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深夜签署行政命令。
宣布对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口商品征收“对等关税”,税率介于10%至41%之间,并将原定8月1日生效的时间推迟至8月7日。
不得不承认,尽管手段很肮脏,但特朗普的手腕也确实不简单。
短短90天“休战”,就把欧盟、日本、韩国、印度等主要经贸国家都给拿下了。
特朗普
7月31日深夜,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对等关税”2.0版本正式来临了。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随后发布实施细则。
明确将于美东时间8月7日零时起,针对69个国家及地区的进口商品,开启10%至41%的关税新规,成为政策正式启动的行政依据。
这一次,没有再次延后声称,也不像此前设立90天缓冲期那般含糊,使人意识到政策已进入“强推模式”。
相比4日公布的初版税表,新版“对等关税”在税率设定上呈现明显调整。
美国确定的最新关税税率
其中,东南亚国家如柬埔寨、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统一被设定为19%,越南则为20%。
由于这些国家税率远低于初期设定,使得当地不少出口企业松了口气。
而作为老美的4大势力桥头堡,日本、韩国、以色列、土耳其等主要贸易伙伴,则是一律按15%税率处理,仅高于英国。
如果其原有关税低于15%,则补足至15%,对于已有更高关税的,则不增不减。
南亚方面,莫迪就有点惨了,25%的关税。
很明显,特朗普对于印度买俄罗斯石油的行为很不爽,他要好好教训这个不听话的小老弟。
于是乎,巴基斯坦就从约29%降至19%,在南亚国家中最受优待,这一降税被视为美方拉拢动作之一。
特朗普
至于未在清单中列名的国家,老美则是罕见的大方,一律征收最低10%关税。
而通过第三地转运试图规避征税行为,将面临高达40%的“转运税”惩罚,此举旨在堵住灰色操作空间。
据路透社报道,截至此时,美国已与18个主要贸易伙伴中约三分之二达成协议。
其中包括英国、日本、韩国、印尼、菲律宾、越南以及欧盟,使得这些国家有资格享受相对优惠税率。
至于其它的国家,白宫一语道出了原因。
他们表示无法与200多个国家一一对话,便更倾向简化决策流程,用行政命令统领贸易策略,而非复杂多边谈判。
这种风格转向令政策更具确定性,也使盟友与对手都清晰感受到,美国已从谈判妥协型角色,转向主动出击的贸易秩序重构者。
特朗普
在对等关税实施临近阶段,许多出口企业试图自行吸收税负以保住市场份额。
日本汽车出口至北美期间,尽管售价稳定,出口价格却下降17.7%,显示关税压力已由企业承担。
但这种“消化术”并非可持续。
随着关税落地临近,美国宝洁公司宣布将从8月起对约25%产品提价2.5%,零售巨头沃尔玛、玩具品牌美泰、孩之宝也纷纷发出价格上涨警告。
美国物件上涨
卡特公司高管明确指出,如果税负成为固定成本,利润将不可继续被侵蚀。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进一步估算,新关税将使美国物价短期上涨约1.8%,相当于每户家庭年支出增加约2400 美元。
特别是鞋类、服装涨价可能高达40%,电脑与电子设备短期上涨18.2%。
与此同时,卡特彼勒公司也发布季度报告,表示关税预计全年将造成高达15亿美元成本,其中第三季度将承担4–5亿美元,这严重拖累工业和制造业利润。
这种情况折射出不仅消费品,重工业与资本品领域也在税收压力中节节败退。
美国因个关税涨价的商品
政策发布后全球市场迅速反应。
8月1日,亚洲主要股市开盘大跌,整体下跌幅度被认为是4月以来最糟糕一周。
同时标普7月制造业PMI指数降至50以下,创2020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
这反映出企业对未来订单和增长前景信心大幅削弱。
至于日本制造业再次陷入萎缩状态,其7月PMI仅为48.9,产出与新订单双降。
尽管企业招聘仍小幅增长,但成本通胀上升,叠加产出下降,信心指数虽略回升,却未能掩盖前景的脆弱性。
报道
印度方面,金融市场对25%关税反应敏感,印度卢比跌至87.7/USD接近历史低点,股指下跌0.6%。
不少网友预计印度2025–26年GDP增速,将因关税压力下滑最多40个基点,制造业与出口活动前景悲观。
在美国本土,尽管第二季度GDP年化增长达到3.0%,但服务业指数(ISM)逼近临界线,仅为50.1,显示企业与消费者在服务环节也感到压力。
与此同时,焦点企业尽管盈利仍佳,但金融市场对通胀持久化与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忧加剧。
短期利率下降预期被削弱,债市出现收益率结构混乱趋势。
尽管高压政策令全球多数国家承压,但仍有国家在不同层面获益或相对获利。
美国自身产业获益明显。
钢铝、高科技制造业因进口成本上升而减轻国外竞争。
6月美国贸易逆差下降16%,至60.2亿美元,为两年来最低,同时支撑经济增长回升至3.0%。
巴西尽管被加总关税至50%,但其出口结构(大豆、铁矿、矿产资源)可转往中国与欧盟市场缓冲。
巴西大豆
再加上其央行及时调整利率并维护出口业务,GDP仅小幅下滑,企业基本维稳。
巴基斯坦则因降至19%税率而脱颖而出,此举传递出美国对其外交态度缓和的信息,并为其出口提供价格稳定预期与竞争优势。
因此,尽管“高税阴影”覆盖全球,但赢家依然存在。
美国国内产业借政策保护获益,巴西凭出口多元化和自主市场缓冲冲击,巴基斯坦通过降税赢得谈判杠杆与政策利好。
信源:上观新闻 2025年8月1日关于““对等关税”2.0来袭,特朗普“休战”数月后再向全球“开战””的报道
信源截图
从7月31日深夜行政命令签署,到8月7日“对等关税”正式落地,美国再一次以关税工具试图重塑全球贸易格局。
在这场波及全球的风暴中,赢家并非零,美国自身在遏制逆差和保护产业层面获得短期红利,巴西与巴基斯坦则因出口结构与外交关系获得相对缓冲和优势。
未来,供应链重构与多边秩序的争夺将愈演愈烈。
在全球贸易规则重写进程中,每一次倒计时时刻,也许意味着新的重新定位。
而那些能预判方向、调整策略的国家,将更有可能笑到最后。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