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见过单日保障580架次航班的超级机场吗?就在这个五一假期,郑州机场上演了惊心动魄的"空中生命接力赛"!5月2日傍晚,当夕阳染红停机坪时,一架载着两名全身焦黑、生命垂危患者的急救包机划破天际。这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行动,究竟是如何在黄金4小时内完成的?跟着镜头直击生死瞬间!
18:55分,郑州机场塔台突然接到特殊指令——一架从千里之外疾驰而来的医疗包机即将落地,机上两名重度烧伤患者已出现多器官衰竭征兆!据知情人士透露,患者全身烧伤面积超过90%,就像被剥了皮的龙虾般触目惊心,连呼吸都带着血沫。
此刻的郑州机场正值五一返程高峰,停机坪上密密麻麻停靠着待飞客机。值勤的急救中心张主任接到电话时,手里的对讲机差点滑落:"快!通知烧伤科王主任,按特级预案准备!"此时距离飞机降落仅剩42分钟。
"担架角度必须保持15度倾斜!""生理盐水提前升温到38℃!""呼吸机管路再检查三遍!"在急诊科工作20年的李护士长嘶哑着嗓子指挥。停机坪上,由12人组成的"白大褂突击队"已严阵以待,他们甚至用身体围成挡风墙——因为哪怕一丝凉风,都可能让患者脆弱的皮肤像纸片般剥落。
当机舱门打开的瞬间,所有人心跳漏了一拍。浓烈的焦糊味混合着药水气息扑面而来,两名患者全身裹着浸透药液的纱布,监测仪器的警报声像催命符般响个不停。更揪心的是,其中年轻的患者突然出现喉头痉挛,血氧饱和度骤降到75%!
"上喉罩!快!"主刀医师一个箭步冲上前,在摇晃的舷梯上完成高难度插管操作。这个平时需要5分钟的标准动作,他们硬是在90秒内完成。转运担架的四个角被八双手死死攥住,生怕颠簸让患者再受二次伤害。
转运途中每个环节都藏着催泪弹:为避开减速带,救护车宁愿绕行2公里;担架员跪着保持平衡,膝盖磨出血痕;连机场地勤都自发组成人墙,用反光背心挡住围观者的手机闪光灯。更令人破防的是,当患者家属哽咽着要下跪时,满头大汗的护士一把扶住:"阿姨,咱们现在每分钟都是拿命在抢啊!"
据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主任透露,两名患者刚送达时,监护仪上的波形"比过山车还刺激"。但正是机场到医院的17分钟无缝衔接,为后续抢救争取到宝贵时间。目前两人已度过最危险的休克期,转入层流病房观察
这场惊心动魄的转运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硬核操作?笔者扒出几个关键数据:郑州机场医疗团队能在8分钟内完成整建制集结;应急通道清场速度比标准流程快3倍;连救护车司机都是特种兵退役,能在暴雨天闭眼开"S"弯。
有网友质疑:普通旅客突发疾病也能享受这种待遇吗?郑州机场负责人给出霸气回应:"在我们这,每个生命都是VIP!"据悉,该机场近三年已成功处置37起紧急医疗事件,其中9次是跨境生命接力。
当笔者深夜离开医院时,恰好遇见转运团队的医生在自动贩卖机前啃面包。问起白天惊险时刻,这个85后医生挠头笑道:"当时哪顾得上害怕?就想着千万不能让担架抖一下。"或许,这就是中国民航人的日常——他们不是超人,却总在关键时刻为你托起生命的重量。记得关注不迷路!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更新时间:2025-05-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