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前夕,为何谢瓦尔德纳泽辞掉外长职务,火速飞回格鲁吉亚

说起苏联解体那会儿的乱局,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搞砸了,或者是叶利钦的强势上位。但有个关键人物常常被忽略,就是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这位格鲁吉亚人从地方干部一步步爬到苏联外交部长宝座,本来有机会在后苏联时代大展拳脚,结果在1990年底突然甩手不干了,还在解体前夕打包行李直奔家乡格鲁吉亚。为什么呢?不是什么浪漫的乡愁,而是实打实的政治算计和自保本能。

谢瓦尔德纳泽的外长生涯,基本就是戈尔巴乔夫“新思维”外交的执行者。从1985到1990年,他主导了好几件大事。先是阿富汗撤军,1988年日内瓦谈判签协议,89年2月全撤,结束了十年泥潭战。这事儿在西方赚足好评,美国人叫他“外交银狐”。接着是东欧剧变,他劝戈尔巴乔夫别插手,让波兰、匈牙利那些国家自己折腾,避免了更大冲突。

1990年两德统一,他代表苏联签了条约,放弃东德驻军权,换来西方经济援助。最关键的,还得提中苏和解。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他随行,边境部队撤了,关系正常化。这一系列动作,让苏联从“四面楚歌”变成能喘口气的玩家。国际上,他跟美国国务卿贝克谈军控,签中导条约,柏林墙倒了,他也功不可没。苏联经济虽烂,但外交上他至少没让国家更孤立。

可好景不长,到1989年,裂痕就出来了。根子在地方民族问题上。苏联改革一松绑,加盟共和国闹独立,格鲁吉亚首当其冲。1989年4月,第比利斯爆发抗议,阿布哈兹分离势力作祟,数千人上街。戈尔巴乔夫下令军队镇压,4月9日凌晨,用催泪弹和铁锹赶人,死了21个,伤几百。谢瓦尔德纳泽作为格鲁吉亚人,气炸了。他取消东德访问,飞回去查看,公开批评军方“独裁倾向”。这事儿让他跟戈尔巴乔夫闹翻。戈尔巴乔夫想分权但不许乱套,他却觉得镇压火上浇油,加速解体。两人本是铁搭档,戈尔巴乔夫甚至想让他接班,但这道坎儿迈不过去。

再后来,海湾危机成了导火索。1990年8月伊拉克打科威特,戈尔巴乔夫想撑萨达姆,怕美国独霸中东。谢瓦尔德纳泽不干,他觉得萨达姆信誉臭了,继续帮等于自讨没趣。联合国安理会投票时,他支持制裁,戈尔巴乔夫虽同意但拖拖拉拉。国内硬线派——军方和保守官僚——看不惯他的“投降主义”。他们埋怨阿富汗撤军丢了装备,德国统一让北约东扩,苏联影响力缩水。报纸上开始黑他,军头们私下议论要清算。谢瓦尔德纳泽不是傻子,他知道风向不对。

1990年12月20日,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他突然站起来宣布辞职,直言“改革者躲起来了,独裁来了”。全场傻眼,戈尔巴乔夫脸都绿了。这辞职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预感大祸临头。他警告的政变,果然1991年8月就爆了,硬线派扣戈尔巴乔夫,坦克上街。幸好失败了,但苏联已摇摇欲坠。

辞职后,谢瓦尔德纳泽低调了会儿,1991年11月19日,戈尔巴乔夫为稳外交局面,拉他复职。但只干了一个多月,12月8日别洛韦日协议签了,苏联散架。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戈尔巴乔夫电视讲话辞职。谢瓦尔德纳泽没等尘埃落定,就在26日飞回格鲁吉亚。

为什么这么急?说白了,是怕被清算。军方鹰派恨他入骨,视他为苏联衰落的罪魁。解体后,权力真空,谁知道叶利钦会不会拿他开刀?格鲁吉亚那边,刚独立,兹维阿德·加姆萨胡尔季阿当总统,但内战四起,阿布哈兹、南奥塞梯闹分离。谢瓦尔德纳泽回国,等于钻了个安全洞。他在家乡有根基,早年反腐攒了人气,1989年还为镇压事件仗义执言,当地人觉得他亲格鲁吉亚。

1992年1月6日,他落地第比利斯,3月10日就当上国家委员会主席,相当于临时总统。加姆萨胡尔季阿1月被推翻,留下烂摊子,他填空缺。起初,干得有声有色。经济上推私有化,吸引西方投资,加入IMF,货币从卢布转拉里。外交上,亲西方,1993年进独联体,但眼神往北约和欧盟瞟。1995年11月,他以七成票当选总统,开启八年统治。格鲁吉亚那时真乱,内战、经济崩盘、分离势力横行。他求俄罗斯帮忙,1993年10月换停火,代价是让俄军驻扎。但这也埋雷,俄格关系从蜜月变对峙。

谢瓦尔德纳泽的总统期,本该是高光,但后期露馅儿了。反腐英雄变身家族企业主。他本人生活简朴,抽廉价烟,住老房子,但亲戚们钻空子。能源、交通国企私有化时,家族低价拿下,垄断市场。腐败案子层出,官员贪污成风,经济没起色,失业高企。分离问题也没解决,阿布哈兹1992年8月打起来,格军丢地,93年内战死上千人。南奥塞梯1994年签和平,但控制权弱。俄罗斯趁机插手,车臣难民涌入,加剧边境摩擦。这些年,格鲁吉亚成了西方能源通道,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油管1999年动工,他签协议,但也招俄恨。

到2003年,锅炸了。11月2日议会选举,谢瓦尔德纳泽派系高票,但舞弊证据满天飞。反对派米哈伊尔·萨卡什维利带头闹,街头抗议升级。11月22日,示威者冲议会,他被迫逃。23日,他签辞职书,玫瑰革命成功。萨卡什维利上台,反腐大棒挥舞,谢瓦尔德纳泽退休,住第比利斯老宅。为什么下台这么惨?说到底,他没管住家族贪婪,也没兑现改革承诺。西方起初捧他,克林顿时代给援助,但后来看清腐败,转支持新人。

谢瓦尔德纳泽的辞职和回乡,不是什么悲情传奇,而是政治生存术。1990年那辞职,预警了苏联末路,硬线派上位,改革倒车。他复职后见势不妙,赶紧撤,避开俄罗斯鹰派的刀子。回格鲁吉亚,他稳住局面,但也复制了苏联老毛病:权力集中,裙带腐败。历史档案显示,他跟戈尔巴乔夫的分歧,本质是改革深度。戈尔巴乔夫想保联盟,他更激进,觉得地方自治不可挡。海湾危机上,他务实,怕苏联再陷泥潭。军方怨气,从阿富汗撤军就攒着,解体后差点酿祸。

格鲁吉亚从他的时代起,夹在俄西方间摇摆。2008年俄格战争,根子在他任上埋的。俄罗斯视他为叛徒,美国赞他亲欧。但接地气说,他就是个老派政客,擅长权斗,却没学会放权。2014年7月7日,他86岁病逝,普京和克里都发唁电,赞他无核化和主权维护。可在格鲁吉亚街头,很多人还记着腐败账。谢瓦尔德纳泽的一生,跨苏联到独立国家,辞职飞回那步棋,保了小命,却丢了大局。苏联解体,不是一两个人事儿,而是系统崩盘,他只是棋子,聪明地先跳船。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29

标签:历史   瓦尔   格鲁吉亚   外长   职务   戈尔巴乔夫   苏联   第比利斯   阿布哈兹   阿富汗   俄罗斯   叶利钦   鹰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