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6日,苏州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OneStar),传出解散传闻。据报道,一星机器人办公室所在地的公司名称及logo已被拆下。这所公司的创始人是吉利掌门人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
据悉,一星机器人微信公众号内容已被清空。与此同时,公司联合创始人兼CTO(首席技术官)丁琰的小红书账号简介显示,其在一星机器人的工作经历截至今年10月。由于公司成立时间太短,多数员工甚至没待满试用期。
一星机器人今年5月成立,团队大多来自吉利体系。一星机器人定位于“具身智能”赛道,被外界视为吉利在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布局。依托于吉利背景,一星机器人仅在成立后的四个月内拿到了数亿融资。
看似欣欣向荣的情况下,一星机器人却猝不及防地解散,成立不过才5个月。

众望所归,众望之失

回看一星机器人的五个月,这家背靠大树的机器人企业得到不少资本青睐。
2025年5月9日,一星机器人有限公司在苏州工业园区完成注册,彼时被寄予厚望。其背后股东结构主要由李星星、潘运滨与李妮三人构成。李星星身兼吉利集团监事及澄星股份实际控制人;潘运滨长期深耕吉利体系,曾任吉利卫星板块总裁,后转任吉利半导体公司首席执行官;李妮则以凯心投资执行董事及法人代表身份活跃于投资界。
一星机器人的公司班底也能体现吉利对一星机器人的重视。今年6月,一星机器人从上海AI Lab挖来了明星研究员丁琰,出任公司CTO兼联合创始人。
一星机器人自成立起便以具身智能为差异化方向,并在对外披露融资信息时提出所谓“倒做AI”的理念——即不从通用模型出发,而是围绕具体任务场景,通过优化作业流程、操作规范及产线布局,使机器人在真实环境中不断训练、反馈与进化,从而逐步构建起适配实际需求的AI能力。这一思路被认为是对当前主流AI发展路径的一种反思与补充。
吉利集团与苏州的合作渊源已久,此前苏州已成功推动曹操出行总部落户相城区并实现上市,市值达数百亿港元。在此背景下,将一星机器人再次落子苏州,曾被业内视为其深化区域协同与产业布局的重要一步。
今年8月,一星机器人宣布完成了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曹操出行、晶能微电子等吉利相关产业的过往投资者参与。
9月,一星机器人又完成金额达数亿元的“种子轮”融资。据报道,本轮融资投资方包括 BV百度风投、同创伟业等市场化投资者,银河通用、蓝黛科技等产业化投资者,以及中新集团等“城市共进”投资者。
从以上种种动作看,一星机器人并非简单的创二代“玩票”,而是被吉利集团寄予厚望。身处起飞的行业,又斩获亿元融资,势头大好的一星机器人究竟为何消失?
关于解散原因,目前尚未有官方解释。
但据传闻,后续可能会采取一分为二的处理方式:一是原有吉利相关的基础平台和业务回归吉利汽车集团;二是以丁琰为首的技术团队可能会单独创业,而且据说该团队已经遭遇哄抢。

青睐江苏,投资不止一家
李星星在江苏的投资布局,并未止步于短暂存续的一星机器人。
李星星出生于1985年,拥有牛津大学教育背景。作为浙江籍企业家李书福的儿子,李星星却似乎颇为青睐江苏。其在苏南地带另一大手笔投资,是买下江阴原千亿民企澄星股份的控股权。
2022年8月,李星星通过其控制的无锡星盛州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司法拍卖中以约5.17亿元竞得澄星股份25.78%的股权,进而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该交易在2022年10月完成股权变更。在李星星入主后,澄星股份逐步摆脱经营困境。
从最新财报看,澄星股份正慢慢走出泥潭。7月30日,澄星股份披露2025半年报。今年上半年,澄星股份录得营收17.76亿元,同比增长9.85%,净利润为1856.12万元,同比增长211.08%,扭亏为盈。
值得一提的是,李星星对澄星股份的长期产业投资,与吉利控股集团整体的战略调整形成呼应。
其父李书福在2025年5月的一次内部讲话中明确提出,吉利将坚持“不搞家族式管理”,并致力于通过深度整合,将资源凝聚到核心业务上。

“太子”创业,麻烦不断
在一星机器人悄然解散后四天,李星星名下的上市公司澄星股份所处的江阴市梅园大街618号发生火灾,现场浓烟冲天,街道被烟雾笼罩。
而在一星机器人解散的同时,吉利投资的千里科技正在赴港IPO。外界认为,二者之间有业务重合,可能构成同业竞争。在“一个吉利”的战略领导下,吉利更看好500亿市值千里科技。
公开信息显示,千里科技成立于1997年12月,并于2010年11月在资本市场挂牌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涵盖道路机动车辆的生产,以及汽车零部件的研发、制造、批发与销售等多个环节。其控股股东为吉利控股集团参股的一家企业,显示出与吉利体系的深度关联。
2025年6月,吉利还投资了杭州具身智能领域的明星企业宇树科技,进一步加快向机器人赛道转型。回溯过往几年,吉利在机器人及相关技术领域的动作频频:2022年通过旗下公司入股青岛科捷机器人;2024年联合优必选与天奇股份,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2025年又推动晶能微电子与智平方达成合作,共同开发面向精密制造的通用机器人方案。
7月,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李传海公开表示,公司正朝着成为全球领先机器人企业的目标迈进,他表示,吉利有望从一家汽车企业转型为中国乃至全球规模领先的机器人公司。
8月,还未解散的一星机器人与复旦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智能机器人校企联合实验室”,并同步推出面向多类工业场景的“星轮1号”轮式双臂机器人,目前正推进其工程化与量产进程。然而,尽管初期布局颇具前瞻性,该公司已于近期解散,其技术探索与商业路径的戛然而止,也为行业留下诸多思考。
可以看出,吉利汽车在机器人领域的野心远不止于一星机器人,在利益面前,即使是太子的创业成果,也得为集团大局让路。
参考资料:
中国新闻周刊:《突然解散!李书福之子创立的公司人去楼空》
创客公社:《成立4个月狂揽数亿!苏州冲出一匹超级黑马,背后吉利高管现身》
财观潮头:《5个月烧光数亿元,“吉利太子”创业惨遭滑铁卢》
重磅头条: / / / / / / / / / / / / / / / / / / / / / /
苏商讲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商会活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集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书记面对面:/ / / / / / / / / /
产城融合1+1: / / / / / / / / / / / /
END
更新时间:2025-10-2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