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暖阳御风霜,目含星河向远方

“铅华洗尽风有骨,风烟褪去静流年。”张学勇先生的这一诗句,如同一盏清茶,涤荡了尘世的喧嚣,道尽了生命最本真的姿态——人生起落如四季轮回,悲欢离合皆是寻常,唯有守住内心的温热,眼里始终装着星光,方能在风霜洗礼中从容前行,于岁月长河里觅得安稳与芬芳 。

心若不凉,纵有风霜亦无惧。世间风雨从不由人,有人为落花凋零而悲叹,有人因前路迷茫而彷徨,可真正通透的人,早已把心炼成一方暖阳,任外界寒雪纷飞,内心始终温热如初 。就像寒冬里的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依然香如故”,即便被风雪压弯枝头,被泥土掩埋芬芳,依旧能在凛冽中绽放,用一抹嫣红点亮寒冬。人这一生,谁不曾经历“风雨凉了梦”的失落?谁不曾有“黄昏落雪读白诗行”的怅惘?可若能“心藏一弯月”,把苦难酿成酒,把麻辣品成甜,那些打湿向往的风雨,终将成为滋养成长的甘霖 。

曾听闻一位老画家的故事,他半生清贫,晚年又遭逢病痛,却始终笑对生活。有人问他为何总能如此豁达,他指着画室窗外的梧桐树说:“你看这树,春天发芽,夏天遮荫,秋天落叶,冬天凋零,从不为季节变换而抱怨。我画了一辈子画,不过是学着像树一样,接纳岁月的所有馈赠。”他把病痛的煎熬,化作笔下细腻的线条;把生活的清苦,融成画中温暖的色彩。这份“心若不动,风又如何”的从容,正是源于内心不凉的坚守——不被苦难裹挟,不被挫折打败,始终以温热之心,拥抱生活的每一面 。

目里有光,纵使平凡亦璀璨。这光,不是追名逐利的欲望之火,而是藏在心底的梦想与热爱,是望向远方时眼中的坚定与澄澈 。年少时,我们都曾“追星逐月,功名自在心上”,总想着把事事做到完美,总不自觉地与他人攀比,结果在无尽的追逐中迷失了自己。直到历经岁月沉淀才明白,“岁月缓流,各有各的归舟,各有各的渡口”——有人偏爱“兴来天地衾,风雨蘸墨狂”的豪情,有人钟情“心静看花落,赋闲观浮云”的淡然,无需强求一致,只需守住自己的节奏,眼里的光便不会熄灭 。

诗人陶渊明,厌倦了官场的尔虞我诈,毅然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旁人看来,他放弃了功名利禄,过着清贫的日子,何其落魄?可他眼中的光,从未因境遇改变而黯淡——那是对田园生活的热爱,是对精神自由的追求,是“心有风月,百花香”的诗意。他把寻常的日子,过成了流传千古的诗篇;把平凡的生活,酿成了沁人心脾的佳酿。这便是“目有星光,皆大道”的真谛:眼里有光的人,能在鸡零狗碎的生活里发现诗意,能在平凡琐碎的日子里坚守梦想 。

如今的我们,总在快节奏的生活里行色匆匆,为了生计奔波,为了琐事烦忧,渐渐忘了停下脚步,感受内心的温热,重拾眼里的星光 。其实,生活的美好从未远离——在“落叶飘飞里”,看叶片打着旋儿落下,感受生命轮回的从容;在“熟悉的街道”上,回忆过往的点滴,品味时光沉淀的温柔;在“山雨入盏”时,煮一壶热茶,静听雨声淅沥,享受片刻的安宁 。就像老去的秋千,一半是岁月沉淀的安详,一半是未曾熄灭的飞扬,我们也该在时光的流转中,既要接纳岁月的痕迹,也要保留心底的热爱 。

“你若不伤,岁月无恙;心若不凉,风霜奈何。”这不是逃避现实的自我安慰,而是历经风雨后的通透与坚韧 。人生这趟旅程,难免会遇到“谁是谁的擦肩而过”的遗憾,会有“几分清醒几分装睡”的迷茫,但只要守住内心的暖阳,眼里始终装着星光,便能在“风雨归舟”时,坦然接纳淋湿的向往;在“红尘滚烫”中,坚定走向心中的远方 。

愿我们都能如诗句所言,铅华洗尽后仍有风骨,风烟褪去后能守静流年——心有暖阳,不惧世间风霜;目含星河,奔赴人生山海,让每一段岁月都泛着香,让每一步前行都充满力量 。

读者朋友们,对此,你有着怎样独特的观点与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分享你的真知灼见!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8

标签:美文   星河   远方   岁月   风雨   风霜   眼里   内心   星光   风烟   守住   从容   铅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