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辛杰在深圳开会后消失,24天后,万科一纸公告宣告他辞职,这位被寄予厚望的"救火队长"走了,留下8729亿负债和一地鸡毛。
更劲爆的是,前总裁祝九胜直接被抓,地产圈响当当的"九哥"这回怕是难翻身了,深铁输血259亿也止不住颓势。
万科到底发生了什么?国资托底还靠得住吗?
编辑:AJY
辛杰的失联充满戏剧性,9月18日他在深圳开完会就没影了,二十多天没公开露面,直到10月11日媒体爆出他失联的消息,传闻是被带走调查。
这个时间点太微妙了,就在他失联前两天,深铁还批了20.64亿专门帮万科还债券,可转眼间,这个深铁党委书记、董事长就凭空消失了。
10月12日他递交辞职报告,13日万科公告说他因"个人原因"辞职,还特意加了句"与董事会无分歧",越强调没问题,越让人多想。
更让人不安的是辛杰的双重身份,他不只是万科董事长,还是深铁的一把手,手里握着深圳轨道交通的千亿项目,连他都自身难保,万科这艘船的水到底有多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新任董事长黄力平火速接任之际,更重磅的炸弹被引爆——前总裁祝九胜被刑事拘留了。
这个地产圈的"九哥"可是万科老人,1969年生,1993年起就在建行深圳分行干了近20年,批过不少万科贷款,2012年跳槽万科,2018年升任总裁兼CEO。
今年1月17日他曾经短暂失联两天,回来后27日就以身体原因全退,辞了董事、总裁、CEO等职,转任顾问,谁知道10月14日直接被抓!
起因是一封举报信,说他2017年"宝万大战"期间短暂离职,以"第三方顾问"身份操控影子公司,上千家公司、上百亿资金,涉及资本、项目、资金网络,还包括深铁的合作基金。
两天之内,两个高管一个"失联",一个被刑拘,这绝不是巧合,人祸带来的恐慌,比单纯的债务数字更让投资者和购房者揪心。
总负债8729亿这个数字听起来像天文数字,但更可怕的是"钱不够花"的现实,这里面有3642亿是有息负债,1553亿是一年内必须还的短期债务。
而万科账上的现金只有740亿,就算把所有现金都拿出来还债,也只能覆盖45%,相当于手里攥着100块,却要还220块的急债。
股价最能说明问题,公告一出,万科A股跌2.67%,H股跌4.8%,投资者用脚投票,信心正在崩塌。
万科的赚钱能力还在下滑,2024年营收3432亿,但地产板块844亿营收却亏了494亿,这是上市33年来头一遭,2025年上半年营收1053亿,又亏119.47亿。
算下来每天要亏差不多2亿,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小时烧掉833万,每分钟烧掉13.8万,这还是在不断变卖资产的情况下!
