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3日 历史上的今天

- 周瑜火烧赤壁: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今湖北赤壁市西北)大败曹操大军,此战由吴军主将周瑜统筹指挥,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曹操率军南下欲统一江南,联军不足五万迎击曹军二十余万。周瑜识破曹军不习水战、船舰相连的弱点,采纳黄盖“苦肉计”诈降,趁东南风起之际,令装满引火物的火船冲入曹军水寨。火借风势迅速蔓延,烧毁曹军船舰无数,岸上营寨亦遭波及,曹军大乱溃散,死伤惨重。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巩固江东基业,刘备趁机夺取荆州、益州,奠定三国鼎立的格局。周瑜凭借此战展现出卓越的军事谋略与指挥才能,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将,而火烧赤壁的战术智慧,也成为后世兵家借鉴的典范。


- 郭守敬开通惠河: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著名天文学家、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解决了京杭大运河最后一段的通航难题。此前大运河漕运至通州后,需陆运至大都(今北京),耗费巨大且效率低下,开通通惠河成为打通南北水运命脉的关键。郭守敬实地勘察后,巧妙引昌平白浮泉等水源,经瓮山泊(今昆明湖)入大都,再沿城东南下至通州,全长164里,同时设置20余处闸坝调节水位,保障枯水期通航。工程历时一年竣工,漕船可直抵大都城内积水潭,实现“舳舻蔽水”的繁盛景象。通惠河的开通,极大提升了漕运效率,保障了大都的物资供应,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元代水利工程的典范。郭守敬以精准的水文勘察与科学的工程设计,彰显了古代水利技术的高超水平,该河至今仍对北京地区的水利格局有着深远影响。


- 朱棣设置天津卫:明永乐二年(1404年 11 月 23 日),明成祖朱棣下令设置天津卫,开启天津作为城市的发展历程。此前“靖难之役”中,朱棣率军从直沽渡河南下夺取皇位,登基后取“天子津渡”之意,定名“天津”,设卫屯兵以固京畿。天津卫属军事卫所体系,初辖天津左、右、前、后四卫,驻兵逾万人,归后军都督府管辖,核心职能为护卫京城安全、管控漕运要道,兼具军事防御与交通枢纽属性。作为京杭大运河北端关键节点,其既保障漕粮北运畅通,又扼守南北水陆咽喉,成为畿辅重地。这一设置不仅强化了明朝北方防务,更推动天津从军事据点逐步发展为商业繁荣、人口集聚的重镇,奠定了其日后成为华北地区重要城市的基础,深刻影响了北方区域的交通与城市格局。


- 约翰·弥尔顿发表《论出版自由》:1644年11月23日,英国诗人、政论家约翰·弥尔顿发表著名政论《论出版自由》。文章驳斥了英国议会限制出版的法令,主张“思想自由是一切自由中最神圣的”,反对封建专制对言论出版的压制,强调真理需通过自由辩论得以彰显。这一著作成为西方出版自由思想的经典文献,深刻影响了后世民主制度中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立法与实践,被誉为“捍卫自由的不朽篇章”。


- 太平军独流静海战役获胜:1853年12月23日,太平军北伐军在独流静海战役中取得关键胜仗,这也是其北伐天津以来的最大胜利。此前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太平军北伐,10月攻占静海与独流镇后遭清军合围,清军胜保部与僧格林沁部及地方团练共四万余人层层围困,北伐军只能筑木城、挖堑壕坚守待援 。面对清军重炮猛攻,李开芳设下诱敌之计,派百余名疑兵佯败引诱清军。胜保亲率500精兵前往子牙河勘察时贸然追击,陷入太平军埋伏。混战中,太平军将士奋勇杀敌,斩杀清军副都统佟鉴,前来救援的天津知县谢子澄也被当场击毙。此战太平军还缴获四尊八千斤重炮,斩杀清军200余人,大败清军。战败消息令咸丰帝震怒,胜保等人遭降职处分。这一胜仗极大鼓舞了孤军北伐的太平军士气,虽未能扭转其缺援少食的困境,却也沉重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成为北伐军防御阶段的高光战绩。


-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1872年,晚清洋务派代表李鸿章奏请清廷创办轮船招商局,总局设于上海,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官督商办的民用企业,开启了近代航运业近代化进程。此前外国轮船公司垄断中国航运,利权外溢。李鸿章以“求富”“分洋商之利”为宗旨,采用“官督商办”模式,吸纳民间资本,同时获清廷漕运专利与政策扶持。初期购置轮船经营沿海及长江航运,后逐步拓展至远洋航线,业务涵盖航运、漕运、码头仓储等。招商局的创办打破了外资垄断,挽回部分航运利权,累计获利颇丰,还带动了煤矿、电报等相关洋务企业发展,培养了近代航运人才。虽因封建体制束缚存在管理弊端,但作为洋务运动“求富”的重要实践,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起步,推动了中国经济向近代化转型。


