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发明展折射国际变局,现场直击香港创意瑞士惊艳

文︱黄宇翔

本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上中国大陆、香港、沙特等崛起,展现亚洲空前创新实力,反映出国际经济发展的变貌。香港创科突进同时,注重商业转化,成果世界共享。

今年的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是第五十周年,每年的国际发明展都是全球各地创新发明比拼的舞台,近年来新兴国家和地区占比越来越高,中国内地与香港参展的项目就占半壁江山,新兴的沙特阿拉伯、泰国也是致力创新发明的要角,在展览场里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香港在今届一千零五十项发明中更占了二百九十九项,将近三分之一,并获得九项大奖,当中既有香港大学、政府部门的参与,亦包括香港民间组织,如香港出口商会的引导带领。

今年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有来自四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单位,当走进日内瓦发明展的会场,赫然入目的是“欧洲太空总署”展览摊位,占据了主舞台,在旁边、规模第二大的就是香港出口商会举办的“香港创新发明展览会”,邻接的还有众多香港大学、政府机构以及初创企业的摊位。

环顾全场,香港与中国内地的展览摊位分占了会场的一半,沙特阿拉伯则也有百分之二十至二十五的摊位,泰国亦有一百二十二项发明参展,约占总数一成。

中国科创反映社会变化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评审团主席泰吉(David Taji)接受亚洲周刊专访时就说,展览会的格局反映了国际经济发展的变貌,尤其是中国发展的变化:“它(中国科创)就像中国经济一样飞速发展,过去十年中国取得众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就,中国获得了更多的专利,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化,也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变化。”

泰吉也认为近年来亚洲的经济发展惊人,代表了亚洲具有创新能力:“展览的参展与发展情况反映了亚洲经济的整体创新能力,因为他们把创科放在发展的中心位置。现在看到越来越多的发明来自亚洲,相较之下,欧洲却有沉睡的迹象。”泰吉也认为人口增长是影响创科的因素:“美国是一个很大的创新中心,但当今创新的主体已是亚洲,因为亚洲要面对人口成长的问题。”

泰吉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工作了二十五年,他也注意到近年的创科发展潮流的变化:“在十至十五年前,环境保护、回收利用是创新科技的主题,现在则又回到重视医疗的周期。像今年,医疗相关创新发明的项目就占三成,当中医疗占百分之二十,辅助医疗占百分之十。”但问及趋势为何发生,他则表示:“我无法解释,但当沙特、中国、欧洲的科学家都在专注同一领域,这肯定是社会上的一股暗流。”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项目总监西蒙奈(Caroline Simonet)则补充道,“可能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或许对这段时间感到恐惧”,驱动了对医疗相关的研究。

沙特异军突起

沙特阿拉伯也是今年展馆的奇兵,占据会场的四分之一左右,让大众感到意外的是,沙特阿拉伯为何在创科突然冒起。西蒙奈对亚洲周刊表示:“在十至十五年间,沙特有几间大学来参展,但只是自己来说的,但自萨勒曼王储掌权以来(二零一七年),他就改变了国策方针,认为沙特要成为创新中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他成为了沙特首相,在疫情结束后的二零二二年,就组成庞大的代表团参展。”

面对美国发动的全球“对等关税”以及越加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局势,泰吉强调:“瑞士是一个宁静的地方,提供一个各方交流的平台,让伟大的思想家讨论未来、解决问题,在一段时间,沙特与伊朗、卡塔尔之间都有问题,但在这里,他们都能共存,可以与对方倾谈,当然,他们不想说,也不用说。”

香港创科进军国际

香港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有长期的合作关系,香港出口商会一直与日内瓦国际发明展的主办方Palexpo合作,今年是第二年在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举办香港创新发明展览会,也在每年年底与Palexpo合办“亚洲创新与发明展览会香港”(AEII),形成国际的创新科技交流网络。

