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贝终究是撑不住了,南京第一家倒闭,再多优惠券也救不了!

西贝终究扛不住了!

多地门店悄悄闭店,南京六合7年首店更是草草退场。

蒙灰的招牌配着有错字的公告,狼狈尽显。

这个曾人均150+的餐饮巨头,如今日均亏损200万。

即便狂发100元无门槛券、菜品猛降40%,也没能挽留住食客。

被捧上天的“西北情怀”彻底失灵,只是这场崩塌,真的只是预制菜风波引发的吗?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西贝多地现关店潮

2025年10月,西贝莜面村在多个城市悄悄关掉了一批门店。

广东汕头万象城店作为当地唯一的西贝,在10月18日正式关门。

苏州的一家店对外说是“规划调整”,可店员私下透露,其实每月亏损十几万,正好租约到期,干脆不干了。

大多数关掉的门店连个告别仪式都没有,空荡荡的店里,墙上那句“西北情怀”的标语,颜色都淡了。

紧接着,南京六合欢乐港营业了7年的西贝首店,也在19日贴出停业公告。

令人意外的是,这家店的招牌蒙了灰,公告上还有错别字,看得出关得十分匆忙。

这一波关店潮的起点,是2025年9月10日罗永浩发的一条微博。

他直接吐槽西贝的菜几乎都是预制菜,价格却特别高,还呼吁立法强制餐厅标明是不是用了预制菜。

这条微博一下子火了,48小时内,“西贝预制菜”话题的阅读量突破一亿,不少网友纷纷分享自己的用餐体验。

莜面栳栳吃着像冷藏过的,羊肉有明显复热痕迹,就连儿童餐也像是预制食品。

网友的质疑并非无据可依,西贝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预制菜业务,还专门成立贾国龙功夫菜品牌来做这块。

但日常宣传里,它一直强调菜品现做、手工、新鲜,人均消费也始终没低于150元。

信任崩塌,救场反遭翻车

面对舆论风波,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的回应不仅没能平息争议,反而让事态进一步扩大。

9月11日,他明确表示西贝绝对没有预制菜,甚至放出要起诉罗永浩的狠话。

为了自证清白,西贝从9月12日起开放了全国门店的后厨。

可媒体探访后发现,西贝后厨冰箱里塞满了保质期长达两年的冷冻食材。

厨师全程用电磁炉加热袋装肉,完全没有明火烹饪。

有厨师长还透露,在这里工作不需要厨师证,只要会加热菜品就行。

更让公众不满的是,网友翻出了2023年贾国龙的一段采访。

他当时提到好菜都是预制出来的,越高级的菜越依赖预制。

这和他现在的说法完全对不上,大家更觉得被欺骗了。

9月15日,西贝发布致歉信,承诺会将部分菜品改为现做,并用油烹饪。

但大家发现,致歉信中既没有承认虚假宣传,也没说清哪些菜品是预制菜,被网友吐槽全是空话。

这场信任危机,很快反映到了经营上。

西贝内部数据显示,自9月中旬起,公司日均亏损达200万元。

收入大幅减少的同时,房租、人力等固定成本并未下降,单店日营收还不足过去的三分之一。

为了挽回客人,西贝匆忙推出降价发券。

9月24日,西贝宣布发放100元无门槛代金券,且从10月1日起全国菜品大幅降价,最高降幅40%。

但由于决定过于突然,新菜单来不及印制,店员只能连夜用贴纸覆盖旧菜单上的价格。

有的贴得歪歪扭扭,场面十分混乱。

降价确实拉回了一些客人,但多数都是来薅羊毛的,用完券就不再光顾,导致客单价大幅下跌。

更糟糕的是,无门槛券被黄牛批量抢走转卖,真正想使用的消费者反而得花钱买券,不少人吐槽西贝连优惠券都要“割韭菜”。

除了降价混乱,消费者还发现菜量悄悄减少。

比如158元的羊排,分量明显比之前少,反馈问题后还要等半小时才能补上,用餐体验大打折扣。

有网友对比同期羊肉批发价,发现羊肉价格降了8%,但西贝的部分核心菜品却逆势上涨25%。

这种成本下降、价格上涨、分量缩减的做法,彻底耗尽了大家对西贝最后的信任。

早埋隐患,敲响警钟

其实,西贝走到如今的地步,早有苗头,

它的核心问题在于品牌偏离主业,忽视了消费者的真实感受。

2015年贾国龙卸任CEO后,没有将重心放在主营餐饮上。

而是投入大量精力和资金到零售业务和快餐副牌,比如贾国龙中国堡、龙堡等。

这些副业最终全部失败,数亿元资金打了水漂,还分散了管理精力,导致主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不断下滑。

西贝的定价也一直饱受争议,不断试探消费者的接受底线。

2021年,西贝就曾因21元一个的馒头上热搜。

当时解释称用料好、成本高,但很多消费者并不买账。

更早之前,还有人发现西贝前副总裁曾表示,月薪5000元以下的人不适合吃西贝。

虽然后来西贝澄清该人员已离职,相关言论不代表品牌。

但仍有网友认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品牌的真实心态。

西贝的一连串翻车,给整个餐饮行业敲响了警钟。

现在的消费者对虚假宣传和价格虚高越来越不能容忍,餐饮品牌必须回归一分钱一分货的本质,让价格与品质真正匹配。

产品实力远比营销话术重要,靠西北情怀、家庭食堂这类故事包装的时代已经过去。

消费者更关心食材是否新鲜、制作是否透明、口感是否达标。

说到底,餐饮做的就是一口老实饭,守的是一把良心秤。

肉有几两、菜有几克、油烧得多热,消费者的舌头都能尝得出来。

西贝的故事还没完全结束,但它给整个餐饮业上的这堂信任课,值得每个餐饮从业者认真思考。

结语

信任像张纸,皱了就难抚平。口碑像碗汤,掺水就淡了味。别等招牌蒙尘时才想起擦亮,真正的“功夫”不在营销,而在每一天的灶台之间。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西贝?企业回应》2021-01-11

2.正观新闻:《整改后的西贝:不再承诺上菜时间,强调门店现炒现做》2025-09-30

3.界面新闻:《西贝大降价,部分菜品降幅超20%》2025-10-01

4.海西晨报:《刚刚!西贝道歉了!》2025-09-15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0

标签:美食   南京   优惠券   消费者   网友   餐饮   发现   价格   羊肉   品牌   门槛   招牌   翻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