- 梵高割耳事件:1888年12月23日,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在法国阿尔勒发生极端行为——割下自己左耳的一部分。彼时他正处于创作盛期,却饱受精神困扰,与好友高更的激烈争执成为导火索,情绪崩溃后做出自残举动。事后梵高将割下的耳郭赠予当地一名妓女,随后因精神状态恶化被送医。这一事件成为他艺术生涯中最具悲剧色彩的标志,折射出其内心的痛苦与偏执。彼时他正创作《耳朵上扎绑带叼烟斗的自画像》等作品,画面中扭曲的线条与强烈的色彩,暗含着他精神世界的挣扎。梵高的割耳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其长期精神疾病的爆发,也成为艺术史上天才与疯癫交织的典型缩影。这一悲剧并未终止他的创作,此后他仍以旺盛的生命力留下诸多传世杰作,却终在1890年因抑郁自杀,留给世人无尽唏嘘。


- 林巧稚(1901 - 1983):1901 年 11 月 23 日出生福建厦门,中国现代妇产科学奠基人,被尊称为“万婴之母”,195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医学学部首位女性委员 。1929年她从北京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成为该院首位留院的中国女医生,后来还出任该院首个中国籍女科主任。她医术精湛,1962年用脐静脉换血法成功救治首例新生儿溶血症患儿,填补国内医学空白;组织北京近8万名妇女妇科普查,推动宫颈涂片检查普及 。战乱时她开诊所减免贫苦患者费用,1956年牵头建成北京妇产医院并任首任院长 。她一生未育却接生5万多个婴儿,留下《妇科肿瘤学》等著作,还建立国内首个遗传病产前诊断门诊。弥留之际仍念叨着接生,用一生践行医者仁心,既推动了中国妇产科学发展,也为妇幼保健事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 美国建立联邦储备制度:1913年12月23日,美国威尔逊总统签署《联邦储备法案》,标志着联邦储备制度(美联储)正式建立,终结了美国自1836年起长达77年无中央银行的混乱状态。此前美国频发金融恐慌,1907年危机中全靠金融巨头J.P.摩根个人救市,这让全社会意识到需建立制度化“最后贷款人”机构。该制度采用公私合营的分权架构,设联邦储备委员会统筹,搭配12家地区联邦储备银行,还组建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负责货币政策。其初期核心职能是发行联邦储备券、充当银行“最后贷款人”及搭建全国支票清算系统,解决了此前货币供应僵化、支付体系低效等问题。这一制度并非政府直管机构,既契合美国对集权的警惕,又为金融体系筑牢安全网 。它不仅稳定了美国银行业,后续逐步成为调控宏观经济的核心机构,其政策也逐渐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成为美国金融霸权的重要支柱。


- 陈独秀起草《中国共产党宣言》:1920年11月,在陈独秀主持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起草完成《中国共产党宣言》,这是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也是当时接纳临时党员的核心标准 。此前陈独秀与李大钊相约建党,而建党急需理论纲领指引,这一宣言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宣言分三部分,清晰阐明了共产主义者的理想是建立无剥削、无阶级的社会,明确要通过阶级斗争打倒资本制度、组织无产阶级政党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还阐述了阶级斗争将导向无产阶级专政的趋势 。该宣言当时未对外发表,仅作为内部建党参考。虽毛泽东后来指出其不提反帝反封建、主张土地国有等存在空想性 ,但它首次系统传递了中国共产主义者的核心主张,为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协调及后续中国共产党的正式建立,奠定了重要的思想与组织基础,是早期建党历程中的关键文献。


- “七君子事件”爆发:1936年11月23日,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领导人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沙千里、史良等七人,在上海被国民党政府非法逮捕入狱,史称“七君子事件”。他们积极呼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其爱国行动遭到反动当局打压。事件激起全国人民公愤,各地掀起抗日救亡请愿浪潮,强烈要求释放七君子。直至1937年7月,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各界舆论压力下,七君子才获释出狱。这一事件彰显了爱国志士为民族大义挺身而出的气节,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 美军攻占塔拉瓦环礁:1943年11月23日,经过激烈战斗,美军成功攻占太平洋战场的塔拉瓦与马金环礁。此次战役是美军“蛙跳战术”的重要实践,面对日军的顽强抵抗,美军付出较大伤亡代价后突破防线,夺取了这两个战略要地。塔拉瓦环礁的攻克,打破了日军在中太平洋的防御体系,为美军后续进攻马里亚纳群岛、推进反攻进程开辟了关键前进基地,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胜利进程。


