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燃爆!南航乘客被围殴,硬刚不和解:“孩子小”岂是免罪金牌

“他只是个孩子”,这句话在生活中出现的频率颇高。

这几乎是一个小孩的免罪金牌。

最近南航一趟飞往大连的航班上,因为小孩踢座位一事闹出了不小的风波。

女乘客被四人围殴,这件事被传到了网上。

事后,被打女生硬刚,绝不和解!

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孩子小”成挡箭牌

8月7日,正值暑期出行高峰,南航CZ6164航班满载着乘客从深圳宝安机场起飞,目的地是大连周水子机场。

这本应是一趟普通的旅程,可对于前排的一位女乘客来说,却成了一场漫长的煎熬。

飞机起飞没多久,坐在后排的一名七八岁左右的男孩,就开始不安分起来。

他不停地用脚踢前排女乘客的座椅靠背,一下又一下,那节奏就像永不停歇的鼓点。

这趟航班飞行时间超过两小时,在这期间,女乘客根本无法安心休息,座椅的震动让她心烦意乱。

起初,女乘客还保持着礼貌,她转过身,微笑着对男孩说:“小朋友,别踢阿姨的座椅啦,这样阿姨没办法休息哦。”

男孩像是没听到一样,停顿了一小会儿,又继续踢了起来。

女乘客无奈,只好再次跟男孩沟通,这次语气稍微严肃了一些:“小朋友,你这样一直踢座椅是不对的,阿姨真的会不舒服,能不能停下来呀?”可男孩依旧我行我素。​

女乘客没办法,只能向男孩的家长求助。

她满脸无奈地对男孩的父母说:“麻烦您管管孩子吧,他一直踢我的座椅,我实在没法休息。”

然而,男孩的父母只是轻飘飘地看了一眼,又继续低头玩手机,嘴里还敷衍地说着:“孩子小,不懂事,你就忍忍吧。”

这种用“孩子小”来当挡箭牌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

在高铁上,在电影院里,类似的场景时有发生。

仿佛只要说出这句话,孩子在公共场合的不当行为就可以被原谅,旁人的感受和公共空间的秩序都得为“孩子天性”让步。

但实际上,这哪里是在保护孩子,分明是家长在逃避监管和教育的责任,用孩子小当“盾牌”。​

家庭教育失位

孩子的行为,往往是家庭教育的真实写照。

在这趟航班上,从男孩最初试探性地踢座椅,到后来变本加厉,甚至主动挑衅,这一系列行为背后,都能看到家庭教育的影子。​

随着飞机的飞行,男孩在没有得到任何制止的情况下,行为越来越过分。

当他起身去洗手间,路过女乘客身边时,竟然故意撞向她,这一撞,直接把女乘客崭新的降噪耳机撞飞,耳机掉进了座位深处。

女乘客又气又急,质问男孩为什么要这样做,男孩却一脸无所谓。​

而男孩的家长呢?

面对女乘客礼貌的提醒,他们冷漠对待;当女乘客因为耳机被撞坏而质问时,他们不仅不道歉,不教育孩子,反而倒打一耙,斥责女乘客“吓到了孩子”。​

家长看似在保护孩子,实际上是在传递一种危险的信号,让孩子误以为可以无视规则,用这种蛮横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此无底线的纵容,培养出来的不是自由、善良的灵魂,而是一个极度自私、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个体。​

飞机平稳飞行了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大连周水子机场。

刚停稳,舱门还未打开,之前积累的所有矛盾瞬间爆发。

男孩的父母和另外两位亲戚,一共四名成年人,迅速将女乘客围在中间。

他们嘴里叫嚷着:“她跟小孩计较,今天非教训她不可!”

紧接着,辱骂升级为推搡。

在狭窄的飞机过道里,女乘客面对四名成年人的围攻,显得无比弱小。

她被推倒在地,挣扎着想爬起来,却又被一股狠劲推向旁边的扶手,额头重重地磕在小桌板上,瞬间鼓起一个大包。​

周围的乘客见状,纷纷惊呼,赶紧上前试图拉架,空乘人员也第一时间冲过来大声制止。

可这家人此时已经失去理智,根本听不进任何劝阻,场面一片混乱。

就因为一副耳机,一件本不算大的事情,却引发了如此严重的冲突。

不仅伤害了女乘客,也让整个航班的秩序陷入混乱,更撕开了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那层脆弱的信任。​

坚决不和解

事件发生后,机组人员立刻报警,机场警方迅速介入。

涉事的五个人被带到派出所,这场闹剧终于进入了严肃的处理程序。

而被打的女乘客,态度异常坚决,她明确表示:绝不和解,一切走法律程序。​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聚众殴打他人至少可处以五日以上拘留和罚款,如果伤情鉴定达到轻伤,甚至需承担刑事责任。

女乘客不仅仅是在为自己讨回公道,更是在挑战一种普遍存在的“算了”心态。

在很多类似的纠纷中,大家为了图省事,往往选择“私了”。

但这一次,女乘客拒绝让“私了省事”成为处理此类问题的惯性方式,她要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

舆论一边倒

随着事件的发酵,相关视频和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引发了广大网民的关注和热议。

这次,网络舆论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几乎所有人都站在了女乘客这一边。

无数人纷纷分享自己在公共场合遇到的类似遭遇,大家对女乘客这种“较真”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共鸣。​

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在公共场合,对无理行为的每一次退让,都只会让公共秩序变得更加脆弱,都是在为下一次的秩序破坏埋下隐患。

今天我们对这种行为让步,明天可能就会轮到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遭遇同样的困境。

这起事件,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深刻反思。

但归根结底,真正的改变,还是要从每个成年人内心的观念转变开始。

我们的社会需要明确,蛮横不是天性,护短更不是爱。

只有当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权益,当我们不再把“孩子小”当作肆意妄为的借口,我们社会秩序的基石才会坚不可摧。

目前,这起事件的调查仍在进行中,它所引发的思考,远远超过了事件本身,也远比最终的判决结果更加深远。

毕竟,教育孩子,是要教会他们尊重规则,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平衡,这才是为孩子的未来负责,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发展负责。​

信息来源:2025-08-08南方都市报《南航深圳飞大连乘客起冲突,有人喊“他还是孩子”!警方介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1

标签:科技   乘客   金牌   孩子   男孩   座椅   大连   航班   事件   秩序   耳机   家庭教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