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充电宝,怎么就变成了移动炸弹


最近,充电宝成为了风口浪尖上的存在,相关事件就像连续剧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6月10日左右,北京多所高校发布通知,建议师生暂勿使用罗马仕20000毫安充电宝,因其更容易发生爆炸现象[1]。


6月14日,罗马仕发布公告,称“相关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公众产生误解”[2],紧接着在6月16日,罗马仕又宣布召回三款共计约49台充电宝[3],另一家充电宝厂商安可创新也于6月20日发布公告召回约71万台充电宝[4]。


6月26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发布紧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没有3C标识、3C标识不清晰、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5]。


一连串事件彻底引起了大家对充电宝的关注。为什么要召回,是充电宝突然不安全了吗?



充电宝的风险,不止电芯



两家提到充电宝产品召回的企业,罗马仕和安克创新,都在本次召回公告中提到召回原因是电芯问题。


安克的说法更为详细,指出“某供应商部分批次的行业通用电芯,存在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这可能导致极少数产品在长期循环使用后隔膜绝缘失效,进而引发过热甚至燃烧的安全隐患”[4]。


电芯,其实就是电池,具体到充电宝上就是锂离子电池,是充电宝的能量转化及储存单元,主要组成部分为正负极、隔膜、电解液和外壳[6]。在充电时电芯会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电芯内部由外界热扰动引起的能量异常转化,是移动电源火灾事故的根本原因。温度升高时,电芯内部会发生一系列反应,使得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引起温度进一步升高并产生可燃性气体,进而引发自燃甚至爆炸[6]。


充电宝最初的产品概念就是将控制电路与AA电池拼凑在一起,后续产品形态越发成熟,但工作原理并无本质变化[7] / Medium


什么情况下会更容易使得这种异常转化发生?研究者总结了六方面的原因:热稳定性、负极析锂、正极金属异物、隔膜瑕疵、设计/制造缺陷和极片变形等[8]。安克创新的公告中提到的隔膜绝缘失效,就属于隔膜瑕疵。


有些风险点是锂电池的性质导致的,无法百分百排除风险。例如电池在经历过充等情况后,锂离子可能在负极表面还原成锂金属,形成枝晶刺穿隔膜,进而诱发电池内短路导致危险事故[9]。


即使如此,厂商也有尽可能降低风险、减少损害的措施,例如用导热膜对电芯进行导热,延缓电芯温度上升;或是电芯间加隔热膜,在异常情况发生时尽可能延缓电芯之间的热失控蔓延等等[8]。


另外一些风险点则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做出优化以尽量避免例如通过改进电池材料以提高充电宝的热稳定性,加强过程检测以发现切片毛刺、涂布误差、金属异物等问题并及时排查等等[8]。


可是,以上种种优化措施,都需要金钱和人力成本的投入。当电芯厂家为了压缩成本,占领市场,就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频发的劣质电芯。


大街上触手可及的共享充电宝虽能在紧急时刻为人们解燃眉之急,但背后潜藏的劣质电芯隐患却不可忽视 / 图虫创意


当然,想要压缩成本的可不只是电芯厂家,充电宝生产商同样有机可趁。


现有文献表明,即使锂离子电池符合安全标准,依然可能出现随机小概率的自引发热失控,例如电池老化引起的内短路[8]。


充电宝由电芯、印刷电路板(PCB) 和外壳三部分构成,当电芯出现起火风险时,印刷电路板和外壳就将成为抵御风险的防线。


印刷电路板一般由充电管理模块、升压模块、保护模块以及电量指示模块组成,可以规范充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及电流,并针对过充、过放、过流及短路起到保护作用。外壳则有着保护内部组件及散热的功能,并且在出现意外时起到阻止火灾发展及爆炸的作用[6]。


同时,印刷电路板工作时本身就会释放大量热量,是引发电芯事故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它需要厂商针对其上的电子元件做出合理布局,才能尽可能减少充电宝自燃风险。


由于锂离子电芯较强的热不稳定性,其高危险性仍然是世界性难题[6],这也是充电宝生产商本该预料到的产品安全性的问题 / 图源博主@大宝贝(已取得授权)


但实际上,部分厂商在非电芯部分上依然有偷工减料。例如今年针对某品牌召回批次的充电宝的拆解视频就发现,该充电宝不存在电池温度保护(NTC热敏电阻),电芯与外壳间没有缓冲材料、减震缓冲措施较差,且外壳并没有使用阻燃材料,会持续燃烧[10]。


