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的脚步尚远,东莞老饭店的电梯口却已弥漫着节庆的氛围。一座精心布置的月饼展台闯入眼帘,各色礼盒争奇斗艳,宛如一场无声的竞赛。
我站在展台前,不由得想起母亲曾经讲过的故事。她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月饼是稀罕物,须得凭票购买。外祖父每年中秋前都会排上大半日的队,才能换来两个月饼。那时的月饼用油纸简单包裹,馅料简单,里面满是冰糖和花生,却是全家人的期盼。
而今眼前的月饼,琳琅满目得叫人眼花。传统的双黄白莲蓉自不必说,更有冰皮榴莲、奶黄流心、巧克力榛子,甚至还有低糖养生系列。
包装那个精美,样式也五花八门,有仿古漆盒,有现代简约风,有与知名画家的联名款,每一款都似乎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
一位白发老奶奶在女儿的陪伴下挑选月饼,满是皱纹的手抚过精美的包装,感叹道:“现在的月饼真是好看得舍不得吃呀!”女儿笑着回应:“妈,阅兵就是要买来吃的嘛!您尝尝这个新口味。”老人摇头笑道:“我还是喜欢传统的,你们年轻人尝新就好。”
我不禁感叹!月饼的变迁,何尝不是中国百姓生活变迁的一面镜子?从物资匮乏时代的稀罕物,到如今的寻常食品;从单一口味到百花齐放;从简单包装到精美礼盒。这变化的背后,是普通人餐桌的丰富,是生活选择的多样,是日子越过越好的明证。
月饼不再只是中秋的仪式性食品,更成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一盒月饼,传递的是牵挂,是祝福,是团圆的期盼。无论口味如何创新,包装如何精美,那份寄托其中的情意始终未变。
离开展台时,我手中也多了一盒月饼。不是最贵的,也不是最新奇的,而是传统的双黄白莲蓉,最正宗的广东风味。
我想,有些滋味,历经时光打磨,反而越发醇厚;有些情感,任凭时代变迁,始终温暖如初。
八月尚远,相思已近。月饼的滋味,便是生活的滋味。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