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肉,牢记“3不买”,什么样的肉好吃?内行人一文说清楚

去菜市场或超市买肉,看似简单,实则暗藏学问。怎么才能避开雷区,买到新鲜又美味的肉?

今天就结合日常吃肉的门道,给大家分享几个实用技巧,牢记 “3 不买” 原则,让你轻松挑到好肉。

  1. 不买来源不明的低价肉
    价格便宜得离谱的肉,一定要提高警惕。有些路边摊或小商贩售卖的肉,没有正规的检验检疫证明,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比如病死畜禽肉,不仅口感差,还可能携带病菌、寄生虫,甚至残留大量兽药。像前些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瘦肉精” 事件,就是因为不法商贩用违规饲料喂猪,人吃了含有瘦肉精残留的猪肉,会出现心悸、肌肉震颤等中毒症状。所以,买肉一定要选择正规商超、农贸市场,认准有检疫合格标志的产品。

  1. 不买颜色、气味异常的肉
    新鲜的肉有自己的特点:猪肉颜色鲜红或粉红,脂肪呈乳白色或淡黄色;牛肉颜色暗红,脂肪洁白;鸡肉肉质有光泽,呈淡粉色。如果肉的颜色发暗、发紫,脂肪发黄、发灰,甚至有霉斑,那很可能不新鲜了。再闻一闻,新鲜肉只有正常的肉腥味,要是有刺鼻的酸味、腐臭味,千万别买,说明肉已经变质,微生物大量滋生。
  2. 不买反复解冻的肉
    冷冻肉本身没问题,但反复解冻会破坏肉的细胞结构,导致水分流失,营养和口感都大打折扣。而且每次解冻,细菌就有机会大量繁殖。判断是否是反复解冻的肉,可以观察肉的表面:解冻肉颜色暗淡,脂肪发黄,切面纹理模糊,像被水泡过一样;而新鲜肉切面清晰,纤维分明,脂肪有自然纹理。

鸡肉挑选窍门
现在市面上的鸡肉主要分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白羽肉鸡长得快,42-45 天就能出栏,适合做快餐、炸鸡、预制菜,但肉质偏柴,口感一般。黄羽肉鸡生长周期长,60-100 天才能出栏,肌间脂肪丰富,适合煲汤、炖煮,味道更鲜美。

买鸡肉时,如果是整鸡,可以看鸡腿和羽毛:散养鸡或平养鸡经常活动,腿骨粗壮,羽毛整齐有光泽;笼养鸡腿骨细,羽毛杂乱易脱落。要是买分割鸡肉,很难从外观判断养殖方式,但记住一点:想口感好,选黄羽鸡;追求性价比,白羽鸡更合适。

猪肉挑选门道
猪肉的口感,品种是关键。以前常见的黑毛土猪,现在市场上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生长快、瘦肉率高的白毛猪品种,像长白猪、大白猪。这些猪 200 天左右就能出栏,但肌间脂肪少,肉质粗糙,吃起来没 “肉味”。

想吃好猪肉,可以选品牌黑猪肉,它们用的是太湖猪、金华猪等本土品种,生长周期长达 400 天,肌间脂肪含量能达到 5.2% 以上,肉质鲜嫩多汁。普通猪肉和品牌猪肉怎么区分?品牌猪肉膘肥油厚,瘦肉颜色深红,骨头坚硬;普通猪肉瘦肉多、肥肉少,颜色浅粉,骨头疏松。

牛肉挑选技巧
牛肉的品质,和品种、饲养方式密切相关。常见的西门塔尔牛,草饲的脂肪低、肉质紧实,有独特的草腥味,适合炖煮;谷饲的脂肪均匀分布,形成漂亮的大理石纹路,肉质鲜嫩,适合煎牛排、烧烤。

买牛肉时,新鲜牛肉颜色鲜红,有光泽,脂肪洁白,摸起来有弹性,指压后凹陷能很快恢复;不新鲜的牛肉颜色暗红,表面发黏,弹性差。进口冷冻牛肉价格便宜,但要注意冷冻方式,液氮速冻的肉,解冻后口感更接近鲜肉。

除了品种和新鲜度,肉的饲养方式、加工处理也会影响口感。散养的畜禽活动空间大,吃天然饲料,肉质更紧实;圈养的活动受限,肉质相对疏松。屠宰后的肉经过排酸处理,能分解乳酸,让肉质更鲜嫩,这也是为什么冷鲜肉比热鲜肉口感好的原因。

另外,烹饪方式也很重要。草饲牛肉适合长时间炖煮,让肉质软烂;谷饲牛肉煎烤能锁住汁水,突出油脂香气。鸡肉煲汤用黄羽老母鸡更鲜美,炸鸡选白羽鸡性价比更高。

掌握这些挑肉技巧,再加上 “3 不买” 原则,以后买肉就能心中有数。记住,吃得安全、健康比什么都重要。下次去市场,不妨试试这些方法,相信你也能轻松挑到美味的好肉!

文章来源:万物生长FM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7

标签:内行人   鲜肉   肉鸡   肉质   鸡肉   口感   猪肉   牛肉   脂肪   好吃   新鲜   颜色   美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