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据观察者网报道,美国农民还有几周就将迎来大豆收获季,然而一种前所未有的焦虑情绪正持续蔓延。
《华尔街日报》9月11日报道指出,由于全球最大买家中国持续缺席美国市场,数千万吨大豆面临滞销和价格暴跌的严峻局面。
尽管特朗普于8月公开喊话希望中国大幅增加采购。
但一个月过去,中国并没有任何有购买美国大豆的迹象。
这一现实意味着,美国豆农将独自承受一场由政治决策引发的经济风暴。
要知道,上个月,特朗普在社交平台上向中国发出明确呼吁,希望中国多多购买美国大豆。
这个举动,在当时被广泛解读为特朗普对关键农业州票仓的紧急维护。
然而,这项看似强势的要求,实则暴露了美方在战略上的被动态势——它默认了中国市场无可替代的重要性。
然而,中国的回应是沉默且坚定的。
当然,中国之所以不为所动,源于两个层面的深刻变化:
第一、特朗普的喊话并未伴随任何政策让步,说白了,这就是一个缺乏实质性互惠的单方面要求,中国怎么可能买账呢?
如果美国不先拿出诚意,比如取消对华加征关税等等,那么美国期望中方单方面让利,就是不可能的。
没有诚意的博弈,注定无法换来回应。
第二、中国大豆的供应链多元化布局,已然成熟:中国已成功摆脱对美国大豆的战略依赖。
过去的几年里,中国积极拓展巴西、阿根廷等南美供应源,并投入巨资建设当地港口、铁路等物流基础设施,确保了货源的稳定与畅通。
说白了,美国大豆从一个“首选”变成了“备选”,其议价能力和战略价值已大幅削弱。
我们要不要,完全就是看价钱、看心情。
毋庸置疑,中国持续的“不买账”,不仅会让美国农业的经济危机迅速发酵,而且特朗普也会因此付出代价。
因为如果美国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他们遭受了损失,
那么他们肯定就会将怒火转移到那些议员乃至特朗普身上。
要知道,农业州可是共和党最核心的票仓。
如果农民破产潮席卷美国,那么选民的忠诚度肯定会经受终极考验。
而民主党这个共和党的对手,必然会抓住机会将精准投放广告,将经济困境直接归咎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
在美国中期选举将至的背景下,对于特朗普而言,这就是一场巨大的危机,甚至直接影响美国中期选举结果。
而且农业州共和党议员也会面临一个残酷选择:忠诚于特朗普还是忠诚于自己的选民。
如果他们不为选民说话,那么他们的地位可能不保,如果为选民说话,那么就会质疑特朗普,让共和党内部闹分歧。
因此,这个问题,对于特朗普而言,可能就是一个火烧眉毛的问题。
当然,这场由大豆引发的危机,远不止是一场农产品的贸易摩擦。
它标志着全球供应链格局的深刻重塑和地缘政治逻辑的根本性转变。
美国最初的战略误判在于,认为“相互依赖”是单方面的武器而非共同的风险。
中国通过多年的战略布局和技术升级,成功地将依赖“去风险化”,完成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选择”的转身。
而特朗普迟来的求情,未能提供任何实质性利益,自然无法撼动中方基于理性计算和国家利益作出的决策。
对于美国而言,教训是惨痛的:将经济关系政治化、武器化是一把双刃剑,在伤害对手的同时,最终也必然反噬自身。
有美国农民说:“除非发生奇迹,否则他根本不能指望中国买他们的大豆了。”
这种绝望,其实也是经济规律对政治傲慢的最终裁决。
除非发生奇迹,那就是特朗普改弦易辙。
而这个“奇迹”,恐怕再也不会到来,而奇迹往往只是尚未发生的灾难的另一个名称。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