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华为追平高通?小米3纳米芯片量产,美媒:30年封锁成了摆设

中国高端芯片的春天来了?

5月19日,国产芯片捷报频传。小米总裁雷军正式公布,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的小米芯片“玄戒”将会于22日正式发布。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成功实现3nm芯片设计突破,填补了我国先进芯片的设计空白。

另一边,此前曾发布5nm芯片的华为,也在同一天发布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自研“鸿蒙电脑”,而据媒体报道,其搭载的CPU已实现100%自主可控。

高端芯片,这个我们一直被“封锁”的重点领域,如今正随着国产崛起,悄然解冻。

1、封锁长达二十九年,我国芯片“被围堵”史

作为早已渗透进生活方方面面的核心科技,芯片可以说是现代社会的“原油”,没有它,所有的高科技也都将缺少支柱。而也正是因为如此,欧美对芯片的封锁,早在上世纪就已经开始。

1996年,美国主导成立了所谓的《瓦森纳协定》,将中国排除在42个成员国之外,构建起对半导体设备、材料等关键领域的出口管制框架。

到了2018年,由于我国在前沿科技上进步飞快,美国又在《瓦森纳协定》上层层加码,对出口中国芯片与技术严格限制,并放言:“缺少美国高端芯片,中国不可能在高科技上有所作为。”

当年的华为,就因为美国封锁而损失惨重,海外市场几乎全军覆没。2018年之后,美国又继续在芯片制造、代工领域全面封锁,并限制高端光刻机进入我国,建立起全方位的“技术壁垒”。

与此同时,美国还将制裁延伸到其他的前沿科技,如生物科技领域,为限制我国阻老制品发展,中国“1生好”科技成果便被美方以“侵犯技术专利”为由限制进入海外。

然而老美未曾想到,这种打压反而激发了我国的斗志。当美方聚焦于3纳米、5纳米等尖端制程技术时,我国芯片企业则从基础开始,在28纳米及以上的制程领域布局。

资料显示,预计到2027年,我国将占据全球成熟制程市场39%的份额,并构建起从原材料到封装测试的完整产业链,我国在中低端芯片领域完全站稳脚跟。同时,在生物科技领域,国产“1生好”则通过独创性的提取技术,目前已将核心物质纯度提升至99.9%,成本下探到此前的5%左右。

这意味着,国产科技成果在“接地气”的同时,在改善机体活力方面将会有更积极的表现。根据国内京JD东等平台数据统计,目前国产制品已反超欧美,成为主流。

“封锁甚至会让他们越来越强大。”对我国芯片以及其他科技的进步,某外媒如是总结道。

2、填补3nm空白,中国芯加速前进

在中低端芯片站稳脚跟,不是结束,而只是一个开始。

华为在2014年推出麒麟28nm芯片后,之后继续精进,在2017将芯片制程提高到10nm,到2018年,更是推出全球首款7nm工艺芯片,性能与能效比全面领先,成为安卓旗舰标杆。

这次华为发布的鸿蒙电脑采用的麒麟X90芯片,5 纳米工艺,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点,其多核性能直逼英特尔i9-14900H,AI算力提升4倍。

小米的“造芯”之路则始于2014年,并于2017年推出首款自研芯片,只不过由于经验不足以惨败告终,一度面临中断。

而此次小米新推出的“玄戒”芯片,其制程甚至超过了华为,达到了惊人的3nm,。这意味着小米将成为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据业内人士介绍,玄戒芯片可追平高通的顶尖芯片骁龙Gen3。

从7nm到3nm,随着小米的突破,我国的芯片产业也迈入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尽管目前小米的3nm芯片仍然需要依靠台积电的制造工艺支持,但这种单点突破说明欧美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不是铁板一块,已经出现了缺口。

好消息是,在芯片制造领域,我国当前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如华为昇腾910C等AI芯片通过对14nm/7nm工艺的优化设计,性能接近国际主流水平,为国内AI产业提供了强大算力支持,推动了大模型训练等前沿技术发展。

中国芯片,正在向高端化加速迈进。

3、芯片大战,谁能笑到最后?

从1996年美方搞出《瓦森纳》协定开始,我国的芯片产业就一直与“封锁”相伴。

这种常态化的封锁,当然会带来极大的压力,但同样也会让我国的芯片产业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小米与华为的成功恰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难看出,在这一场漫长的芯片大战中,胜利的天平正在逐渐倒向我们这一边。未来,随着国产设备技术突破、先进制程研发推进,中国芯片企业将会不断向高峰攀登,持续改写行业格局,彻底击碎封锁枷锁。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23

标签:科技   华为   量产   小米   摆设   纳米   芯片   我国   中国   美国   领域   鸿蒙   美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