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了!年薪600万华为技术总监,带13人窃密获刑,美国国籍终曝光

文、编辑|漫聊知识

谁能想到,华为的技术总监竟是一个美国人,还带着13个人偷走了公司的核心技术,赚了大钱。

7月28日,法院终于宣判,张琨及其团伙将入狱6年,出狱后,5年内不得踏入芯片行业。

这也是我国芯片史上最震撼的判决,那么,他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内鬼”的?

张琨的履历曾是科技圈的传奇。北大本科毕业后,他赴美攻读硕士学位,随后在高通公司任职五年,还获得过 “最佳技术奖”。

2011 年,他以 “海归人才” 的身份加入华为海思,凭借深厚的技术功底,十年间一路晋升至技术总监,负责华为 Wi-Fi 芯片的核心研发。

彼时的他,手握 600 万年薪,掌管着华为在下一代无线网络标准中的战略项目,是同事眼中的 “技术大神”,也是公司重点培养的核心骨干。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被寄予厚望等待“技术报国” 的代表人物,早已是美国公民。

就在他去美国留学的那几年,就已经悄悄加入了美国国籍。

2019年美国对华为实施技术制裁后,海思芯片成为华为突围的关键,张琨所负责的Wi-Fi6项目更是重中之重。

它不仅是革命性技术的新一代标准,还能在高密度用户环境下提供数倍于前代的传输速率,商业价值难以估量。

巨大的利益面前,张琨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决定自己单干。

于是在2021年2月,张琨主动提出离职,扭头就注册了一家名为“尊湃通讯”的互联网公司,打算借着芯片白手起家。

不仅如此,张琨还拉拢了几个曾经在华为一起工作过的下属,组成了自己的核心团队,随后策划了一场系统性的技术盗窃。

上来当然就是先“挖墙脚”,张琨团队以高薪和股权为诱饵,拉拢了华为Wi-Fi芯片研发的一整队核心成员,涉及算法等各个关键环节,一年内让尊湃的华为前员工占比高达60%。

据说当时张琨还让这些即将离职的员工利用职务便利,在最后任期内疯狂窃取机密,为了逃避追查,他们将窃取的技术资料拆分打包,通过私人邮箱发送,或伪装成开源代码上传至私人服务器。

靠着这些“投名状”,尊湃在短短两年内就推出了号称“自主研发”的Wi-Fi6芯片,迅速完成数亿元融资,吸引了包括小米在内的知名投资机构,一度被视为行业“黑马”。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华为很快发现了异常,尊湃的技术路径和产品架构与自己的保密项目高度相似。

但是对方的研发进度却快得完全不符合常理,要知道,饶是华为,这款芯片也是耗费十几亿元、历时三年才研发成功。

于是在掌握相关证据后,华为果断申请了诉前财产保全,冻结尊湃9500万元资产。

随后在警方和相关部门的调查下,终于抓获了共计14名犯罪嫌疑人,查扣了7台存储侵权技术的服务器。

经过专业认定,尊湃芯片的核心技术点中,有九成以上都与华为的专利相同,甚至部分代码甚至保留着华为的标识。面对铁证,尊湃的辩解苍白无力。

最终,在2025年7月,法院判定包括张琨在内的14人全部获刑,张琨更是被判处有期徒刑6年,罚金300万元,除此之外他还要面临五年行业禁入的处罚。

这场判决被称为“中国半导体领域最严厉的知识产权保护案例”,释放出了我国加强科技安全保护的明确信号。

此案给华为带来的损失难以估量,而尊湃的投资者们也血本无归。

张琨案撕开了高科技行业的隐痛:当技术研发需要巨额投入和长期积累时,总有人想走捷径。

但法律的严惩证明,任何试图窃取他人成果的行为都将付出沉重代价。

科技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尊重原创、保护知识产权,才能真正筑牢中国芯片的技术长城。

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7

标签:科技   美国   国籍   年薪   总监   华为技术   华为   芯片   技术   核心   行业   公司   前代   项目   捷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