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为什么老实人很难混到高层?有一个致命弱点!

心眼多、城府深的人往往混得好,而心眼少、太实诚的人则容易混得惨,这种情况在高层尤为明显。

老实人、城府浅的人往往很难混到高层,就算混到高层,往往也是很难混得久、混得好,甚至还会被领导打压、同事排挤。

为什么会这样呢?

《资治通鉴》中有一段故事,可以说是流血的历史教训。

老公刘邦领了盒饭之后,儿子汉惠帝也早早挂了,萧何死了,曹参挂了,汉少帝一个小屁孩上位了,没人压制的吕雉,彻底掌握了汉朝的大权,一时间大汉王朝由她说了算。

吕雉秉持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理念,打算为自己娘家捞点好处。

在一次朝会上,她问左丞相王陵:“我想给我们吕家的兄弟封王,你觉得怎么样?”

要明白,领导征求你的意见,往往不是真的想听你的意见,而是让你投赞成票。

然而,王陵是个实诚人、老实人,他不会顺着领导说话,张口就说:“我反对!高祖在世时曾定下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得为王,无功不得封侯。”

这一下,场面顿时冷了下来。

吕后觉得很没面子,被大臣这么反对,脸上无光啊。

于是,她马上转头问旁边的右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你们二位怎么看?”

陈平和周勃看到吕雉的脸色,自然也知道不能逆着来,得顺着领导来呀。

于是,他们两个,跟哈巴狗似的,点头认可,说道:“当然可以。以前高祖当家作主时,封他的兄弟子侄为王侯,现在您当家做主,自然也可以这么做。”

您当家作主,自然是您说了算,陈平和周勃可是人精,既洗白了自己马屁精的嫌疑,又有了一个正当的理由。

最终的结果是王陵的反对无效,这事就这么定了。

你看,领导征求你的意见,不是问你行不行,而是让你说行。领导需要的是你的支持,而不是反对。

说出反对的话,往往没有好果子吃,王陵就是历史的教训!

没过几天,王陵被调职,别当丞相了,升为皇帝的太傅。

但是,汉少帝这个皇帝都有名无实,被吕雉把控在手里,他王陵想见皇帝都见不到,这个太傅的职位,就成了虚职。

王陵知道自己得罪了吕后,没办法,只好辞职回家,从此再也没有机会回到朝堂。

王陵曾经质问陈平和周勃:“你们这么做,对得起高祖吗?将来有什么脸面去见高祖?”

但陈平和周勃却大义凛然地说:“你是说话痛快了,但并没有什么用。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必然是我们俩。”

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谁活到最后,谁就能改写史书。

很明显,陈平和周勃的这番话是后来加上去的。

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剩者为王。

如果你太老实,很难在高层混下去。

因为高层玩的是城府、权谋和斗争,是斗争逻辑,而不是做事的逻辑。

所以,如果你心眼少、太实诚,不懂得跟领导和同事打交道,说话总是得罪人,没有忍辱负重的心思,那么你很难在高层混下去。

王陵的故事也带给我们一个启示:老实人想要在高层立足,必须修炼城府,培养权谋思维。

陈平和周勃则是告诉我们,剩者为王!只有先忍辱负重地活下来,才有机会洗刷污名,为自己洗白。如果连活下去都成问题,那么一切努力都将失去意义。

这就是混高层的智慧。

有时候,你能登多高,并不完全取决于能力,而是取决于你的城府和权谋思维。

太过老实的人,身上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不能昧着良心说话,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弱点,让他们往往难以在高层站稳脚跟,更别提坐稳位子了。

你觉得是这样吗?

读史通谋略,有位又有为。

关注我,每天为你分享谋略智慧。


作者:李子霄 《资治通鉴》实践导师,畅销书作者,自媒体专栏作家。长期解读《资治通鉴》,深耕职场管理领域多年。

著有图书《门道:读一页就有用的资治通鉴》。

线上专栏《资治通鉴:领导智慧与成事之道》《制胜谋略:资治通鉴中的成事智慧》《刘邦的启示》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6

标签:历史   资治通鉴   老实人   弱点   高层   实诚   城府   领导   高祖   权谋   丞相   谋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