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A股放量上涨,沪指收涨0.97%,时隔多日重回4000点。
两市合计成交2.06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放大近1800亿元。
指数红火、科技领涨、情绪回暖。
但是否意味着调整结束,市场要往上走?
这可能是当下最值得琢磨的部分
就在两天前,不少投资者还在担忧市场形成了“M头”结构。
特别10月30日的高点与11月初的回调低点,看起来像是阶段性顶部。

连续五天缩量调整,也让部分人选择暂时离场观望,所以成交量明显回落。
但节奏突然变了。
昨天尾盘,半导体板块悄然翻红,今天CPO、电网设备、存储芯片等方向全线走强,且伴随明显放量。
这种变化比较集中,不太像市场的随机行为,更像是部分资金在关键位置形成合力,推动市场反弹
他们的目的不只是推升价格,可能是要“重塑市场观点”:昨天你还觉得这里是压力区,今天它就成了支撑区。
技术分析从来不是绝对客观的科学,而是群体认知的产物。
而认知,是可以被影响的。
尽管三大指数全线收红,但全市场仍有接近一半的个股未实现上涨。

这说明当前行情高度分化——不是全面回暖,而是结构性再平衡。
盘面上看,今日领涨板块看似分散:半导体、CPO、人形机器人、磷化工……

但深入拆解,会发现一条清晰主线:具备明确产业趋势、资本开支可见、且产业链逻辑扎实的高端制造环节。
海光信息大涨,与其技术合作方在最新财报电话会中释放的积极信号有关;
存储芯片价格近期持续回升,叠加下游需求回暖,带动设备和材料环节重获关注;
小鹏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虽距大规模应用尚远,但市场已开始对“下一代智能终端”进行提前定价;
磷化工的上涨,则源于上游装置阶段性减产与下游需求恢复带来的短期供需变化。
这些方向的共同特征是:机构持仓相对集中、行业景气度处于上行通道、具备较强的基本面支撑。
它们不是短期炒作题材,而是当前市场构建新主线的重要载体。
反观影视、旅游、部分区域概念等板块,则出现明显回调。
并非基本面恶化,而是流动性容量有限,难以承接大资金布局。
当主力转向结构性机会,小市值题材自然退潮。
接下来,更关键的是后续量能能否维持。
若成交无法稳定在2万亿以上,那么当前的“W底”可能只是阶段性反抽,而非趋势反转。
毕竟,在缺乏持续增量资金的情况下,仅靠存量博弈推升的指数,基础并不牢固。
市场上最近流行一句话:“真正的高手不研究K线,而是参与K线的形成。”
放在今天的A股,格外贴切。
市场从来不只是数字的跳动,而是资金行为、预期博弈与信息解读的综合体现。
当一笔足够大的资金在关键位置连续行动,它改变的不仅是价格,更是整个市场对“合理区间”的判断。
所以当下我们或许需要考虑的是
毕竟,在复杂的市场里,要做足应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学术研讨。
如果觉得资料有用,希望各位能够多多支持,您一次点赞、一次转发、随手分享,都是笔者坚持的动力~
更新时间:2025-11-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