香港出口商会副主席、香港创新发明展览会项目召集人黎贞洁介绍两者之间的关系:“相较之下,前往日内瓦参展的项目准备得更好,可以由概念去到已准备好商业化的阶段。”她又说:“亚洲创新与发明展览会也有众多亚洲地区的参展单位,泰国在日内瓦积极参展,可能是因为已在香港参展过,有了经验,又希望在世界舞台更上层楼,于是就再来日内瓦参展。”

今年是香港出口商会成立的七十周年,在这次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出口商会展出约六十项香港本地创科发明,当中包括生物科技初创企业Elleon Biotech推出的新一代免疫检测技术产品PhenoDot,能够在单次实验中同时检测到细胞表面和分泌物标记,实现更快、更便宜和更精确的显型分析;又例如香港物流机械人研究中心研发“不倒翁”球形地下管道检测机械人,用于地下污水排放隧道检测的创新产品。它成功突破地下管道密闭空间检测的限制,提供三百六十度清晰的实景图,并能够在恶劣环境下进行长距离收集隧道内部的状况。

今年香港的机构也在日内瓦发明展取得优异成绩,合计囊括约三百个奖项,包括两个大奖、七个特别奖、约五十五个评审团嘉许金奖,创新历史纪录,反映近年香港创科实力有所提高。香港科技大学表现优异,三十七支参展队伍共夺得三十八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和二十二个金奖,比如香港科大机械及航空航天工程学系孙庆平教授团队获颁特别大奖“罗马尼亚克卢日—纳波卡技术大学奖”以及“评判特别嘉许金奖”,其零温室气体弹卡制冰机发明若取代现时所有商用雪柜,每年预计可减少全球约六百五十万吨二氧化碳气体排放。

香港理工大学也共获三十六个奖项,包括两个特别大奖、十个评审团嘉许金奖,当中包括由理大锺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及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研究团队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研制的“用于嫦娥五号及六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之表取采样执行装置”,荣获沙特阿拉伯卓越创新奖—教育部大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该发明参与了嫦娥六号任务,有关装置更完成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

另外,理大电机及电子工程学系光电子讲座教授谭华耀及其团队的“听见希望:智能传感系统赋能听觉重建手术安全升级与精准化突破”项目夺得泰国最佳国际发明奖与创新奖及评审团嘉许金奖。这个装置在电极阵列中嵌入光纤感测器,可有效提升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精确度并减少创伤。

已参展二十一年、香港代表团资历最丰富的信和集团创新联席董事杨孟璋教授说:“我自二零零四年开始参展,当时香港只有三个参展单位,但在去年就有三百多个。”他从日内瓦发明展观察到香港创科界的变貌,“过去香港也注重科研,但商业化程度较低,近年来在创科局的带领下,更着重大学科研成果的知识转化”,并鼓励大学将商业化潜力高的项目变成初创企业。

杨孟璋也认为多届日内瓦发明展上都能看出香港创科由成果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他举出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新型高效“纳米多环离焦”近视防控镜片为例,该发明可用于控制儿童近视度数加深,杨孟璋说:“这项发明在二零零七至零八年在日内瓦获得了金奖,获香港媒体报道。报道被翻译成日文后,引起豪雅(Hoya,编按:日本光学、眼镜巨头)的兴趣,两三年内就研发成功,并成功工业化、商业化,回到日内瓦又获得了多次全场大奖。后来德国蔡司也有用这项技术,有很好的社会效应。”这款眼镜事实上也在二零一八年于香港上市,广为应用。

香港创新成果世界共享

日内瓦国际发明展已成为新兴国家与地区创新科技能力的展示平台,尤其是中国大陆、香港、沙特以及泰国最为积极,其中香港每年都持续进步,在创新领域已使人印象深刻,惟商业转化能力仍有待努力,香港不论是政府的创新科技署还是民间的香港出口商会,都积极为香港创新科技建设的国际交流搭建网络,让世界共享香港的创科成果,建立更多商业化、国际化的机会。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2

标签:日内瓦   香港   沙特阿拉伯   沙特   瑞士   泰国   国际   创意   亚洲   金奖   变局   商会   展览会   惊艳   现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