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公千古!

最近几年新疆的旅游特别火,那里水草丰茂,地大物博,山川雄浑,吸引了越来越多人前往旅游,去了的网友们都在说只有到了新疆,你才知道祖国的国土有多大,因为距离内地较远,路上耗费时间较久,旅游成本也不低。

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新疆是核心支点,截至2025年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11万列‌,其中今年前8个月新增开行量超过‌3000列‌,其中50%的班列都要经过新疆。新疆因为地处要欧大陆的中心地带,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对中国而言,除了矿藏,能源,棉花,水果,粮食之外,新疆将是中国未来西部大开发的关键。

最近几天,大型纪录片《左宗棠收复新疆》播放,在网上和全社会引发热议,也引发收视狂潮,社会整体反响热烈,大家对100多年前的这位“晚清最后一块硬骨头”左公以及晚清那段历史的认识和了解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现在正大光明宣传和赞颂左宗棠及其历史功绩,是社会和历史的进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表现,功是功,过是过,他一定是一位功绩远大于过错的英雄。

他是民族英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文学家,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晚清,尤其是鸦片战争之后,错过工业革命的中国,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列强,再加上长期的腐败,闭关锁国,面对列强的侵略是屡战屡败,被迫签订大量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从中国永久被分裂了出去,因此现代的人对清朝和晚清的认识就定格在了一个闭关锁国和腐败无能的政权。

笔者认为这样的定格是不准确的,也不是完整的,即使晚清,也在积极变革和自救,即使是慈禧,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必须公允,晚清的变革与运动,不彻底,不完整,主政者害怕权利流失,瞻前顾后,错过了崛起的机会,当然层出不穷的内乱和外敌入侵,割地赔款也让晚清疲于应付,耗费了大量国力和变革的有利时机。

历史上,清朝的军队是很能打的一支军队,有过辉煌的战史,即使在晚清结束的前一年,赵尔丰还带领清军狂飙突进几千公里,英勇杀敌,利用雷霆手段快速平定西藏叛乱,帮中国保住了西藏。

清朝的皇帝十分精明能干,能力超群,如果加上在关外执政的皇太极和努尔哈赤,这12位皇帝,没有一个坏皇帝和懒皇帝,没有出格的言行,都很勤政和自律,相对来说,末代皇帝溥仪的综合能力最弱,三岁登基,三年后就退位,后面还因伪满洲国的历史污点,他被排除在清朝有为皇帝行列之外。

清朝的皇帝是满族,满族是一个马上得天下的民族,游牧民族,1583年开国皇帝努尔哈赤因为亲人被害,一怒之下,依靠先辈留下的十三幅旧铠甲起兵,征战几十年,统一了女真部落,东北和蒙古一部分,建立后金政权。

他的第八子皇太极继位后,继续开疆扩土,在关外正式更名为大清朝,他任内学习汉文化,重用汉臣,建立汉朝的官僚体制,联姻蒙古贵族,加强中央集权。征服朝鲜和漠南蒙古,多次征伐和大败大明朝军队和蒙古部落,但这时的大清还只限于山海关以北。

皇太极之后,他的儿子九岁的福临登基,叔父多尔衮摄政,进入关内,历经近二十年的征战,统一了全国,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清帝国。

随后的顺治帝,康熙帝,雍正帝和乾隆帝个个都十分不凡,勤政爱民,勇于改革,继续开疆扩土,铁血征伐,一起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里最后一个盛世“康雍乾盛世”。

后面的嘉庆,道光以及咸丰,同治,光绪在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都在自己的执政时间里,艰难地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基本维护了政权的稳定。

历史上的清朝军队非常能打,而且十分忠君爱国,面对外族的战争基本就没投降。

在乾隆二十年之后开始的三征准噶尔之战,消灭大小和卓之战,大小金川之战,平定西藏的战争里,名将辈出,将士们之英勇,之顽强,战斗力之强在历史上都不多见,例如兆惠平定大小和卓期间的黑水营之围,被五倍于己的叛军包围,兆惠不退兵,不投降,不断出动出击,在包围圈里,这三千人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硬生生坚持了三个月,一直等到援军到来,内外夹击下大败敌军。史书记载,这三个月里,没有一位清军逃跑,投降,要不战死,要不饿死和病死,当乾隆问回京的兆惠这三个月吃什么时,兆惠暗含悲色,没有明说,后来史学家分析当时的清军应该是在吃完战马之后,发生了吃人的行为,大多数是被斩杀敌人的尸体。

到了清中后期,清朝仍在全力维护国土的统一。道光皇帝时期,新疆再次因为大小和卓后人再次发动叛乱,道光皇帝还是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耗费巨资,坚决出兵,平定叛乱,维护了江山的一统。

即使到了晚清最衰弱的时候,外蒙古没丢,新疆也没丢。

刚刚经历了太平天国之乱,平定了捻军叛乱,平定了陕甘青宁的回民之乱后,在左宗棠坚持下,清廷同意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奏折,光绪二年,左宗棠在没钱没粮,缺乏武器弹药的情况下,率领湘军子弟,抬棺入关收复新疆。

其实这时距离新疆陷落已经过去12年了,同治四年1865年,阿古柏入侵新疆,后建立“哲德沙尔汗国”,盘踞新疆大部。左宗棠在平定陕甘回乱之后,光绪二年1876年在肃州誓师出兵。

当时的俄罗斯已经占领新疆伊犁,阿古柏的背后还有俄罗斯和奥斯曼帝国的支持,英国在南亚也对新疆虎视眈眈。

在左宗棠出关收复新疆之前的十二年,南北疆的所有城市相继陷落,落入阿古柏军队之手,期间,据史料记载,所有驻疆大臣,文官武官,官兵没有投降,要不战死,要不杀身成仁,以死报效国家。

12年间,哈密三次陷落,三次被夺回,总兵何琯带领巴里坤的军民在无任何外援的情况下,独自坚守了12年,誓死不降,孤城巴里坤一直等到了左宗棠大军来临。

这座孤城不但有效阻止了阿古柏军队东进甘肃和宁夏与甘肃回民叛军连成一体,也为左宗棠收复新疆提供了重要的前进基地,一座被敌军重重包围了12年的孤城在新疆的大地上一直屹立不倒,直到左宗棠的大军到来,直到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这是何其的悲壮和英勇,这要比唐朝安史之乱中睢阳之战,抗日战争时期的常德保卫战都更惨烈,更悲壮,更英勇。

当我看到这段历史,不由泪流满面。

在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里还有很多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例如前线总指挥刘锦棠)与事迹,荡气回肠,光耀千古。

当时已64岁的左公为中华民族收复了新疆,平定了陕甘回乱,稳定了西北边疆,保住了166万平方公里的大美新疆,保住了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这是多么大的一片国土,伟哉,左公!壮哉,左公!

郭嵩焘等人曾上奏咸丰帝,“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强调左宗棠对湖南及国家的重要性。

慈禧太后为表彰其功绩,加谥“文襄”,进一步印证了其历史地位。

随着清军的胜利,粉碎了英、俄吞并新疆的阴谋。以清军兵威为后盾,曾纪泽于1881年(光绪七年)成功与沙俄议定《伊犁条约》,次年清政府收回伊犁。1884年(光绪十年)新疆设省,刘锦棠成为首任甘肃新疆巡抚。

左公千古,彪炳史册,西征军的将士们永垂不朽!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12

标签:历史   湖南   千古   国家   新疆   晚清   光绪   清朝   皇帝   中国   蒙古   古柏   伊犁   军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