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签下协议,24小时内,美方对华取消两道制裁,默克尔重出江湖

特朗普政府这次真有点急了。赶在稀土库存彻底见底、工业生产线濒临瘫痪之前,他们和中国签了一个关键性“补充谅解”——中国给美国企业发稀土出口许可证,美国则撤销那些制裁措施。



而在双方签下“谅解协议”后,美国就麻溜取消了两项对华制裁。先是能源领域:7月2日,美国政府给两家公司发函,取消对华出口乙烷的限制。要知道美国生产的乙烷一半都销往中国,主要用在石化行业。之前美国商务部还玩过“准装不准卸”的花招,现在总算认清了现实。


同一天,德国西门子收到美国政府的“解禁令”:恢复对中国出售芯片设计软件。5月底,美国刚拿“中国限制稀土”当借口卡住这项出口,如今态度180度大转弯。对此,路透社直接点破这两步棋,证明“贸易休战正在按计划推进”。


不难看出,美国这两道对华制裁的取消,既是为了中美贸易谈判“营造氛围”,也是实际成果的体现。更重要的是,这种“你松一口,我再松一点”的节奏,让中美之间保持了一定的互动弹性。双方都知道,这场贸易战不可能一次谈完,但阶段性成果,必须有,否则谈判就失去意义。


至于稀土,中国商务部已确认,将依法审批符合条件的稀土出口申请。事实上,稀土出口本来就实施许可制度,这一次通过谈判为符合条件的美国企业开绿灯,既不违反规定,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有控制的让步。



值得注意的是,所谓“许可”制度,并没有取消,中方仍然握着主动权,谁能拿到证,拿多长时间,有没有限制条件,中国说了算。这种安排,既回应了美方的关切,又保留了未来博弈的空间,可以说是进退有据。


现在来看,美方这次确实让了步,不只是表面撤销制裁那么简单。白宫内心清楚,距离“对等关税”暂缓期7月9日截止时间已经不多。特朗普想要在独立日当天拿出点成绩,就必须赶在这个节骨眼前,搞出一个“中美达成协议”的大标题。


而中方也不会做无谓妥协。稀土还是得走许可制度,使用范围还是要申报,谁能拿到,怎么用,中方说了算。这种方式,既确保了国家利益,也维持了对外沟通的空间,可以说是典型的“有限放行,掌控节奏”。


中美谈判顺畅进行的同时,欧洲可就不那么乐观了。当地时间7月2日,默克尔突然“重出江湖”,这位德国前总理在一场活动上公开表示:“美国如果搞高关税,美国人也会付出代价。”意思很清楚,特朗普的政策最终伤的是美国自己。



同时,她也提醒欧盟不要对美软弱,面对美方的关税威胁,要敢于反击,不能总是被牵着鼻子走。默克尔这番话,是有分量的。虽然她已经卸任多年,但在欧洲政坛依然有影响力,尤其在处理美欧贸易关系上,她一直是务实派代表。


要知道,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他的“对等关税”已经搞得满世界都是火药味。对欧盟,他一言不合就威胁加征50%关税;对日本,不管谈判多少轮,汽车关税照样挂嘴边;对加拿大,则直接喊话说“你们屈服了”;连跟东盟国家谈,也都是“一手胡萝卜,一手大棒”。


在这种时候,默克尔站出来,明显是欧洲已经看不下去美国这副“单边通吃”的做派。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已经明确表态,欧盟已准备好对210亿欧元的美国产品加征报复性关税。如果谈不拢,那就硬碰硬。而法国财长也说了,“宁愿晚一点达成一份好协议,也不愿意被强迫签一份坏协议”。



可以说,默克尔的话,其实是在为整个欧盟站台,也是在间接支持中国对美方不对等做法的抗争。中美这边谈得动了,欧盟自然不想被甩在后头。所以默克尔“重出江湖”,也意味着接下来美欧之间的斗争可能更加公开化。


从整体来看,这次中美协议的推进,虽然还谈不上“历史性突破”,但确实清除了几个关键障碍。比如稀土、乙烷、EDA软件,过去属于敏感领域,现在都可以恢复贸易往来,说明双方愿意从“僵局”中寻求“部分可行”的合作路径。


而且,这种谈法也给了其他国家一个示范:和美国谈,可以谈成事;但要拿到成果,不能怕强硬。不然像加拿大、印度那样,总是退让,最后只是便宜了美国。



可以预见,不论是中美,还是美欧、美日,甚至美印、美加,接下来的这几天,会是密集的谈判窗口。特朗普为了让自己能在独立日前交出“成绩单”,一定还会加快谈判节奏。至于能不能真正形成一份“多边成果清单”,那就要看各方愿不愿意在原则和利益之间找到平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4

标签:财经   中美   美方   协议   小时   江湖   美国   稀土   关税   中国   欧盟   乙烷   欧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