有人可能会问,不是还有卖房收入吗?数据显示,上半年万科卖了691亿的房子,可这笔钱并不能直接算成利润。
房企的预售制度决定了,卖房钱先算合同负债,得等交房才能转成营收,而交房周期往往要3到5年,这就导致一个尴尬的局面。
现在的利润表,反映的是3年前的销售情况,现在卖的房子,要等几年后才会计入收入,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是616亿。
但买材料、付工程款的现金花了495亿,加上其他支出,经营性现金流还是-30亿,简单说,日常经营不仅没赚到钱,还倒贴了30亿。
更让人担心的是,这种入不敷出不是短期现象,2024年万科房地产收入降了31.57%,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又降了45.7%,降幅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
房子卖不动,回款就上不来,回款上不来,债务就没法还,债务还不上,又会影响公司信誉,进一步导致房子卖不动,这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之前高价拿的地不敢轻易开发,核心区的商场、写字楼开始打折卖,连员工福利都在悄悄缩减,这些细节比冰冷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万科的"造血"功能,暂时出了大问题,流动性紧张得像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万科和大股东深铁并非坐以待毙,事实上,一场轰轰烈烈的"瘦身自救"运动早已展开。
作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深铁确实够意思,2025年大半年里,分9次给万科借了近260亿,最近一次就在辛杰失联前2天。
更关键的是,这些借款的利率只有2.34%,比市场利率低不少,期限还能给到3年,部分还允许展期,相当于给万科送了个"低息贷款大礼包"。
但深铁也不是"财神爷",它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2025年上半年,深铁净亏损33.6亿,资产负债率突破了60%。
对国企来说,这个负债率已经算高了,深铁的钱主要靠地铁运营和房地产开发,现在房地产行情差,地铁运营又要持续投入,手里的"余粮"也不多了。
而为了回笼资金,万科几乎到了能卖的都卖的地步,最典型的是2017年花551亿买的"广信资产包",里面有广州荔湾、越秀的16宗核心地块。
现在为了回款,不仅要拆售其中8项资产,还要求买家在2025年12月15日前付清全款,急着用钱的心思昭然若揭。
还有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2024年以评估价六成的价格卖给了深铁,直接亏了近10亿,上海金桥万创中心卖了14亿。
七宝万科广场卖了48%股权回笼23.84亿,连非核心资产也在砍,投资超400亿的万冰雪公司直接剥离。
这种折价变卖的方式,虽然能解燃眉之急,却会让万科的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进一步缩水,相当于"拆了骨头补肉"。
所有的自救动作,都无法解决根本矛盾:房子卖不出去,房企的核心是要把房子卖出去,拿到回款,再用回款还负债、开发新项目,形成循环。
如果房子卖不出去,再怎么卖资产、借债,都是"无源之水",2025年上半年,万科销售额降了45.7%,比行业平均水平还高。
这说明市场对万科的信心在下降,现在的消费者,用脚投票的力量比任何资本都大,消费者主权时代已经到来!
看到万科如今面临的种种困境,不少人担心万科会崩盘,短期来看,万科有深铁这个靠山兜底,大概率不会违约崩盘。
深铁已经投入了近260亿,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万科倒了,一旦万科违约,深铁之前的借款可能打水漂,还会影响深圳的房地产市场稳定。
加上万科已经把部分高息债务换成了深铁的低息借款,2027年前没有境外公开债到期,短期的债务压力已经有所缓解。
就算现金不够,还能靠卖资产凑钱,至少不会像一些中小房企那样突然"暴雷",但长期来看,万科能不能活下去,不取决于谁当董事长。
也不取决于深铁借多少钱,关键在两个字"销售",购房者现在最在意交付,盯监管账户余额、施工进度、总包在不在、项目进没进保交楼名单。
政策在放宽,但收入没涨,客户观望,万科得聚焦强二线核心一线,别铺摊子,去库存,降费用,稳基本盘。
拐点不是人事公告,而是小信号:退房率降,去化升,现金流转正,负债拉长,这四个齐了,谁当董事长都不重要。
对普通购房者来说,现在买万科的房子不用太慌,有深铁兜底,短期不会烂尾,但也别盲目入手。
可以多看看现房或准现房,查一查万科当地项目的销售情况,再对比下周边房企的价格和口碑,毕竟,现在的市场里,谨慎比冲动更重要。
万科不会马上崩盘,但也没到安全的地步,它就像一个生病的人,靠深铁借款和卖资产暂时稳住了病情。
但要真正康复,还得靠自己销售回款,至于能不能吃饱,要看市场给不给机会,更要看我们这些购房者愿不愿意喂饭了。
万科的危机告诉我们,企业的本质不是资产,而是信任,信用崩塌比财务危机更致命,因为信任一旦失去,就很难重建。
消费者主权时代已经到来,未来的企业必须真正以消费者为中心,透明度、责任感、参与度将成为新的核心竞争力。
面对这样的时代变革,作为普通消费者的我们,如何用选择来推动商业文明的进步?你的每一个决定都很重要。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