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球科技领域盛事不断,AI、AI+相关的一些科技股表现都很强劲。
还没上车的人不少都在犹豫,这科技股还能买吗?
很多人嘲笑不敢买的人是“老登”。但在我看来,世界上有老飞行员,有大胆的飞行员,但是没有又老又大胆的飞行员。投资者也是一样。能被称呼为“老登”,就是对投资者的至高赞誉。
市场行情可能隔几年就来一次,但为什么仍有那么多人赚不到钱呢?
据我观察,很多人是这样亏钱的:10元买入某股票,股价随后一路跌到3元。等到牛市来临,这只股票反弹到9元,虽然翻了几倍,但他还是没赚钱。
而那些真正赚到钱的人,往往是这样的:同样在10元买入某股票,股价跌到8元就见底了。随后牛市启动,股价涨到24元。
由此可见,在股市中能否赚钱,关键也许并不在于牛市中能赚多少,而更多取决于在熊市中能否控制住亏损。真正拉开收益差距的,可能是谁在下跌行情中亏得更少。
因此,投资中控制回撤至关重要。选择那些下跌空间相对有限、具备安全边际的品种,或许才是长期制胜的重要基础。
在我看来,互联网企业是“老登”能够选择的、为数不多的与科技关联较为紧密的标的。在AI领域,互联网巨头具备天然优势。我个人非常喜欢某头部互联网公司,因为我认为它的护城河和盈利模式在所有互联网公司中是最为稳固的。而对于其他互联网企业,我更倾向于通过基金进行配置,以分散个股风险。
我的配置思路是:对产业地位明确、具有宽阔护城河的公司,或可以考虑直接持有个股;如果看好AI行业方向,但感觉个股机会不太好把握的投资者,可以通过ETF基金跟踪AI主题风格指数,争取收获行业整体上涨收益。
关于AI主题风格指数,这里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从产业链角度看,AI包括上游芯片、服务器等硬件,中游智能汽车等设备,下游电商、视频、游戏、影视等场景应用,不同的细分AI主题风格指数会各自有所侧重,投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投资出发点是看好中国AI产业整体发展,可以选择产业链覆盖完整度较高的指数。
二是从市场分布看,尽管现在A+H的科技类公司越来越多,但在港上市的多家头部互联网平台公司、造车新势力公司,仍然没有在A股上市,属于稀缺资产。同时,港股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程度较高,估值相对低,这也是投向港股AI资产的原因之一。
按照这两个关键点筛选,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是一只具有强AI属性、强行业代表性的优质指数,聚焦AI、半导体、创新药、智能驾驶等前沿赛道。该指数选取30只市值较大、研发投入较高且营收增速较好的科技龙头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能较好表征港股通科技领域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样本公司的主营业务需要属于科技相关领域,包括:互联网、电子、通信设备、生物科技、医疗器械、大数据、云服务、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
想要成为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样本股,还要满足一条硬标准——公司近两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大于10%,或近一年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大于5%。这一条就把那些炒题材的伪科技股剔除在外了。
简单说,这个指数覆盖30只与AI发展紧密相关的科技产业龙头。指数行业分布和前十大权重股数据可以看得更为直观。

数据来源:Wind,行业按“Wind一级行业”划分,截至2025年10月28日。

数据来源:国证指数官网。注:个股仅为指数成分股展示,不作为个股推荐。
对照行业分布和前十大权重股的行业属性可以发现,该指数覆盖了AI芯片原料加工商、智能汽车和创新药这些受益于AI发展的企业,也有电商、视频等AI应用领域的互联网平台,产业链覆盖完整,前十大权重股均为知名度高的龙头公司,在AI发展和应用方面拥有话语权,是AI产业链上的核心资产。投资这个指数的效果,类似投资精华版的中国AI全产业链。个人认为,在我国举旗定向大幅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的背景下,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既然已经确定这是一个好指数,下一个关键问题是——现在是好时机吗?
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28日,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市盈率是26.27倍,而纳斯达克是44.05倍。中国科技在多领域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与纳斯达克指数相比,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或依然具有一定的估值优势。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紧密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是布局港股科技核心资产的有效工具。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5年10月29日-2025年10月28日
总结:
如果不想错过科技浪潮,但又感觉各种题材真假难辨,或可专注投资实力与口碑已经得到市场充分验证的龙头公司,通过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布局前沿科技赛道。
除了跟踪一个好指数,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还有三个加分项:
1、规模同类居首,流动性更佳:通常情况下,规模较大的ETF流动性更好。因为规模大,意味着有更多的资金参与,交易活跃度或更高。Wind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10月28日,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今年以来备受资金青睐,年内份额增长188.54亿份,份额增长率达250.56%,流通规模达391.80亿元,居于同标的产品规模首位。
2、费率低廉,持有成本更低: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28日,目前在跟踪国证港股通科技指数的3只ETF中,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管理费率为0.45%/年,其余2只为每年0.50%管理费,其管理费在同标的产品中最低,有望为投资者进一步降低持有成本。
3、场内场外联动,满足多元需求:相较于ETF场内交易需要有证券账户,ETF联接基金跟普通开放式基金一样,能够通过银行和第三方渠道购买,而且投资门槛更低,还支持自动定投。场外投资者不用开通证券账户,借助相关的ETF联接基金便能够间接参与ETF投资。为了满足场外投资者的需求,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也配备了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A类:019933;C类:019934)。
策略来说,最好还是底仓+定投,不要冒进,徐徐图之。
以上就是我的一点浅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注:截至2025年10月28日,港股通科技30ETF(159636)场内规模为391.80亿元,数据来自Wind。规模仅代表统计截至日表现,不预示未来,过往数据不构成基金流动性的保证,基金运作过程中可能还面临因市场交易量不足,导致证券不能迅速、低成本地转变为现金的风险。
风险提示:投资人应当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和零存整取等储蓄方式的区别。定期定额投资是引导投资人进行长期投资、平均投资成本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投资方式。但是定期定额投资并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港股通科技30ETF属于股票型基金,风险与收益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指数基金,主要采用完全复制策略,跟踪标的指数市场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股票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以工银瑞信国证港股通科技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为主要投资品种,目标ETF为股票型基金,故本基金长期平均风险和预期收益水平高于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与货币市场基金;本基金为ETF联接基金,通过投资于目标ETF跟踪标的指数表现,具有与标的指数以及标的指数所代表的证券市场相似的风险收益特征。基金若投资港股通投资标的股票,还需承担汇率风险和港股通机制下因投资环境、投资标的、市场制度以及交易规则等差异带来的特有风险。投资于权益类基金存在较大收益波动风险。投资ETF将面临标的指数波动的风险、基金投资组合回报与标的指数回报偏离的风险等特有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及更新等法律文件,在全面了解产品情况、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投资须谨慎。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