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最新的人口数据,一串数字看得人心里发沉。
2024年,全国出生人口954万,比上一年又少了近50万;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39万,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降。
更扎眼的是,65岁及以上的老人占比已经达到15.6%,意味着每7个人里就有1个是老年人。
有人说,人少了好啊,房子不用抢了,学校不内卷了,资源分到手里的自然多了。
可也有人犯嘀咕:年轻人越来越少,将来谁来干活?谁来养老?
如果按照现在的趋势,到本世纪末人口降到8亿,我们的日子到底会更好过,还是更难?
现在的人口变化,已经不是“少生几个”那么简单,而是实实在在的“收缩”。
2020年的时候,全国15到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还有9.9亿,才过4年,这个数字就少了3000万。
照这么下去,到2030年可能只剩9.6亿,2050年前后更是会跌到8.3亿。
为什么大家不愿意生孩子了?说来说去,还是“不敢”。
一线城市里,一套房几乎掏空全家积蓄,房贷压力能压得人喘不过气;就算在二三线城市,养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算上补习班、兴趣班,花上百万都不算夸张。
更别说女性,一旦怀孕生子,职场上的磕绊、晋升机会的流失,都是实实在在的“代价”。
社会风气也在变,2024年,全国单身人口已经达到2.4亿,眼看就要突破3亿。
“一人食”餐厅越开越多,宠物经济一年能挣3.8万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觉得,“活得舒服”比“多子多福”更实在。
这种观念的转变,比任何政策都更能影响生育选择。
如果人口真的降到8亿,最直接的变化可能不是“资源变多”,而是“有些地方的资源会消失”。
先看经济,年轻人是消费的主力,买房、买车、旅游、养娃,哪一样不带动一串产业?要是年轻人少了一半,商场里的衣服卖给谁?汽车厂里的新车卖给谁?
有专家测算,到205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可能比现在跌40%,到时候小超市、小餐馆关门的只会更多,就业机会自然跟着少。
房地产的日子更不会好过,现在很多城市的二手房已经卖不动了,要是人口再降一半,中小城市的房子可能真成了“白菜价”。
但这未必是好事,因为钢铁、水泥、家电这些上下游产业都会跟着萎缩,连锁反应谁也扛不住。
再看养老,现在的养老体系,其实是“多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可等到人口降到8亿,很可能变成“一个年轻人养几个老人”。
2024年,养老金已经出现局部缺口,再过几十年,医院里排队的老人可能比病床还多。
专业的护理人员更是找都找不到,现在全国护理人员才200万,将来要服务4000万失能老人,想想都觉得难。
区域差距也会越拉越大,年轻人肯定往大城市跑,毕竟那里工作机会多、资源好。到时候,北上广深这样的超大城市可能挤着1.5亿人,地铁照样挤。
可小县城、乡镇就惨了,学校招不到学生,医院留不住医生,最后可能只剩下老人守着空房子,公共服务说没就没。
有人说,怕什么,有机器人啊!现在工厂里的机器人确实越来越多,有的汽车厂自动化率都到90%了,一条生产线恨不得见不到几个人。
AI也能帮上忙,比如社区里的远程健康监测系统,能实时盯着老人的血压、心率,出问题了马上报警。
但机器人再厉害,也顶不上“活人”的作用。机器人不会去超市买东西,不会交个税,更不会过年回家带火家乡的消费。
就算工厂全自动化了,维护机器人、升级系统还得靠人;护理机器人再智能,给老人端杯水、陪老人说句话的温暖,机器学不会。
政策层面也在发力,2024年10月,我国出了个新政策,把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多子女家庭买房,公积金贷款额度能提高50%。
地方上也有尝试,比如四川攀枝花,生个孩子每月发500块补贴,发到3岁,2024年还真实现了人口小幅增长。
可攀枝花的例子很难复制。这个城市本来人口就少,财政能扛住补贴;换成人口多的大省,真要每个孩子都发500块,财政压力根本顶不住。
而且光发钱不够,得解决托育、教育、女性职场权益这些“老大难”,这可不是一天两天能搞定的。
该怎么发展?其实现实已经有很多教训在前了,别人的路是怎么走的呢?
日本的情况最值得琢磨。他们人口减少已经30年了,东京倒是还热闹,但乡下好多地方成了“鬼城”,房子空着,草长到一人高,小学一个班就3个学生。
政府试过发钱、给房子,甚至搞“相亲推送”,跟点外卖似的给年轻人介绍对象,可生育率还是上不去。
不过日本也有能学的地方。他们搞的“银发科技”很厉害,护理机器人能帮老人翻身、穿袜子等等,远程监测系统能让子女在外地也知道父母的情况,这些技术确实缓解了护理人员不够的问题。
瑞典就做得更到位,他们给父母总共480天的带薪育儿假,夫妻俩人可以分着休;托育机构覆盖率超90%,费用最多不超过家庭收入的3%。
这么一来,生育率能稳定在1.7,比很多国家都高。这说明,光给钱不行,还得有时间、有便利。
韩国则是个反面教材,他们政府够大方,生个孩子补贴差不多1万美元,可生育率还是全球最低,只有0.7。为啥?
年轻人在公司加班加到半夜,连谈恋爱的时间都没有;首尔的房价高得离谱,养个孩子跟养“奢侈品”似的。
如果我国人口降到8亿,看不见的影响可能比看得见的更让人揪心。
比如文化,现在很多方言已经没人说了,非遗传承人里70岁以上的占了一大半。要是年轻人都跑到大城市,地方上的戏曲、手工艺没人学,过几十年可能就真的消失了。
还有代际公平的问题,现在交社保的年轻人,将来领养老金,得靠新一代的年轻人。
可到时候年轻人少了,养老金不够发,要很可能得推迟退休,要么就得降待遇,这对辛苦一辈子的人来说,的确是个大难题。
其实说到底,人口多少不是关键,质量和结构才重要。
北欧一些小国人口不多,可人家教育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照样过得不错;反过来,有些国家人口不少,可教育跟不上,经济也上不去。
将来就算人口降到8亿,只要教育能跟上,能留住人才,日子未必就过不好。
人口降到8亿,既不会是有些人想的“乌托邦”,也不会是另一些人怕的“末日”。
日子会更好过吗?如果到时候房子不再是压垮人的大山,养孩子不用全家勒紧裤腰带,老人看病不用凌晨排队,就算人少,也能过得踏实。
日子会更难过吗?如果年轻人越来越少,工作难找,养老没人管,家乡变成空壳,就算资源再多,心里也空落落的。
说到底,人口只是一个数字,真正决定日子好坏的,是我们自己共同托举出来的未来社会。
毕竟,人活一辈子,图的不就是个踏实和希望吗?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