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韩公司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准!该公司已入驻中国31年

在申请专利这一方面,韩国人实在是挖空心思。

2008年,韩国端午申遗成功。

2013年,韩国泡菜申遗成功。

2025年,韩国公司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准。

据悉:申请该专利的公司是韩国CJ第一制糖股份有限公司(下称“CJ公司”)。

CJ集团中文名又称希杰集团,简称CJ。

是一家创造健康、快乐、便利的全球化生活文化企业。

创建于1953年8月,总部位于韩国首尔特别市。

CJ集团于1994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

其中,必品阁是CJ潜心打造的蕴含全新生活方式的饮食品牌,致力于通过饮食文化及美食风采,创造健康之美。

在中国市场,必品阁已推出水饺、煎饺、炸鸡、韩汤、炒年糕、意面等产品。

必品阁水饺,在我国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均有销售。

2023年2月24日,CJ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提出申请。

CJ公司共上传了14张各个角度的饺子照片

图片来源于环球网视频截图

2025年4月8日,该专利获准通过,保护期限为15年。

该公司在日、韩、美及世界产权组织都注册了饺子外观专利。

若中国在美销售相似的饺子可能触发美国专利规定。

律师表示:侵权纠纷律师费成本可能数万美金。

看到这个信息,有网友质问:

为什么美国可以决定饺子的专利?他们有资格吗?

这个在中国早就存在了,这个专利不成立,盗版,违法无效的!

还有网友讽刺:

我国把直立行走定为中国国人外观专利权,如非中国人直立行走即为侵权!!!

我强烈要求申请 韩国人 专利,毕竟我姓韩,韩国的韩,战国七雄之一!

还有网友担忧:

咱们是不是得要注意了,韩国人下一步会不会把亚洲人的脸型也拿去申请专利啊?

饺子,又称为“扁食”、“饺耳”、“角子”。

吃饺子在我国历史悠久。

从前,饺子原是在除夕午时包,到子时(除夕零点)吃。

此时为两年之交意为“交了更岁”之意。

后人取其谐音称之为“饺子”

据考证,明朝以前的饺子,称为“馄饨”。

北齐颜之推云:“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

偃月即半月型,正似饺子的形状。

1968年,在新疆吐鲁番的塔那北区发掘出一座唐代墓葬。

出土一个大木碗,里边盛着木制饺子,仍很完好,其形状与今天的饺子完全相同。

图片来源于百度百科

春节吃饺子的风俗到了清代已广为流传。

《燕京岁时记》曰:“每届初一,无论贫富贱,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

那么,中国人吃饺子,最早究竟可以追溯到什么时候呢?

1978年,考古学者对薛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重点发掘,当一件铜簠被打开时,考古学者看到其中摆放着状似水饺的食物。

由此,饺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年以前。

在中国东汉、三国时代,韩国还处在部落联盟时代,即“三韩”(辰韩、马韩、弁韩)。

19世纪前,韩国没有自己的文字。

他们借用汉字作为书写工具。

直到15世纪,才有《训民正音》,仿照汉字外型创造了全新的拼音文字谚文

但是并未得到推行,汉字依然是主流文字。

二战结束,朝韩分裂后,韩国虽一度废除汉字,但由于拼音文字所产生的诸多不便,后又恢复汉字基础教育以分辨同音词汇的不同意义。

也就是说,直到今天,韩国依然没有完全消除对汉字的依赖。

申请饺子外观,实在是精神可嘉。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注:文中的新闻信息及图片来源于环球网、长城新媒体、百度百科等。参考文献《离谱!韩国企业申请饺子外观专利》《从春秋到春节:饺子中包裹的中国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7

标签:饺子   中国   拼音文字   外观   专利   汉字   公司   韩国   美国   离谱   韩国人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