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编辑:大核有料
俄罗斯顶级航空专家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放弃俄罗斯的优渥待遇,携妻女回到中国定居。
阿列克谢・克里莫维奇・费多托夫是何许人也?
他的中文名叫刘维宁,更熟悉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 "阿廖沙",他还有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我国开国元勋刘少奇的嫡孙。
中华民族血脉的传承
1955年,阿廖沙出生在莫斯科郊外的列宁山住宅区。
阿廖沙的母亲玛拉・费多托娃是苏联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与刘允斌在学术沙龙相识相恋。
他的父亲刘允斌,是刘少奇与第二任妻子何宝珍的长子,1939年被送往苏联学习,最终在莫斯科大学获得核物理博士学位。
1955年,刘少奇要求儿子刘允斌回到祖国工作,尽管玛拉百般挽留,可刘允斌还是义无反顾回到祖国,参与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也因此,阿廖沙的童年没有父亲的身影。
不过,刘允斌会定期给家里写信,还会寄来一些图画书,大多数都是一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刘允斌会用铅笔在这些图画书翻译成俄文,便于小阿廖沙阅读。
这些图画书让阿廖沙对中国心怀憧憬,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思想。
很长一段时间,阿廖沙对自己身世充满疑惑,母亲曾和他讲过他的爷爷曾是中国国家领导人之一。
但那时的阿廖沙年纪太小,没能理解这些,直到长大后了解中国历史和爷爷的传记,他才对自己这个神秘的爷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960年,阿廖沙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爷爷,这也是唯一的一次,在他的印象里,爷爷慈祥亲切,还送了他一些玩具和糖果。
那时和爷爷刘少奇留下的合影,阿廖沙至今都珍藏着。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因父亲刘允斌曾是中国核工业专家,克格勃对他们一家实施严密监控。
为了保护子女安全,母亲玛拉带着阿廖沙和他的姐姐逃回乡下,并让他改随母姓费多托夫。
阿廖沙继承了父亲的科研天赋,从莫斯科航空学院毕业后进入苏联国家航天指挥中心,以中校军衔参与国防尖端技术研究,多次获得国家奖章。
尽管在俄罗斯有极高的社会地位和优渥的待遇,但阿廖沙对中国的感情从未割舍,他一直想联系到中国的亲人。
一波三折的寻根之路
1987年,阿廖沙的姑姑,刘少奇之女刘爱琴访问苏联,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阿廖沙一家的住处。
通过姑姑的讲述,阿廖沙得知父亲刘允斌回国后进入二机部工作,从事原子弹、氢弹的研究,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立下功劳。
同时刘爱琴向他介绍了中国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告诉阿廖沙夫妇中国还有王光美奶奶、叔叔刘源等很多亲人,这更加触动了阿廖沙的寻根梦想。
1998年,刘少奇诞辰100周年,王光美委托中国政府向阿廖沙发出邀请函,希望他们一家来中国参加纪念活动。
然而,由于阿廖沙在俄罗斯国家航天指挥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工作内容涉及军事机密,俄罗斯军方以"涉及国家利益"为由,拒绝批准他出国。
根据当时俄罗斯的规定,在机密单位工作的人员必须退役三年后才能自由出境。
为了早日回到中国,阿廖沙申请了提前退役,但按照规定,他仍需等待三年才能出国。
在等待的三年里,阿廖沙没有放弃寻根的念头,他继续学习中文,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同时与中国的亲人保持书信联系。
2003年,刘少奇诞辰105周年,中国相关部门再次向阿廖沙发出邀请函。
此时,阿廖沙已经退役三年,终于获得了出国许可,同年4月,他带着妻子冬妮娅第一次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在炭子冲的老祠堂里,他遇到了从未谋面的堂兄妹,听他们讲述祖父在革命年代"为人民服务"的点点滴滴。
这次寻根之旅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规划:"以前我以为自己是有中国血统的俄罗斯科学家,现在我清楚,我是中国革命后代,应该为祖父为之奋斗的国家做点什么"。
归国定居后的阿廖沙,将重心放在了中俄文化交流事业上。
他深知,中俄两国在历史、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底蕴,加强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意义重大。
阿廖沙频繁往返于中俄两国之间,积极搭建文化交流的桥梁,他与中俄两国的高校积极合作,推动学术交流项目。
他参与组织中俄学者的联合研究项目,在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鼓励两国科研人员携手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为中俄科技合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阿廖沙还利用自己在俄罗斯的影响力,积极推动俄罗斯企业与中国的合作。
他为中俄企业牵线搭桥,促成了多个合作项目,涉及贸易、投资、技术转让等多个领域,希望通过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的联系,实现互利共赢。
阿廖沙曾表示:中国是我的父亲,而俄罗斯更像是我的母亲。
在阿廖沙的努力下,中俄两国在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交流日益频繁,民间往来更加密切。
如今,阿廖沙已经带着家人在广州定居多年,继续为祖国发光发热。
结语
阿廖沙历经波折回到祖国的怀抱,他的选择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科学家,永远不会被国籍标签束缚,而是始终追随内心对真理的追求和对先辈精神的传承。
这种代代相传的家国情怀,是一个家族最珍贵的遗产,也是一个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参考:
1. 南方网:他是刘少奇的俄籍长孙,定居广州13年了! 2019-11-27
2. 新京报:劉少奇俄籍長孫阿廖沙:紅三代的身份讓我有負擔 2014-12-03
3. 凤凰资讯:刘少奇俄罗斯籍长孙阿廖沙的传奇寻根路 2008-01-16
4. 环球网:刘少奇之孙阿廖沙:奔走中俄之间,没有退休计划 2015-12-08
5. 人民网:劉少奇俄籍長孫阿廖沙:傳承祖輩精神使命 連接中俄友誼責任重大 2015-07-17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