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给孩子护眼了度数还会涨?面对近视,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天盯着孩子护眼,控制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提醒他坐直身子写作业。可是一查才发现发现:孩子的近视度数还是悄悄涨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护眼了也会近视。难道面对近视,一点办法都没有吗?

其实,孩子护眼后度数还涨,可能是因为咱们的护眼方式没抓对重点。比如只盯着电子设备使用时间,却忽略了户外光照;或者只提醒坐姿,却没控制好近距离用眼的总时长。

网上那些比较火的护眼方法,想看到“收获”是有条件的。

一、这些误区你在踩吗?

1、大户外不做对,就是浪费时间

都知道大户外护眼管用。但是指望着:出门只看近处,一天不到1小时的户外活动,让孩子远离近视。可能吗?

2、望远的时候真望远了吗?

都说望远是对大户外的绝佳补充,但是孩子望远的时间站在窗边发呆。眼睛看着窗外,思路不知道飞哪去了。咋可能调整眼睛的睫状肌?

3、天天让孩子坐直,听进去了吗?

家长都想着让孩子坐直,一个劲对着孩子念叨:要坐直,跟桌子距离要远。但是,也就家长唠叨的时候孩子听进去一点,别的时候该咋样咋样。眼睛能好吗?

二、科学防近视,这些才管用​

找到了护眼误区,就要针对性地调整策略

1、户外要成果导向,让光照发挥作用​

要保证户外时间,先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活动,是必须的。想要护眼,就不能省这个时间。而且活动内容要以“远眺”为主,比如带孩子去公园散步、放风筝、打羽毛球、踢足球等,让孩子在活动过程中自然地远眺景物。

如果孩子平时作业任务比较多,没什么整块的时间。也可以把平时课间休息、中午饭空、上下学路上利用起来。这些都是可以望远的好机会。

但是也不能只关注时间长短不注重质量。像是随便溜达一会就回家,在外面坐着不动玩手机,这种情况不能有。

说点实话,白天出门护眼的效果比晚上好。阳光对眼睛也有正向的作用。

2、纠正不良坐姿,变成“主动习惯”

要让孩子养成正确坐姿,不能只靠家长的唠叨。需要从环境和习惯两方面入手。

首先,调整学习环境:根据孩子的身高,选择高度合适的书桌和椅子,确保孩子坐下后,双脚能平稳着地,大腿与小腿呈 90 度。“一拳一尺一寸”这种基本坐姿,就看孩子能不能坚持了。

如果孩子身高增长较快,要及时调整桌椅高度。​

要是孩子实在记不住,可以借助坐姿矫正器这种辅助工具。十来块,卡桌子上那种就行,不需要太复杂。

3、控制近距离用眼,减轻眼部压力

除了电子设备,看书、写作业、画画等近距离用眼行为,同样会增加孩子的近视风险。要合理控制孩子的近距离用眼时间:低年级学生每次近距离用眼不超过20-30分钟,初高中的孩子不超过 40 分钟。每用眼一段时间后,及时进行望远休息。

同时,要优化用眼环境。保证室内光线充足、柔和,避免过亮或过暗。在家学习的时候,最好在书桌上放一个读写专用的台灯。能满足:光线充足均匀、蓝光低、无可视频闪这几点,就比较适合孩子。

具体的牌子,还可以看看辰士达u1、漫书雨k1、霍尼韦尔03A01这几个。光线质量好,孩子用着不伤眼。光照够,而且保修还长,买回来放心。

4、正确“望远”,放松睫状肌

户外活动不方便的时候,要教会孩子正确的望远方法,让“望远”真正发挥作用。得先选择合适的远眺目标:在室内,可让孩子站在窗边,远眺窗外6米以外的景物。比如远处的高楼、树木等。

其次,控制望远时间和频率:每近距离用眼20分钟,就让孩子停下手中的事情,进行20秒的望远训练。

看近看远可以轮着来。比如说孩子先看着近处的手掌几秒,再看远处的景物。就这样来回往复。

三、家长心态很重要,避免焦虑影响孩子​

很多家长容易陷入焦虑,过度关注孩子的视力变化,频繁提醒孩子注意用眼,甚至限制孩子的正常活动。

这样反而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让孩子对近视防控产生抵触情绪。

其实,近视是可防、可控的,家长要保持平和的心态,理性看待孩子的近视问题,与孩子一起积极面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0

标签:养生   度数   近视   办法   孩子   时间   近距离   家长   户外   坐姿   户外活动   眼睛   景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