- 晶体管问世:1947年12月23日,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巴丁、布拉顿在肖克利带领下,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点接触式晶体管,这个由锗片与金电极组成的器件,实现了电信号的高效放大,成为电子技术史上的里程碑 。此前电子设备依赖的电子管,体积大、耗能高且易损坏,严重限制了设备小型化发展,晶体管的出现则完美破解了这些难题。次年肖克利又发明更稳定的结型晶体管,奠定了现代晶体管的设计范式 。1956年,三位发明者因这项成就共同斩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晶体管很快推动电子产业变革,1954年晶体管收音机问世,1954年首台全晶体管计算机诞生,设备体积大幅缩小、性能显著提升。它更是集成电路的技术基石,推动后续芯片技术不断迭代,从早期的锗晶体管到如今硅基晶体管的高密度集成,直接开启了微电子时代,深刻改变了计算机、通信等诸多领域,为信息时代的到来筑牢了核心根基。


- 淮海战役双堆集战役启动:1948年11月23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核心战役——双堆集战役正式打响,中原野战军主力与华东野战军一部联手,对被围于安徽宿县双堆集地区的黄维兵团展开攻坚。此前黄维率国民党第12兵团(约12万人,含精锐第85军)驰援徐州,于11月22日在南坪集被解放军诱入预设包围圈,陷入孤立无援境地。战役初期,解放军针对黄维兵团装备精良、依托村落构筑防御工事的特点,采取“稳步推进、逐点肃清”战术,以交通壕作业逼近敌阵地,减少伤亡。黄维曾多次组织突围,尤以12月6日的全力突围最为猛烈,其精锐第18军拼死冲击,均被解放军顽强击退。双堆集战役是淮海战役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解放军集中优势兵力围歼国民党王牌兵团,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南北对进、解救徐州”的企图,为后续全歼杜聿明集团、夺取淮海战役全胜奠定了决定性基础,极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南线战局的进程。


- 中央确立中西医团结方针:1954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对改进中医工作的报告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团结中西医的核心方针。批示批判了歧视中医的宗派主义情绪,号召西医学习中医,用现代科学方法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遗产,巩固中西医相互尊重、合作交流的关系。这一方针扭转了此前中西医对立的局面,推动我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奠定了政策基础,也守护了民族文化瑰宝。


- IBM西蒙智能手机首次亮相:1992年11月23日,世界首款智能手机IBM西蒙在拉斯维加斯COMDEX展会正式亮相。这款设备整合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传真机等多种功能,支持触控屏幕操作,可发送电子邮件、浏览简单网页,颠覆了传统手机的功能边界。尽管其体积较大、续航有限,但作为智能手机的雏形,它开创了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先河,为后续手机行业的智能化变革提供了重要借鉴。


- 朝鲜延坪岛炮击事件:该事件又称“11·23延坪岛交火事件”,发生于2010年11月23日,是“天安舰”事件后朝韩的又一重大冲突 。导火索是韩国在朝韩争议的“北方界线”附近举行“护国演习”,朝鲜多次抗议警告无效后,向延坪岛韩军阵地发射100 - 200发炮弹,韩军随即回击约80发炮弹并出动F - 16战机警戒 。此次炮击造成韩方4人死亡、20人受伤,岛上数十栋民居着火、电力中断,约500多名岛民撤离至仁川 。朝韩对此各执一词,朝鲜称是捍卫领土的反击,韩国则谴责其行为不人道 。事件引发国际广泛关注,联合国呼吁双方克制,中国敦促各方维护半岛和平,美国表态将保护韩国盟友 。该事件加剧了朝韩敌对情绪,此后韩国不仅强化“西海五岛”防卫,还调整作战方针允许指挥官“先打后报”,进一步推高了半岛紧张局势 。


- 首艘航母固定翼飞机起降成功:2012年11月23日,中国海军航空兵特级功勋试飞员戴明盟驾驶552号歼-15“飞鲨”舰载机,成功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完成起降试验。这是中国人首次驾驶固定翼飞机在航母上实现自主起降,标志着中国航母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具备了初步的舰载机作战能力。此次试验的成功,填补了我国航母舰载机起降技术的空白,为后续航母战斗力形成和海军远洋作战能力提升奠定了重要基础,开启了中国海军“航母时代”的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24

标签:历史   太平军   晶体管   中国   天津   美国   事件   淮海战役   此前   梵高   漕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