国的江山也就稳了,吕后就可以完美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但变数就发生在惠帝刘盈因为不满垂拱而治的现实从而沉溺酒色,自杀式摧残自己的身体,最终英年早逝。

此时的吕后再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其女主干政的前提就是儿子刘盈坐在皇位上,如今,刘盈去世,她就已经失去了继续干政的合法性,那么,在皇帝年幼的情况下刘氏皇权所面临的危机比刘邦驾崩之后还要大。

这就是在刘盈去世之后吕后只是干哭而不流泪的原因,用当时作为侍中的张良儿子张辟疆的话来说就是:“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

确实,吕后此时满脑子想的都是稳固江山的大事,哪敢沉溺在丧子的悲痛之中呀。从这点也能看出吕后的强悍,在丧子之痛面前还能保持极度镇静,其在政治领域确实属于优质选手。

这个时候,功臣也想维持既有的格局,因为,他们的核心利益毕竟没有遭受侵犯,于是,他们就采纳了张辟疆的建议,以出让南北军军权给吕氏外戚的方式换来了吕后的安心。

吕后在得到功臣的表态之后才敢释放自己的悲痛情绪,“其哭乃哀”。

只是,此时的吕后面对的政治压力更大,因为,汉少帝年龄太小,自己根本就没有时间等他成年。为了维护刘氏的皇权,吕后就只能将吕氏外戚引入帝国庙堂,形成吕氏和功臣相互制衡的局面。

这和刘邦生前准备引入新贵以制衡功臣是一个思路。因为,政治的本质本就是平衡。区别只是,刘邦当时准备引入的是陈豨这样的心腹,而吕后只能引入吕氏外戚。

于是,吕后就先以封吕氏为王为借口对功臣进行测试,在遭到右丞相王陵的反对后,吕后将其改任太傅,调离了核心岗位,然后以陈平为右丞相、以心腹审食其为左丞相,同时将心腹任敖提拔为被视为副丞相的御史大夫。

通过这套组合拳,吕后初步建立起了以自己为核心的宫廷政治,然后就是慢慢放大吕氏的权力。

当然,为了维护刘盈子孙的皇权,吕后还得在关东布局,将刘盈的子嗣封王以制衡诸王,于是,在187年的4月,吕后就将刘盈之子刘疆封为淮阳王、刘不疑为恒山王、刘山为襄城侯、刘朝为轵侯、刘武为壶关侯。同时,封鲁元公主的儿子张鲁为鲁王,以济南郡封吕台为吕王。

如此关东就形成了刘盈子嗣和吕氏亲信制衡刘氏诸王的格局,也就是所谓的“刘吕一体”。为了巩固这一格局,吕后还赐给刘氏诸王吕氏的女子,好让他们生下兼有刘氏和吕氏血脉的子嗣作为诸王国的继承人。

在时间的重力下,大汉就会形成刘氏诸王、吕氏外戚、功臣集团相互制衡的格局,吕后就可以放心的退出历史舞台。

只是,对于“刘吕一体”的设计,刘氏诸王的部分人是强烈反对的,比如赵王刘友和梁王刘恢。于是,吕后就以强势手段让刘友和刘恢出局,封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在燕王刘建去世之后,又封吕通为燕王。

同时,关东诸王属于吕氏阵营的还有被吕后封为琅琊王的刘泽。

所以,对于吕后诛杀刘友等人的行为还是要客观看待,因为,吕后所要的并不是他们的生命,而是对于自己政治设计的认可,既然不认可,那就只能物理清除。

至于吕后为什么会破坏高帝生前白马之盟的约定冒险封吕氏为王又是因为,在公元前181年的时候,刘盈在世的儿子只有刘义、刘朝、刘武和刘太,在刘义为皇帝的情况下刘盈的子嗣就只剩下三王,再加上他们年龄又小,根本起不到制衡刘氏诸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吕后就只能封吕氏为王,以弥补这种缺陷。

一切都是为了维护刘盈子嗣的皇权。但这也造成了吕氏和刘氏诸王的巨大矛盾。因为,吕氏的王权从一定程度上是从刘氏手里抢过来的

吕后封吕氏为王引起了刘氏诸王的不满 图源/剧照

对于那些认可“刘吕一体”的诸王,吕后还是非常客气的,比如,代王刘恒在代国的生活就是风平浪静,一片岁月静好。就是京师的朱虚侯刘章日子都过得相当不错。

可见,吕后要的只是平衡。

但是,要让“刘吕一体”的政治格局稳定下来,吕后最需要的就是时间,但这件事却不是吕后凭借个人意志能够决定的,在生命的终点加速到来之际,吕后就只能作出特殊安排以维护自己打造的政治格局,于是,赵王吕禄被任命为上将军,兼领北军,梁王吕产为相国,兼领南军,彻底控制了京师长安的军事和政治。

而这,又是打破平衡的决策,因为,功臣的权力被吕氏所完全侵夺,他们必然会在吕后去世之后夺回属于自己的蛋糕。

这一点,吕后也早有预料,因此在去世之前特意交代吕禄和吕产:“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勿送丧,为人所制。”

但吕后不知道的是,吕氏手中的权力根本不能和功臣的能力和在帝国的影响力相比,功臣完全可以凭借其巨大影响力逼众人站队然后向吕氏发难,这从之后诸吕之变中周勃挟持北军的事中就能看出来。

和刘邦一样,吕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只能无奈地说一声:“听天由命吧。”

最终,在吕后去世之后关东以齐王刘襄为首的诸王和京师长安的功臣都展开行动向吕氏发难,最终将长安的吕氏彻底清洗出局。

当吕氏出局之后,其在大汉朝创业过程中所立的军功也被淡化,吕氏所付出的代价不仅是生命,更是历史地位。为什么《史记》中没有吕氏以及与其渊源甚深的诸将单独的传记,原因就在这里,汉文帝为了证明自己即位的合法性只能将吕氏的军功淡化。

只是,刘襄被功臣忽悠停在了荥阳,功臣独享了诛吕的功劳,完了,功臣在掌握长安军政的情况下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

帝国在文帝的主持下终是翻开了新的一页,拉开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图景。

虽然在稳定帝国政治这条路上刘氏和吕氏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毕竟汉帝国最终驶入了正轨,进入了有序发展的阶段。

吕后呢,对于稳定刘氏江山也是有功的,其功劳还体现在,对匈奴问题的理智对待,又坚持了刘邦生前制定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政策,既没有让帝国出现边患危机,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经济,给文景之治做了一定的积累。

高皇后吕雉基本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她算是刘邦政治上合格的继承人。

写文不易,看完记得点个“”。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子嗣   江山   军功   皇权   长安   帝国   刘邦   功臣   权力   政治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