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12月,马里奥·何塞·贝尔格里奥出生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弗洛雷斯区的意大利移民家庭。父亲是铁路工人,母亲操持家务,五个子女中排行第四。贝尔格里奥就读于公立技术学校,主修化学,21岁时因严重肺炎中断学业,次年加入耶稣会,开启神职生涯。
阿根廷军政府时期(1976-1983),已身任省会总主教的贝尔格里奥面临复杂处境。他要求基层神职人员避免公开对抗政权,暗中通过教会渠道协助遇到困难的教徒。这种实用主义策略引发争议:支持者认为保护了教会生存空间,批评者指责其不敢公开对抗暴政。
枢机时期的方济各
1992年,教廷任命贝尔格里奥为布宜诺斯艾利斯辅助主教,1998年升任该地总主教。2001年,他被教皇若望·保禄二世册封为红衣枢机,成为阿根廷首位枢机主教。在此期间,他力促教区内部简政、加强民众参与,并于2005年当选为拉丁美洲主教理事会主席,拓展了在地区教会事务中的影响力。
2013年3月13日,贝尔格里奥在梵蒂冈举行的教皇选举中获选,成为历史上第一位来自美洲、第一位耶稣会出身的教宗,并以“方济各”之名开启教宗生涯。
注:耶稣会由西班牙人圣依纳爵·罗耀拉于1534年创立,是天主教内最具影响力的修会之一
圣方济各像
“方济各”一名直接取自圣方济各,即13世纪的意大利圣人方济各(1182-1226)。圣方济各以谦卑、简朴、关爱穷人著称,他放弃贵族生活,创立方济各会,倡导和平与生态保护,被誉为“穷人的圣人”。
贝尔格里奥选择这个名字,被认为是对圣方济各精神的继承——尤其是对教会改革、关怀弱势群体、倡导和平的呼应。他在当选后的首次公开讲话中表示,一位巴西枢机在投票前对他说:“不要忘记穷人”,这句话促使他决定采用“方济各”作为名号。
在教宗历史上,名号通常取自前任教宗或具有象征意义的圣徒,如“若望保禄”(纪念若望二十三世和保禄六世)或“本笃”(取自圣本笃)。然而,“方济各”从未被用作教宗名号,部分原因是圣方济各并非教宗,而是一位平信徒出身的修会创始人。贝尔格里奥的选择因此被视为对教会官僚体系的某种疏离,强调回归信仰的本真。
方济各上任伊始,即着手推动教廷内部简化程序,削减教廷高层的特权和资源浪费,强调教会应更加关注穷人、病患和边缘群体。主张削弱地方主教会议权力,要求全球主教年满75岁必须提交辞呈(此前可延迟),并亲自任命更多亲信担任要职。
自2013年就任教宗以来,方济各还在教义领域推动了一系列改革,故被一些人称作“左翼革命教宗”。
2015年方济各通谕将生态保护列为道德责任,呼吁应对气候变化,但未支持激进环保主义。
传统上,离婚并再婚的天主教徒不得领圣体。方济各在《爱的喜乐》(注:教宗方济各于2016年4月8日颁布的宗座劝谕,也可看作是一份家庭观改革文件)中允许神父根据个案情况,为悔改且努力遵循信仰生活的再婚者主持圣事。他提出“陪伴而非审判”的原则,主张教会应更包容单亲家庭、同居伴侣等非典型家庭结构,但仍坚持婚姻应为一男一女的结合。
2018年修订《天主教教理》,明确“死刑不可接受”,将其定义为“对人性尊严的侵犯”,取代了此前“极端情况下可用”的表述。
2021年,方济各正式允许女性在弥撒中担任终身执事以外的职务,但未开放女性晋铎(成为神父)。他称女性铎职“不在天主计划中”,这引发女权主义天主教徒批评。
注:2022年起,梵蒂冈多个部门首次由女性领导(如教育部副秘书长),但核心决策层仍由男性枢机主导。
2023年,方济各批准《恳求信德与》文件,正式允许天主教神父为同性伴侣提供“祝福”。这份文件引发了全球天主教会的激烈争论,是方济各任内最具分裂性的教义调整之一。与此同时,方济各呼吁各国废除对同性恋的刑事处罚,但同时重申天主教反对同性婚姻的立场,体现其“人权与教义分离”的策略。
此外,他还多次谴责新自由主义导致的贫富分化,但未提出具体社会经济改革方案,被批评为“道德谴责多于实际影响”。
以上大体便是方济各的生平与主要事件主张,其虽然常被媒体和部分观察者称为“左翼革命教宗”,但若严格以政治光谱或天主教教义衡量,他的立场实际上是“保守框架下的有限改革”,而非真正的左翼意识形态。
更新时间:2025-04-2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