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凉的西辽河,为何成为东北文明的起源地?

西辽河,也就是辽河的上游地区。这里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大片的沙漠和沙地,例如科尔沁沙地、其甘沙漠、浑善达克沙地等。西辽河流域的沙地面积有5.0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整个西辽河流域的三分之一。可这个荒漠化如此严重的地区却是东北文明的起源地,著名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以及后来的乌桓、契丹等民族都发祥于此。为何西辽河流域会成为东北文明的起源地呢?

西辽河地区,属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地带。这里的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属于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带。一般沙漠、沙地都是形成在200毫米降水量之下的地区,而西辽河流域的气候不算干旱。之所以会形成大片的沙漠,主要是历史上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导致森林大量减少,使得土地沙漠化。

在新石器时代,亚欧大陆的气候非常湿润,亚热带的北线已经到达燕山一带,那时候的西辽河流域属于暖温带,气候温暖,降水比现在更多。考古学家在科尔沁沙地中发现第四纪疏松沙质沉积物,其厚度有140米。科尔沁沙地还有东西走向的河床遗址,以及小泡子、甸子等古代湖泊的遗迹。

古代西辽河还有大量的森林分布,生长着松树、榆树等。大兴安岭的南段,今天基本是温带干旱草原景观,但古代却是山地森林景观。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富河文化遗址都发现了大量的野生动物化石,而这些动物为现代东北山地森林动物。

大兴安岭

当然,西辽河古代并非全部是森林,还有大片土地是草原。森林地带的土地是比较难开发的,但草原地带的土质疏松,开垦比较简单。世界早期的文明基本都兴起于土质疏松的大河流域,比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而西辽河流域的土质也非常疏松。新石器的时代远古居民,就在西辽河创造史前文化。

东北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即是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兴起于8000年代。此后,赵宝沟文化继承了该文化,继续发展。大概在6500年前,仰韶文化人群北上,击败了赵宝沟人群,占据了西辽河流域,他们融合当地的文化,发展出了红山文化。

5000年前,红山文化突然衰落,小河沿文化兴起。4000年前,中原建立了夏朝,而西辽河流域出现了夏家店文化。当时,中原正在处于铜石并用时代,也就是红铜时代,而夏家店文化已经进入到了青铜时代,其出土的铜刀和镞的形式和商朝一样。夏家店文化还出土了卜骨,有可能是商朝甲骨的起源。

夏家店下层文化出土文物

从各种文献和考古资料来看,商朝人可能起源于西辽河流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根据史料记载,商朝人的祖先起源于砥石,《荀子·成相篇》中说:“契玄王,生昭明,居于砥石,迁于商”。《世本·居篇》记载:“契居亳,昭明居砥石”。《淮南子·墬形训》说道:“辽出砥石。”高诱注解中说:“砥石,山名,在塞外,辽水所出”。《水经注》也曰:“辽水,亦言出砥石山,自塞外东流,直辽东之望平县西……屈而南流,入于海”。可见,商朝人始祖起源之地就是辽河发源一带。

夏家店上层文化从西周兴起,在春秋达到了鼎盛。夏家店上层文化,是西辽河周边的游牧部落,征服了夏家店下层文化而形成的,所以上层文化的经济形态以畜牧为主,农业、手工业发展不如下层文化。结合历史资料,是山戎等游牧民族征服了此地,到春秋时期,齐桓公、管仲还曾经北伐山戎。孤竹国,原本是商朝的诸侯,在春秋时期也沦为山戎的附属。

从山戎开始,在西辽河居住的民族就以游牧民族为主了。战国时期,生活在西辽河的游牧民族是东胡。秦汉之交,东胡被匈奴击败,其中一支退守到了乌桓山(大兴安岭南段),后来演化为了乌桓部落。乌桓在这里生活了几百年后,在魏晋时期大量南迁,西辽河流域被鲜卑占领。南北朝时期,鲜卑、乌桓、匈奴等民族在西辽河不断融合,逐渐形成了契丹、奚、霫(xí)等民族。

唐朝时期,契丹逐渐强盛,成为了唐朝在北方的主要威胁。907年,契丹建国,也就是后来的辽国。辽国的首都在西辽河流域的上京临潢府。当时的西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依然保持良好。史料记载这里“负山抱海,天险足以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牧”。当时西辽河还有大片的森林。南宋时期的地理图,在西辽河一带标记有松林的符号,而《契丹国志》记载这里“少人烟,多林木”。

西辽河流域是辽国的腹地,如果这里没有大量的森林、草原和耕地,那是无法维持一个大帝国的存在的。辽国建立后,在此大兴土木,修建城市、宫殿,开发了大量的树木。辽国的开发建设,使得西辽河的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到了金国时期,为了抵御蒙古,就在大兴安岭一线修建壕沟城墙,对森林造成的破坏更大。当时,西辽河已经出现了土地的沙漠化。

元朝时期,西辽河一带的农耕经济基本停止,生态环境得到得到了一定的恢复。明朝时期,朱棣北伐蒙古,在西辽河一带见到了“河曲柳林”“途边多榆柳”的景象。清朝时期,西辽河流域的生态进一步恢复,出现了“长林丰草”的景象。

到了清朝后期,推行移民实边政策,鼓励汉人移民到西辽河垦荒。于是乎,这里大片的草原被开为了耕地,大量的森林遭到了砍伐。到现在,这里的森林基本不存在了,而大量的草原却变成了沙地。这里的草原最初是可以耕种的,但由于降水量不足,开发的土地跟快就沙漠化了,后来人们不得不放弃这些土地,转而开发新的草原,使得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如今,这里的居民还在不断和沙漠化作斗争,试图将沙地消灭。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9

标签:西辽河   契丹   大兴安岭   砥石   乌桓   商朝   沙地   流域   荒凉   森林   文化   历史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