所以,充电宝的安全隐患并不完全是电芯供应商的锅,并不是“你一说,我惊讶”的偶发情况,充电宝行业存在长期的、系统性的产品风险。



3C认证,到底是什么



2021年电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显示,移动电源在2019-2021年三年间抽查不合格发现率为39.7%、19.8%、25.0%[11]。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又抽查了88批次移动电源产品,其中3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率达到了37.5%[12]。


可以说,充电宝行业一直埋着隐形炸弹,直到最近的风波引来了官方的强制措施。


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开始受理充电宝CCC认证委托,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13]。


这个3C认证,是“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也就是“中国强制性认证”的意思。其基本规范、认证规则由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并发布,针对列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产品,厂家需委托指定认证机构进行认证,认证通过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方可流入市场[14]。


若怀疑3C标识造假,可以在国家监督管理总局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输入认证编号查询真伪 / 浪潮工作室


充电宝是如何获得3C认证的呢?


2015年,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就发布了《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安全认证规则》,针对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产品,其认证模式为“产品检验+初次工厂检查+获证后监督”,产品检验的样本采用送样原则,由申请人负责将样品送到指定检测机构[15]。


或许是因为这种送样方式厂家可以钻的空子比较大,存在认证样品是一套,实际生产产品是另一套的可能所以今年的5月6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又发布了新通知,将充电宝3C认证过程中的实验样品由原来“企业送样”调整为“生产现场抽样”[16]。


可以说,关于充电宝的3C认证越来越严格,也凸显了官方对充电宝行业安全性的重视。


在这次风波中,还有网友提到,充电宝上的3C认证是24年8月才要求强制添加的,很多之前生产的充电宝也是品牌充电宝,上面还有CE等认证标志,能不能也将这种列入可允许的范围内。


答案是理论上来说CE等国外地区标志有一定参考意义,但现实操作上将这些标志纳入考量很困难。


以CE认证为例,它表明制造商已评估该产品并确认其符合欧盟的安全、健康及环保要求,但属于企业自我声明,在产品上加贴CE标志无需取得许可证[17]。


充电宝包装或机身上的复杂图标容易让消费者感到困惑 / 图源博主@被快乐星球开除了(已取得授权)


欧盟并不存在专门针对充电宝(移动电源)的检测标准,在产品在加贴CE标志于欧盟销售前,一般要由第三方机构进行RoHS(重金属是否超过最大允许量)、LVD(是否存在漏电、绝缘等安全性问题)、EMC(对其他电子设备是否有干扰)等测试并出具检测书[18]。


而我国对充电宝的3C认证则由指定检测结构针对充电宝的各类性质,尤其是安全性进行认证,实际认证包括容量试验、短路试验、热滥用试验、过充电试验等二十余个检测项目[15],可以说和CE标志的标准不同,但并无高下之分。


并且从法律适用角度来说,CE标志只有当产品在欧盟地区销售时才有效力,才存在追责,如果一个厂家印了CE标但却只在中国地区销售,那这个标志就没有意义,因为没有任何机构会去查厂家是否真的按照欧盟标准制造了相关产品。


而民航的特殊性,又使得航司对充电宝的使用特别敏感,这才有了民航对充电宝3C认证的强制通知。



充电宝,不应该成为舱室中的炸弹



在本次的3C认证之前,充电宝在民航中其实就有所限制,例如2014年就有公告提到充电宝不能托运、飞行过程中不能充电或开启、严禁携带额定能量超过160Wh或额定能量未知的充电宝等[19]。


为什么航司对充电宝要求如此之多?这和锂电池的特殊性质以及飞机升降过程中的环境变化有关。


锂电池能量密度高,且热失控时内部会引发一系列放热的化学反应,加剧温度上升形成恶性循环,且这些化学反应还可能产生易燃有毒气体,高温下电池阀门产生的间歇性电火花放电可能点燃这些气体,进而引发爆炸[20]。


所以锂电池易燃且燃烧速度很快,从征兆到爆炸留给人反应的时间很短,偏偏烈度又相对较高,所以一旦引发事故,情况往往比较危险。


充电宝出现鼓包、发热、异味、漏液或断电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停止使用,远离易燃物 / 图源博主@momo(已取得授权)


而飞机的升降过程,又偏偏导致充电宝更容易发生事故。


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中,机舱外的气压和气温会经历逐渐降低、复又回升两个阶段,为了保证舱内乘客不至于窒息冰冻,飞机的加压器和空调就要随时做出调整[21],这种变化对乘客而言可能只是体感上的不舒服,但持续变化的气压和温度对充电宝里的锂电池来说可是敏感因素。


