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坑惨特朗普,拜登曾表示:富士康是骗局,特朗普挖坑自己跳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加入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文|墨卿烟

编辑|墨卿烟

前言

2017年,特朗普在白宫高调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工厂,并为美国制造业回流点亮希望。

而7年过去了,富士康的美国工厂仍然是一片荒凉,曾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项目,如今的进展让人失望至极,大片土地荒废,工厂几乎没有生产。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郭台铭当初的雄心壮志为何最终以失败告终?特朗普为何会在如此短时间内被“骗惨”?

现实的落差

2017年特朗普在白宫高调宣布,富士康将在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先进的液晶面板工厂。

一计划立刻成为了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象征,特朗普的支持者和各界人士都充满了期待,作为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特朗普一度将这一项目视为自己经济政策的成功案例。

他甚至亲自出席了奠基仪式,将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表示这一项目将为美国带来13000个就业岗位,推动美国制造业的复兴。

威斯康星州政府也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个计划,提供了丰厚的税收优惠和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这一切似乎预示着美国制造业将迎来新的黄金时代。

可是7年过去了,这计划的实际进展与特朗普最初的宏大愿景相差甚远,富士康的工厂建设进度远未达到预期,最初的10.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被迫降级为6代线,甚至连这个计划也未能完全落地。

根据后续的报道,工厂所在的大片土地依旧未开发,只有少数仓库和一些基础设施设施。

而且原本承诺的大量工作岗位也没有如期兑现,工厂实际运营的规模远远低于预期,特朗普所期望的“制造业回流”梦,似乎在现实面前彻底破碎。

事实上特朗普当初的乐观预期和富士康的实际操作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落差,无论是从供应链建设、劳动力招募还是成本控制等方面,富士康面临着极大的困难。

美国缺乏完善的液晶面板产业链,富士康不得不依赖从其他国家进口零部件,这导致了生产成本的暴涨。

即便如此富士康仍然没有找到足够的工人来填补职位,威斯康星州失业率较低,而富士康提供的薪资又远不及当地制造业的平均工资,这使得招聘工作异常艰难。

而且富士康的这一项目本质上是受政治因素驱动的,特朗普的政府急于通过这样象征性的制造业投资来证明“美国优先”的经济政策是成功的,试图在选民中赢得支持。

但是富士康的投资并非仅仅出于商业考量,而更多的是为了迎合当时政治上的需求。

这种政治驱动的决策,在实际执行中遇到了无法避免的困难,最终让许多原本信心满满的美国民众感到失望。

当初特朗普所寄予厚望的项目,最终变成了一个尴尬的失败案例,富士康的投资没有带来承诺中的大量就业机会,也未能推动当地经济的复兴。

这种落差不仅仅是特朗普个人的失误,更是美国在制造业“回流”问题上,长期以来积累的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

特朗普能否意识到,他当初的宏大计划,已随着富士康工厂的荒凉现实,悄然成为历史的注脚?

政治驱动的决策

富士康的投资决策,其实也与当时的政治有着很大的关系,特朗普政府迫切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重振美国制造业,特别是吸引“铁锈带”选民的支持。

毕竟制造业的回流一直是特朗普竞选时的重要承诺之一,这样的项目正是他“美国优先”政策的集中体现。

富士康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巨头,和其创始人郭台铭的强大背景,让该项目显得更加有分量,在特朗普的推动下,富士康几乎成了“制造业回流”的象征,代表着美国重新焕发工业活力的希望。

可由于特朗普及其政府急于通过这一项目证明自己的政策成效,富士康的许多初期承诺便被过度夸大,甚至远离了商业本身的理性判断。

项目不仅缺乏对美国当地真实产业需求的调研,还在很多方面做出了与现实脱节的高估,首先富士康计划在威斯康星州建成全球最大液晶面板工厂。

这个项目不仅是为了迎合政治需求,也具有巨大的投资吸引力,但问题是,富士康并未充分考虑美国缺乏液晶面板产业链的现状。

美国的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液晶面板产业链的断层导致富士康不得不从墨西哥等国家进口零部件,这直接导致原本预期的生产成本大幅上升,给项目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而且当时富士康所承诺的13000个就业岗位,也并未如期而至,虽然威斯康星州政府提供了丰厚的补贴和税收优惠,但这些补贴并未有效促进富士康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当地失业率较低,工人招聘困难,富士康开出的工资也远低于当地的制造业薪资标准,这些实际问题让富士康的招聘工作一直处于瓶颈状态,甚至一度不得不从中国调派技术工人来填补空缺。

这下让特朗普的政治承诺无法兑现,也让当地民众的期待逐渐破灭,最关键的一点是富士康和威斯康星州政府之间关于项目执行的契约问题。

虽然富士康获得了大量的政策优惠和财政支持,但在承诺方面却始终没有实际的执行成果,州政府不断向富士康施压,要他们其履行项目承诺,但富士康却未能按时完成预期的投资和就业目标。

随着时间的推移,富士康的承诺逐渐缩水,原本计划投入的资金和创造的岗位大幅减少。

州政府的压力让富士康不得不重新评估该项目,最终甚至放弃了最初的液晶面板生产计划,转而考虑其他可能性。

毫不夸张的说美国富士康属于是被架着脖子往前走,这次项目的失败算是各方都有责任,看到郭台铭的失败还是有不少网友喜闻乐见的,毕竟郭台铭在大陆的口碑并不好。

郭台铭高估

这个事情还要从2019年说起,当时郭台铭曾宣称“富士康给大陆上饭吃,大陆离不开富士康”,这一言论当时在中国制造业界引发了不少争议。

郭台铭似乎高估了富士康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错误地将自己和富士康视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富士康在全球多个市场的投资项目接连失败,尤其是在美国、越南和印度的项目,郭台铭的这个想法被现实打破。

虽然富士康一度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制造服务商,但它的成功离不开中国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中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全的产业链,涵盖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所有生产环节,而且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和制造能力也使得其在全球竞争中占据了不可忽视的优势。

富士康的产业链本身就是建立在中国的基础上,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集群,能够快速提供各种关键零部件,这让富士康得以保持高效的生产和低廉的成本。

即便富士康在美国承诺提供数千个就业岗位和大量投资,但由于美国本土缺乏完善的产业配套,富士康无法通过依赖外部资源来保持其高效的生产模式。

富士康最终未能兑现最初的承诺,工厂的规模大幅缩小,甚至转向低端产品的组装工作,与此对比,中国制造业的强大优势在全球依然牢牢把握。

无论是原材料的供应,还是高端制造的技术支持,中国都能够提供完整且高效的解决方案,这让全球很多企业依然依赖中国的制造业。

所以说富士康的成功说是大陆成就了他也不为过的,但是最后换来的确实“恩将仇报”。

就连之前拜登就发表过演讲,说当初特朗普和郭台铭承诺的富士康基地完全就是一场骗局,现如今看来似乎真的被他给说中了。

结语

没想到特朗普也有失手的时候,而且还是败在了郭台铭的手上,其实富士康在美国会失败也并不是什么失败的事情。

因为就像我上面所说的那样,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中国的生产线,现如今还真没有几个国家的生产线能够像中国那么完善。

参考资料

观察者网《拜登嘲讽:富士康美国建厂是场骗局,特朗普挖坑给自己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18

标签:美国   产业链   骗局   中国   制造业   液晶面板   州政府   工厂   政治   计划   项目   财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