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北京时间10月18日上午,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视频通话,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主要内容就是双方围绕落实今年以来两国元首历次通话重要共识,就双边经贸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建设性的交流,同意尽快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磋商。
首先消息一出,A50先拉起来了,各大投资群也在讨论周末利好事件,有网友调侃该不会是特朗普提前又开多单了吧,早上也有朋友给我发消息说风险解除了,我笑着回他,这事儿没那么简单。
数据来源:Wind
其实我们回顾之前的谈判,这种"餐前秀肌肉接近尾声,该上桌谈判了"的戏码,已经看过太多次了。每次谈判前,美国总要先放几句软话,营造点"破冰"氛围,好像这次真能谈出什么实质性进展似的。
而且不要看他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10月14日起,他们对中国进口软木原木及木材征收10%关税,对橱柜、浴室柜等加征25%关税;11月1日起,还要对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关税;对中国赴美船舶征收"港口管理费",甚至计划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
这些措施看似凶猛,实则是"纸老虎",美国消费者已经受不了了,通胀压力山大。
分析谈判的预期结果,就得先分析特朗普这个人,或者说他的团队。
特朗普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可持续的预期。今天说"中美关系是重中之重",明天就能说"中国是美国最大的敌人"。今天说"关税是伟大的工具",明天就能说"高关税不可持续"。
指望这次能谈出什么超预期的结果?我看悬。我的观点很明确,除非美国真的结结实实的在对抗中摔了一跤,否则任何谈判都是走过场。
昨晚贝森特在记者会上的发言简直是个笑话,他说:"过去一星期,美国汽车公司打电话给我,说中国给他们提供的稀土减少了,然后公司老板打去问中国稀土厂,稀土厂老板说因为国庆放假,厂里没人,所以供应减少了。所以我们不能相信中国的稀土供应链。
图片来源:网络图源
所以这次中美经贸磋商,与其说是美国"主动求和",不如说是中国反制措施的成功。稀土管制、船舶特别港务费、针对美光的反制措施,这一套组合拳打得漂亮。
战场上的交锋比较直接,经济上的较量却可以打很久。除非美国发生金融危机,或者人工智能泡沫破灭,虽然最近美国几家地区银行因为信贷问题导致银行股下跌,但目前看还不至于引发系统性风险。
但中国是可以奉陪到底的,毕竟手里握着多张牌:稀土在手、半导体产业链突破、军工出海、制造业升级,这些都将成为中美对抗最坚实的底牌。
所以这次美国继续抱着"我强你弱"的旧思维,很可能结果又是"雷声大,雨点小"。但至少,这次谈判关系到特朗普的中期选举,所以大概率还是会缓和一些,但持续性还得另说。
@头条创作者加油站
#特朗普为何在对华关税问题上态度变软##9月份稀土及其制品出口10538吨#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