一旦在这种不稳定的环境中使用充电宝,又真的不小心引发爆炸,这在飞机狭小的机舱中无疑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想象一下,你在11000米的高空中,机舱外是只有海平面1/5的大气压强和-40°C的空气温度[22][23],机舱内是冒烟自燃产生可燃气体即将爆炸的充电宝,真真算得上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所以,为了安全,民航颁布这样的措施也能够理解。目前的强制措施也只局限在充电宝无3C不可上航班,范围并未扩大化。


例如,有博主27日提到虹桥机场安检人员告知他影视设备的原厂电池无3C不能上飞机,后续机场称系基层安检员错误理解条规,备用电池依然能带上飞机[24]。


7月1日12306客服对北京青年报的回复也表示,无需3C认证也不看品牌,只要额定能量不超过100WH的充电宝都可以带上铁路[25]。


在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的候车区、餐饮区等公共区域,通常部署有移动设备充电服务 / 图虫创意


而相对的,官方也在继续跟进对充电宝产品的整顿。


工信部今年6月提出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就既包括电池安全的关键材料要求、移动电源老化后的安全性,也包括对充电宝关键生产过程工艺的要求和智能监测的要求[26],从全链条上加强了对充电宝产品安全的监管。


对于手机不离身且电量总告急的普通消费者而言,下次买充电宝前,不妨多花两分钟做做功课,看看有没有CCC标志。毕竟,安全感不应该只来自于“电量满格”,更应该来自于“用得放心”。



图片编辑 / 章鱼

审核编辑 / 三二

内容编辑 / 懒羊羊




[1]微博财经.(2025).北京多所高校禁用罗马仕充电宝 校方回应:为了安全考虑

[2]ROMOSS罗马仕.(2025).公开声明

[3]罗马仕.(2025).深圳罗马仕科技有限公司召回部分罗马仕牌PAC20-272、PAC20-392、PLT20A-152型号移动电源

[4]安克创新.(2025).「产品召回公告」安克创新主动召回部分批次基础款移动电源

[5]中国民用航空局.(2025).民航局: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6]黄国忠, 丁洁, 谢志利, 谢婷, & 杨晓. (2016).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移动电源火灾风险分析. 工程科学学报, 38(10), 1482-1488.

[7]Medium.(2018).History of the Power Bank

[8]王莉, 谢乐琼, 田光宇, & 何向明. (2021). 锂离子电池安全事故: 安全性问题, 还是可靠性问题. 储能科学与技术, 10(1), 1-6.

[9]张剑波, 苏来锁, 李新宇, 葛昊, 张雅琨, & 李哲. (2016). 基于锂离子电池老化行为的析锂检测. 电化学, 22(6), 607.

[10]Bilibili@究物研社. (2025). 【全网独家】罗马仕充电宝 所有召回型号评测拆解,过于离谱!

[1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2). 2021年电子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12]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4). 2023年电线电缆、水泥等31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通报

[13]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3).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

[14]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2022). 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规定

[15]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2015). 便携式移动电源产品安全认证规则

[16]中国新闻周刊. (2025). 充电宝“召回潮”,国家出手了

[17]Europa. (2025). CE marking

[18]Compliance Gate. (2025). Power Bank Regulations and Standards in the EU: An Overview

[19]中国民用航空局.(2014).关于民航旅客携带“充电宝”乘机规定的公告

[20]中国应急管理.(2024).易燃难扑救!锂电池起火防范小贴士.湖北应急管理,(10),70-71.

[21]中国民用航空局.(2015).适宜的客舱压力和温度

[22]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2). The airliner cabin environment and the health of passengers and crew.

[23]ASHRAE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1999). Aircraft. Chapter 9 in 1999 ASHRAE Handbook: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Applications.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 Refrigerating, and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s, Atlanta, GA.

[24]澎湃新闻.(2025).无3C标识的相机电池能否上飞机?上海机场回应

[25]北京青年报.(2025).充电宝上高铁要符合哪些条件?国铁集团回应

[26]工信部锂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标准工作组.(2025).工信部:拟制定移动电源强制性国家标准






网易文创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微信编辑 | 余梓涵


❖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浪潮工作室长期招聘作者,稿费千字300到800


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5

标签:科技   炸弹   产品   罗马   电源   电池   风险   国家   中国   隔膜   航空局   锂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